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人民活得更有尊严

让人民活得更有尊严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庄重承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和谐。
  人的尊严,既指物质层面的,比如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也包括精神层面的,比如有序参与政府重大决策,可以对政府和官员提出批评和建议,可以充分行使自己的选举权而不是被代表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尊严是人们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丰衣足食之后,人们更渴望体面地、有尊严的生活着。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届政府的承诺中,我们对不同时期的幸福几乎耳熟能详。50年代,人们对幸福的憧憬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六七十年代,是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电风扇和收音机)80年代是万元户90年代是有房有车;新世纪的幸福感呢,则与尊严息息相关。
  遗憾的是,近些年来,人们的幸福指数并没有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而得到质的提升。细心的人们会注意到,各种红头文件中,有关尊严的提法 可谓凤毛麟角。相反,少数官员胡作非为损害民众利益,肆意践踏公民尊严,令法律蒙羞。野蛮的强制拆迁,拆掉的不仅是安身立命的房子,也是草民最后的尊严;教育资源的失衡、受教育权利的不公,农民工子弟学校在城市生存维艰,农村大量留守儿童遭遇亲子困境和成长的烦恼,剥夺的是弱势群体对下一代有尊严地发展的强烈渴望; 社会保障的缺失,看病难、看病贵,让草根阶层生存的尊严受到打击。

 如何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一要确保公民的自由和人权,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是合法公民,都应该体面地、有尊严的生活着;二要确保公民的生存权,让公民享受更加舒适的衣食住行、更小的城乡差别、更多的教育和就业机会,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三要确保个人的发展权,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充足的条件。
  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当务之急是各级地方政府应尽快走出片面追求GDP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误区,从更多关注群众的物质需求、关注民生,转变到更加尊重人的全面发展,满足民众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从注重追求效率转变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
  如果说,以前我们习惯于更多地用物质的尺度来形容幸福2010年政府对保证民众尊严的承诺,开始意识到走向小康的民众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在用这个尺度对政府工作、对官员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我们期盼更多的领导干部身体力行,脚踏实地,谋民之利,解民之难,排民之忧,扶民之危。真正让老百姓过上更幸福、更有尊严的新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国荷兰,大国人民
烂尾新闻: 如果政府和官员觉得 "公民不宜", 每一条新闻都可以成为烂尾新闻......
高官无隐私
治理现代化的一个基本向度
此文仅240字,却把道理讲得如此透彻!
叙利亚儿童含泪追问:我们做错了什么?没有大国崛起,何来小民尊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