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疗红包盛行根在公平规则失守
陈一舟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青岛的一位住院患者家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了医院收红包的价目表:心脏中心:最高万元,理由是在心脏动刀必须谨慎;妇科:600元到2000元不等,理由是女性都很重视身体;外科:1000元到2000元,紧急情况下更得小心;还有麻醉科:600元,别小看他们,手术中也很关键。(8月1日 中国广播网)
毋庸讳言,医生收红包已经成为一个难以根除的社会现象。比如,如果不送红包,就不给提前安排手术,手术刀痕会很粗,连麻醉师也耍小性子,敷衍了事……总之,不送红包,医生护士很生气,后果就很严重。这些天被公众强烈关注的“深圳助产士疑没收红包缝住产妇肛门”的事儿,显然就是一个现实注脚。
对此,人们可谓是深恶痛疾,却又无可奈何,长此以往,医务工作者的道德操守何在?长期以来,我们习惯将之归咎于制度惩处的不严厉。很多人就说,美国医生出现医疗不良行为会被吊销执业资格,而国内对于医疗不正之风的惩处实在是过于“轻浮”,警告、批评、扣发奖金,顶多是开除了事。道德缺位,制度严惩再缺位,医德如何不沦丧?这虽是事实,但制度惩处不够“严厉”却未必就是医疗红包明规则化的主要因素。当“杀一”不能儆百的时候,就不能不找找别的原因。
制度终归是靠人来执行的,再完善、再严厉的制度,能不能落实并发挥制度效能,还是取决于人的因素。即便有严厉的惩处高悬头顶,破坏规则的行为也会铤而走险。所以,对于长期运行的职业操守而言,需要让人敬畏制度而不是恐惧制度——而这种制度的敬畏,来自于自发的认同而并非一时的“震慑”。
在笔者看来,要塑造这种对于制度的自发的认同感,关键是要确保公平的规则不被逾越。举例来说:在一家医院里,专家们四处走穴获得高收入,而工作于一线的医护人员却只能拿到微薄的工资,久而久之,职业操守坚守就成了一种笑话。还有内部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越是管理者尤其是中高层管理者收入越高,越是一线医护人员收入就越低——我认为这也是医患红包越演越烈的一个重要因素。要让基层一线医生不收红包,首先要“专家”少走穴;这就好比要让大学生不去抄袭论文,首先确保大学教授不能抄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破除以药养医需要医疗体制的根本性改革
看病时的“潜规则”,你知道几个?一般不会告诉你,提前了解
为什么罚得越重,伤医事件越层出不穷?
医改有难题?实多为医生的收入问题!
台湾如何给医生发工资?如何确定医生工资标准?
折翼的天使-医生怎么了?---经济学家的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