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荆州市创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方案
荆州市创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育信息化试点
工作方案
一、    概述
1.1 项目名称:    职业院校信息化试点学校
1.2 申报单位概况(基本情况、主要负责人、信息化实体性职能部门及负责人):
荆州市创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2002年经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一所中职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荆州市。学校占地面积226亩,各类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在籍学生近6000人,教职工近300人。2010年,被主管部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2011年7月,学校被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 2012年10月被湖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评为“湖北省特色技工院校”和“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13年11月顺利通过省教育厅、国家教育部第一批示范校建设专家组验收,成为全国首批中职示范学校。
校长许小兰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湖北省技工院校金牌校长”、全省职业院校“十大杰出校长”光荣称号。
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学校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学校成立了校园信息化管理服务中心,建设了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信息化实体性职能部门由常务副校长庄万鹤亲自负责,有效地推进学校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1.3 试点工作目标、内容和期限(起止时间);
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发展需要和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重点围绕信息化环境下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学习方式创新,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数字化校园建设等方面开展试点,积极探索加快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模式、体制机制。
信息化校园建设项目预期目标计划用两年时间建成。
1.3.1 第一年,进一步做强校园网的硬件基础,在网络中心构建一套6T容量的存储系统,实现教学管理、资产信息、学生信息、一卡通等信息的统一存储;根据各重点专业课程建设的需求,新购一台高性能的专业服务器;在进一步完善国家示范校资源库建设的同时,认真做好开放性网络教学平台的需求分析及设计,完成课程资源开发平台的软件设计,完成教学常规管理子系统的需求分析及设计,实现教师课程授课计划管理、授课日志管理、作业管理等功能;初步完成学生实习实训常规子系统需求分析及概要设计;选送2人次校园网应用软件开发技术人员参观学习,派送10人次参与数字化资源库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在本校开办信息化技术应用师资培训班,培养一批年轻的专业教学人才。
1.3.2 第二年,将校园网存储系统升级至12T的容量,为网络教学资源库提供后台基础;完成开放性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与运行,并提供学生通过互联网注册学习功能及师生互动功能;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子系统中的教学质量分析功能,在全校实施从计划到实施的教务管理过程的网络管理,进一步落实ISO9001质量控制,提高管理效率。完成实习实训常规子系统的软件开发与实施,实现学生生产实习过程控制功能;继续在本校开办信息化技术应用师资培训班,使全校教育师都能熟练地利用校园网资源进行教学。
1.4 试点工作预算及资金来源(主要介绍经费解决方案)。
整个试点工作预算金额260万,经费来源:积极争取国家、市、区财政资助100万;在校企双羸的前提下,吸引以格林美为首的合作企业投资80万;学校也将努力自筹80万。
年度
建设项目
具体内容
资金投入
(万元)
2014
校园网的升级
网络布线、机房改造
25
设备采购、安装
36
服务器的升级
20
师资队伍建设
组件、培训研发团队
5
聘请研发专家
5
2015
信息化教学建设
信息化管理平台
20
网络教学平台
20
一卡通系统
15
智能录播系统
25
终端查询系统
4
购置、研发虚拟仿真系统
35
师资队伍建设
培训研发团队
3
开展信息化资源研发
6
虚拟仿真系统使用培训
3
2016
信息化资源的应用
信息化资源用于专业课实习、实训
3
专业实习实训过程考核与评价
2
各类教学平台与实训管理
3
小计
260
二、    试点项目立项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2.1 试点背景及依据
2.1.1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以及荆州市教育局领导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首批中职后示范校建设的需要,为学校开展下一轮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动力和思路。
2.1.2学校领导理念先进,学校教职工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整体提升及大量的教育教学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学校开展各种教学研究提供了可能。
2.2 试点工作必要性分析
2.2.1建设教育信息化校园是职业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必由之路。
学校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建有汽车专业国家重点实训基地,是荆州地区中职学校汽车专业中的领头羊,学校多次代表荆州市中职学校参加全省大赛,荣获四连冠的优异成绩;建有设备先进的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2014年在全市中职技能大赛中包揽全部竞赛项目一等奖。
信息技术与校园网的结合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拓展学习时空,为展开全民学习提供了基础。以信息技术创新教与学的方式和环境,开发、整合数字化资源,为教师、学生和社会人员方便、快捷地获取优质学习资源、交流信息提供了基于互联网的学习平台。因此,教学信息化试点将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突出示范校对社会的贡献。
2.2.2建设教育信息化校园是提高办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进入了全新的时代。在教学中使用仿真、虚拟现实等技术,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手段的限制,教学的数字化给师生营造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提升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能力,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学校的办学优势转化为共享资源,并以此促进学校的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因此,建设开放性数字化校园,为学校各专业骨干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提供了硬件支持,是提高办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2.2.3建设教育信息化校园是提高办学效率的坚实基础。
数字化校园是实现无纸化办公、规范化的学生信息、资产管理、教务管理的基础。教职成【2010】9号文明确指出示范校必须“建立规范的电子学籍、教务和资产等信息系统,保证学生等信息的全面准确,提高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因此,建设信息化校园,完善内部管理,是提高办学效率的基础,是拓展示范性建设成果的必要基础。
学校拥有得天独厚的职教资源,肩负起服务经济社会的责任是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目标。随着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示范校建设工作不断深化,作为担负着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的中等职业学校,更应充分发挥办学示范效应。学校决心打造一个教学数字化、管理信息化的现代中等职业学校。因此,将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及应用提升一个新的层面已势在必行。
2.3 试点工作可行性分析(含工作基础、前期工作等)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自身优势:学校领导具有强烈的改革和创新意识,近年来通过不断地学习、思考、探索、调整、整合,提出了“学校教育要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必先行”的指导思想,精心组织,增加投入,全面建设,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促进了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逐步提高,营造了良好的教育信息化氛围,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2.3.1设备设施完善,教育信息化起点高。
我校校园网已经达到了DDN专线50M互联网宽带接入,汇聚千兆交换机,百兆到电脑桌面的高速宽带水平。网络设备全部支持IPV6技术,全校共500个网络接入点。互联网拥有线接入模式,实现校园覆盖,并采用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灵活性的登陆认证。学校为每位在职教师配备了1台台式办公用电脑,满足了教师备课以及信息化教学的需要,为全校教师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最大的限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搭建了科学发展的平台。
2.3.2全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化的水平高。
我校教职工绝大多数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已经扎根于日常办公教育、教学、实训过程中。学校行政办公、教学教务、信息发布已经初步实现无纸化。除了对外发布信息的门户网站(www.hbchuangye.com)以外,我校还建有校园信息化管理平台,包括初始设置系统、系统管理、教务管理系统、教学平台、精品课程、学生管理系统、办公管理系统、教材管理系统、宿舍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信息管理平台、招生就业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财务系统、组织管理系统、能耗管理系统、校园安全管理系统、个人中心等18个业务管理系统。此外,虚拟技术,仿真电路等一大批信息技术手段正不断在实训课上推广。
2.3.3信息化建设队伍,有组织,有实力。
我校信息化建设由常务校长负责规划,教学处下属现由信息服务中心负责实施。针对信息化建设特点和我校专业特色,信息服务中心由学校专业能力强的网络技术教师组成,技术力量强,组织有力。
三、    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3.1. 试点工作目标和任务
3.1.1建立专业的校园网存储系统,为数据安全提供保障。
3.1.2建立开放性网络教学平台。
为配合国家实现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库的建设目标,建立校级示范校数字化资源库开发平台。为基于网络学习的全民社会建立一个友好的互联网学习平台。
3.1.3增强校园网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提高管理效率。
依据ISO9001标准,加强过程控制,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管理手段的信息化,从而提升我校的行业示范效应。
3.1.4培养一批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2  试点工作实施原则
3.2.1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资源整合”的指导思想。
“统一规划”就是以发展的眼光来规划;“分步实施”就是从我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分阶段地实施应用系统;“资源整合”就是将校园网各个教育教学应用系统资源整合,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
3.2.2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设计、开发校园网管理信息系统。
3.2.3走校企合作之路,加强校企优势互补。
3.2.4与重点支持专业建设紧密配合,建设精品课程开发及展示平台。
3.3  试点工作组织与管理方案
信息化建设组织机构完整有实力。我校信息化建设由分管校长负责规划,教学处下属现由信息服务中心负责实施。针对信息化建设特点和我校专业特色,信息服务中心由学校专业能力强的网络技术教师组成,技术力量强,组织有力。
管理措施严谨。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大量信息数字化后被存入计算机系统,如何管理好这些信息,使之发挥最大作用,是数字化校园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管理信息系统是数字化校园最重要的应用支撑系统之一,直接管理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将现实校园的信息数字化后按照一定的规范存储到数字空间,并根据相关的业务逻辑组织起来支持用户的管理活动,使用户实现管理现代化。
3.4  试点工作技术方案
3.4.1校园网硬件基础建设
3.4.1.1建立一套容量12T的存储系统进行教学资源的存储、管理信息服务以及数据备份;我校已经建成了技术先进的校园网,但是随着校园网应用系统的拓展,暴露出信息存储的安全性问题,目前大量的数据信息分别存储在各个应用服务器上,阻碍了多个校园网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与集成。
3.4.1.2新购服务器1台专用于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
3.4.1.3将主校区接入互联网带宽增加到50M,为师生的远程学习打通“道路”。
3.4.2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
认真落实示范校数字化课程资源库建设的精神,为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为全校教师提供各专业主干课程资源开发、为社会各类人员提供远程学习、师生互动、在线考试等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展示我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发挥示范校的引领、幅射作用。
3.4.2.1课程资源库
数字化资源建设作为示范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示范校资源共享的关键任务。配合我校精品课程以及示范校重点支持专业建设,建立教学资源库,本项目立足于制定学校的资源库标准,为重点专业资源库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根据我校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已有三个重点建设专业课程进入了课程建设的的建设实施期。
示范校重点支持专业的课程资源分别是《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汽车维护技术》、《汽车营销》、《汽车涂装》、《数控加工技术》、《模具技术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电子技术与技能》等20多门课程。
课程资源包括电子教案、课件、仿真教学模块、名师视频、试题库等。
3.4.2.2开放性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平台
教学资源开发平台将实现:①申报,根据精品课程建设方案,课程资源开发课题组通过开发平台提交课程建设方案;②审批,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对方案进行审批;③立项及课程注册,对符合条件的课题准予立项,并实现课程资源开发及教学网站注册功能;④资源上传,提供课程资源库标准,实现网络教学资源上传。⑤评估,提供对课程建设及课程资源的评估,包括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依据指标的考核及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后的评价。
3.4.2.3开放性校园网课程学习平台
向全校师生及社会各类人员提供我校的课程学习资源,建立开放性网络学习平台。具体目标有:①通过互联网或校园网访问网络教学平台;②通过我校精品课程学习网站进行注册,选择学习的专业及课程;③记录注册学员的学习情况,如登录的时间信息、在线测试的成绩等;④师生互动、答疑,同时记录学员对课程学习的评价意见。
3.4.3校园网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之教学常规及实习常规模块的开发
联合软件开发公司开发我校校园网教学常规管理子系统,结合我校职业教育的特殊过程要求,在校园网教学管理软件系统中体现教与学的过程控制。通过专业软件开发公司推厂软件产品的应用,从而完成软件的定制开发到商品的转换,提升我校的示范作用。
通过对已运行的校园网教学管理系统的使用分析,在教务及实习模块中存在过程控制不足,为落实ISO9001标准,加强过程控制,提高教学质量。因而提出了在教务管理中增加教学常规以及实习实训常规功能的需求。这两个模块开发的前提是共享数据库中已有的数据,不改变数据库中已有的表结构。
3.4.3.1教学常规模块将实现:
a.教师学期授课计划。学期初教师将根据教务部下达的教学任务及课表提交课程的学期授课计划。内容包括总课时、课时分配、对应教学大纲、教材、授课方法说明、分课时授课计划、重难点、布置作业等信息。
b.调课记录。记录教师因各种原因临时调换课程的计划,并报教学分管领导审批。调课记录包括申请教师、班级、课程名称、星期、节次,被申请教师、课程名称、星期、节次,调换课原因等信息。
c.教学日志。教师课后必须填写教学日志,以记录教学中授课及学生情况。内容包括班级、上课地点、节次、应到人数、实到人数、迟到/早退人数、病事假人数、教学主要内容、教学效果、课堂环境等信息。
d.作业记载。教师将记录作业批评情况及成绩,并将作为课程平时成绩。
e.学生辅导记录。教师填写辅导学生的情况,主要是晚自习辅导记录。内容包括时间、地点、班级、辅导情况等信息。
f.期末课程质量分析。以班级课程为单位,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计算出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并统计各分数段人数。教师登记试卷分析情况,并将作为教研室质量分析的依据。
3.4.3.2实习常规子系统将实现:
a.学生实习计划。每个学生在实习前提交实习计划,计划内容包括学生姓名、实习单位、工位、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指导教师,实习要求等信息。
b.实习指导教师检查计划。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单位的分布情况,制定实习点检查计划安排信息。计划以周为单位,具体有星期、实习单位、应到学生人数等信息,此计划作为系部对实习指导教师工作检查的依据。
c.实习检查计划。各专业根据学生及实习单位的情况制定实习检查计划。计划以月为单位,具体有星期、实习单位,实习指导教师等信息。此计划作为教务处对专业实习安排工作检查的依据。
d.实习指导教师检查记录。实习指导教师记录学生实习情况,具体有时间、实习单位、应到学生人数、实到人数、实习单位情况、学生情况等信息。此记录作为学生实习成绩的依据。
e.专业实习检查记录。记录实习学生、指导教师、实习单位运行情况。具体有时间、实习单位运行信息、指导教师工作信息、学生实习信息等。
f.实习情况统计。按指定时间段统计各系部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查情况。
3.4.4 开放性网络教学条件下的师资培训
培养适应开放性网络教学条件的教师,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应用能力。
a.国家示范校资源库开发与应用教师培训20人次。具体方法是请数字化资源库专家到校讲课,或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示范校信息化资源库技术培训班学习。
b.校园网应用开发技术人员培训4人次。具体方法派谴软件开发技术人员出去参观学习的方法,或请专业软件开发技术人员来校培训指导。
3.4.5开展教师队伍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
采用请专家授课、讲课或课件制作比赛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队伍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5  试点工作保障措施
3.5.1组织保障
成立“荆州市创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庄万鹤校长任组长,教务处长董蓉任副组长,信息技术组人员为成员,负责统筹规划和管理全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
3.5.2制度保障
制定本校信息化建设规划,明确职能部门,落实岗位职责,制定信息化项目管理细则和服务流程规范,建立保障和激励机制,确保我校教育信息化长效发展。
3.5.3经费保障
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争取上级部门项目建设经费投入;争取财政补贴;银行贷款等。保障信息化项目的日常运转和应用经费。
3.5.4安全保障
加强信息化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信息安全以及校园网设施安全等方面工作,明确了信息化服务管理及校园网安全制度,校园网络安装了防火墙,防止病毒攻击。建立保障教育信息化安全运行的长效机制,确保信息网络和数据的安全。
3.6 试点成果应用:
试点成果的服务对象、服务范围,以及数据(资源)使用、共享与交换模式(应提出两年内的具体可量化的应用目标)。
3.6.1成果应用
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工具,将学校的各个方面,从环境(包括网络、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数字化,逐步形成一个数字空间,从而使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延伸,在现实校园基础上形成一个虚拟校园。数字化校园旨在用层次化、整体性的观点来实施校园信息化建设,利用校园网把教学资源和管理信息更好地组织分类,为教学工作提供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化教学平台,为管理、科研工作提供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伴随着校园基础网台、信息平台、应用平台、手机一卡通、安防监控、多媒体等信息化在全国各地广泛建设,校园信息化对学校教学、管理、生活、服务等进行资源整合,提供统一服务,并产生重要的经济价值。
3.6.2预期效益
a.创建一个开放性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学校另一个教学管理空间----虚拟网校。
b.通过开放性数字化校园建设打造一支精通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
c.增强了校园网管理信息应用系统的功能。发挥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示范作用。
四、试点工作效益及风险分析
4.1试点工作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职业教育信息化推进机制,可充分发挥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力量各自的优势和作用,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信息化有效模式、典型经验和工作机制,从而加快职业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在职业院校管理和教学过程中的普及应用,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学习方式创新,实现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让学校培养大批量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充实到企业岗位,不仅为学生就业后转换角色缩短了时间增加了个人收入,提高了学生在企业的稳定率,也为企业创造了生产效益节省了大量职工岗前培训经费。同时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
4.2  试点工作风险分析(政策、法律、市场、技术、运营、财务等方面)。
4.2.1学校教学信息化资源缺乏整合。
目前,我校的信息化资源很多,各类视频到教师课件,实训学案到资源平台也建了不少。如果高端顶层设计不严谨,就会出现重复建设状况,造成资源浪费,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卡、一库、一网”校园格局。
4.2.2部分教师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前瞻性的思维和认识。教师制作教学课件的水平参差不齐,由于教师年龄层次的不同,在思想认识、运用能力等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方面也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必须考虑如何通过信息化试点建设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提升。
4.2.3软硬件投入比例问题。学校的各种硬件建设已有显著成效,但在应用服务的提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增强,要避免软硬件投入比例不协调、重硬轻软现象发生。
4.2.4由于社会和政府职能部门对民办学校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偏见与歧视,在资金投入方面总难与公办学校享受同等待遇,可能会出现因资金不到位影响建设进度。
五、    结论
信息化试点工作的开展,是我校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此举将进一步提升我校信息化水平和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学习的受教育的通道,为中职毕业生接受多元化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有效缓解学生学习枯燥的现状,提升我校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层次,解决企业对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社会需求,也将使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有效提升我校实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发挥首批中职示范校在同类学校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校信息化工作三年发展规划方案
浅析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之路
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研究|辽宁省百所数字校园的建设特质与发展趋势分析
营造数字化校园,构建信息化教育
校园网和局域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