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知道什么是脾阳虚吗?

中医的脾和西医的脾的概念不同,中医中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和主统血。脾主运化是指脾气将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其吸收、传输到全身脏腑的生理机能。脾主运化是整个饮食物代谢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后天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理机能。

脾主统血是指脾气具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机能。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能将水谷精微吸收并传输至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并能充养先天之精,是维持人体后天生命活动的根本,故脾对养生防病有着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脾胃,使脾气健运,则正气充足,不易受到邪气的侵袭,即所谓“四季脾旺不受邪”。反之,脾失健运,气血亏虚,则人体易病。所以,《脾胃论·脾胃盛衰论》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那么什么是脾阳虚呢?

脾阳虚证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以纳少、腹胀、腹痛、便溏及阳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证候表现

腹痛绵绵,喜温喜按,纳少,腹胀,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畏寒肢冷,或肢体浮肿,或白带清稀量多,或小便短少,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病因病机

脾阳虚多因脾气虚加重形成,或因过食生冷、过用苦寒、外寒直中,久之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所致。

脾阳亏虚,虚寒内生,寒邪收凝,使阳气运行不畅,故腹痛绵绵,喜温喜按;脾阳虚衰,运化失权,则纳少,腹胀,大便清稀,甚至完谷不化;脾阳亏虚,温煦失职,则见畏寒肢冷;脾阳不足,水液不化,泛溢肌肤,则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水湿下注,带脉不固,则带下清稀,色白量多;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为脾阳虚衰,阴寒内生,水湿内停所致。

治疗方法

最基本的治法是健脾暖胃,温中散寒。如理中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或用黄芪建中汤加减。

除了服用汤剂,还可以采取饮食调理。首先,少食生冷,生冷包括冰淇淋、冷饮、冰啤,以及各种生冷的小凉菜、瓜果,尤其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以及性寒的食物和饮品,比如菊花茶、金银花茶、薄荷茶及西瓜、鸭蛋等。其次,吃些温阳的食物,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性辛、微温,入肺、胃、脾经,功能发表散寒、消痰下气、温中止呕,乃夏日良品。

脾是后天之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防护,不致其损伤,以避免病邪的侵扰。

拓展阅读:

[1] 姚延周.胃病脾虚三证浅析[J].广西中医药,2020,43(03):44-46.

[2]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罗宇华.脾胃虚寒怎么调[N].健康报,2020-06-17.00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敢吃生冷东西,也不能吃生冷的东西,吃了...
脾阴虚和脾阳虚有何区别如何区分 脾阴、虚脾阳
脾阴虚和脾阳虚的区别是什么
浅学《零基础学中医》丨第八课:内生五邪——人体的内部矛盾 03
可道网【talkdao】关于阳虚体质基础研究论述—— 阳虚体质的体病相关研究
脾胃虚弱中的脾阳虚怎么调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