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物质概念需扩展更新

 

  物质概念需扩展更新

--“信息力假说”探索者新观点 

                 言果之

 

摘要:

我国科学家董光璧指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这个令所有大学门家都困惑不解的问题,正在成为科学问题”,本文认为,这个也既是物质与意识问题,是科学界,也是世界发展中的最大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表现在“物质与意识”在理论上的不相容性

我国科学家在"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一文中指出'人类自主性与自然必然性协调一致的问题要向哲学和科学提出了挑战',为此本文提出"物质概念需扩展更新"一文,以解决"伦理世界图象与物质世界图象的不相容性";哲学与社会科学能解释意识及社会现象,对社会人的意识行为起到了巨大规范作用,规范了社会制度性发展;哲学分化中并产生出权威性自然科学理论,并认定物质时、空两性,能解释复杂的物质现象分化出科学技术,对社会物质变革发展现代化、起了决定性巨大作用(确不能解释人的意识和社会现象);由于社会科学理论的多元性,且与自然科学理论不相容,两理论在规范社会发展中常出现负性影响。现发现物质力皆为信息力,提出了物质时、空、信息三要素新概念,欲建立起能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溶于一体的全新统一科学理论,能规范并统一人类意识与行为,利于社会和谐及进步发展。

 

一,物质概念、科学理论、社会发展三者关系:马列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表明了物质世界中存在有物质与意识;从哲学中分裂出来并独自发展的自然科学,丢开意识,只研究世界中物质。物质概念是哲学中重要概念,其内涵(构成要素)随着理论的发展而扩展,而物质概念的扩展又促进了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表明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理论生发密切相关。如自然科学理论产生时,社会发展最初需求只关注物质空间性(空间要素),出现了几何学(描述空间量的数学)及简单技术等,对水土木工程、天文学的发展等产生了巨大的推力,使人类远离原始社会,表明科学理论、技术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到了十九世纪,为解释复杂的物质运动,科学研究发展到物质运动和能,物质概念扩展到时、空两性(仅含物质世界浅层次时、空要素),形成了物理学(描述时、空量的数学)与细胞生物学,有了牛顿力学、能量守恒定律、电磁理论,促发了相应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使人类走进机械化、电气化社会;进入二十世纪,为探讨一些新的微观物质现象,科学研究领域扩宽到微观粒子和能量子,物质概念即从局部的时、空扩展到深层次,形成了新的科学理论如相对论、量子理论(有了描述全时空量的数学)与分子生物学等,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特别是电脑技术的出现,使人类进入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社会。上述表明,物质时、空性概念已完全确立,随着物质概念的扩展更新,自然科学理论水平越来越高,对众多物质现象解释的合理性,及所形成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推动力,在科学界树立了绝对权威,此时能否表明物质时、空性(两要素)概念已经完美了?是要深思的,因哲学中提到的意识(或精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自然科学理论仍不能解释意识及社会现象,导致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学不相容,显示了自然科学理论的局限性,也涉及该理论物质概念的局限性。深入研究自然科学理论发展史会表明,物质概念扩展更新是解决理论局限性、形成新科学理论并解决社会发展难题的重要途经。

 二,传统两科学理论对社会发展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社会发展主要靠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理论,社会发展力由物力与人力合成,物力指自然科学理论及相应科学技术引发物质变革力,推动社会物质变革兴发,中国称物质文明;人力指社会科学理论规范下的国家制度、法律、政策及人的意识行为,为变革人的力,中国称精神文明。总的说来,科学理论促发社会“物与人”发展变化,自然科学理论及相应科学技术,十分有效地推动了“物”的蓬勃发展,但也应看到,目前的社会发展进步的难点不再纯是科学技术或经济(即物)问题,已突显了人意识与社会问题,在管人方面,自然科学理论凸现无能,社会科学理论仍起主导作用,由于社会科学理论较之自然科学理论发展显得迟缓,且派别太多(多元性),常相互对立,无法统一,不同人群受不同社会理论所支配,导致了国际、国内、人间及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和对立,导致社会发展长期处于震荡不安中,在中国有新、旧意识之间的对立,在国际间,特别在东、西方不同制度国家间、贫、富国家间纠纷、争斗至战争不断,政治、经济、生态、安全等种种危机严重地阻碍了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当然,这种种阻力既来自社会科学理论的多元性及互不相容性,深层次看,自然科学中如生物学、心理学等对意识本质不清,致意识的多向性发展,导致多元性社会理论长期存在,表明了自然科学对社会科学发展的重大影响及相应责任。事实上两科学理论共同规范了社会发展,但理论各自发展,难成同向动力,社会发展不仅需要统一的社会科学理论,自然科学理论的统一,更需要自然、社会两科学理论的统一

社会科学理论中核心理论为哲学,直作用于社会人的有教育学、医学、管理学等

三,社会发展需要两科学理论统一及科学理论发展史中分、合规律性:自然科学理论随着物质概念扩展(如空间局部时空全时空)而发展,所形成科学理论水平越来越高,目前自然科学理论仍不能解释全部物质现象,表明其局限性及理论深层次上物质概念的局限性,事实上政治家们早已认识到社会进步包括物质与精神(意识)两个方面,特别在中国如此,精神和物质同等重要,而西方仍把物质放在头等地位,忽视了精神。从社会发展来说,必须看到自然科学理论与社会理论各有所长所短,且互不相容,也影响了两科学理论对社会发展应有的协同力,社会发展极需新科学理论的出现,如将自然科学(变革物)与社会科学(变革人)的长处加在一起,形成大统一全科学理论,客观需要进入人们脑子里,科学家、理论家目光指向理论发展各个方面,特别指向理论深层次即物质概念上,事实上中国的政治家们在社会发展中将自然科学理论与社会科学理论进行了实践上结合,虽没有形成真正统一理论,但其大方向(物质与意识统一)是对头的,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思想政治家、科学家看到了中国社会发展已走到了世界的前头。为什么不能形成全科学理论呢?这一想法或许太奇特,实际上理论发展史告诉我们,同一事物形成多理论甚至相互对立的理论,最后总会走向统一,如早期社会只有哲学(含宗教)理论,后分裂出只研究物质的自然科学理论,研究物质科学越分越细,在成理论全过程中,理论的分、合不断出现,如完全对立的光的波性、粒子性两理论,最后统一为光的波、粒两象性理论;再如矩阵力学与互不相关的波动力学最后竟能统一为量子力学等;目前又发现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的不相容性,有科学家正建立量子引力理论,将两理论统一。但是,自然科学中有物理学与生物学、整个科学理论中还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他们相互间都不相容,也存在统一问题。本文认为,不协调理论发展统一总有一个过程,起初对同一事物认识不同,会出现两种或多种不同甚至对立的理论是自然的,随着认识的积累、深化,会走向统一也是必然的。人类认识物质世界仍处于早、中期阶段,出现自然与社会两种不同理论是自然的,但永久存在也不正常,会因物质概念扩展更新过程中走向统一。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中,物质概念的“扩展更新”有扩宽、加深两方向,应看到,自然科学理论发展其方向多以物质概念“加深层次”为主,属还原性理论,如目前科学家们搞的量子引力理论就属于这类,但是要发展大统一理论是“加深”或是“扩宽“呢?

四,两科学理论统一,需要自然科学理论突破“意识”关,关键在物质概念更新:科学界公认自然科学理论的科学性,哲学或社会科学理论也伴随着自然科学理论发展在进步中,其中哲学的科学性仍受质疑,可说两理论互不相容,只有与自然科学理论完全溶于一体,方能解决。事实上,现两理论在规范社会发展上常常不协调,又无法统一,致社会发展动荡不安,阻力增大,表面看,哲学及社会科学理论的多元性负主要责任,但也应看到,自然科学理论长期来研究“物”,形成了目前高水平自然科学理论及相应科学技术,使人类社会进入物质现代化,但自然科学理论中的“物”应包括生物,包括人,应研究人“意识”与社会现象!结果不如人意,自然科学理论中的物理科学、能成相应力学理论,能解释无生命世界的种种复杂现象,但生物学(含心理学)无法形成生物力学理论,虽有了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并了解到基因(遗传信息)分子结构,仍无法解释如生命起源、生命力、意识力等复杂生物现象。长期来自然科学家认为意识是非物质的不研究。近些年出现大变化,越来越多自然科学家进入生物科学-脑科学及心理学中,将细胞生物学发展到分子生物学,揭示了生物结构演化过程,心理学研究脑机能,达尔文进化论及继续发展,它们仍没能进入“意识领域”。总之,生物理论只注重生物结构,忽视“生物力”而无法解释“意识”现象,成为自然科学大难题。再回过头来,社会科学理论知道多元性对社会发展不利,但社会科学理论发展很大程度依靠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特别需其突破“意识关”,后面会谈到,在物质新概念(扩宽信息要素)基础上,提出“信息力假说”,可以建立生物信息力学理论,走出了一条解决“意识”难题的新路。

五,物质概念扩展新要素为何是信息:物质时、空性是科学理论长时期发展中形成,科学界公认,成为规范一切科学理论发展的科学物质观,信息力假说探索者发现,社会发展的种种现象突破了这一物质观,人类生存、文化、科学活动中长期与信息相处,仍视而不见,直到20世纪早期,维纳申农才天才地发现并提出信息概念,出现信息应用理论,后来才知道,人类语言,是对所获信息的编码化(始为声码、后为字码),有了认知心理学,才认定脑机能是“信息加工”,确为高明理论眼光,最令人注目的是自然科学理论,“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引力实际上是时空结构的显示”(《通向量子引力的三条途》P4),其中显示的“时空结构”不就是时空信息么?的确看到,力学中的“力”,来自相互作用的物体(天体、原子或量子),计算时,将其“时空结构”量化(如质量、时间、速度、波长、频率的数值化即时空信息化),用公式计算出来,算出力中含有“力源”的时空信息,是真正信息力。可说所有物质力皆是信息力,因其是物质所产生,称为物质要素是合理的,物质本有时、空两性(两要素),现又见到信息要素,物质三要素清楚地显现在人们眼前,为此,作者提出由时、空、信息三要素构成物质新概念,是合理的。有了“信息要素”,自然科学中的引力,电荷力、电磁力等就是天体、微观粒子的信息力(简称信息)。目前信息技术大发展,对社会科学、经济发展起到空前推力,对这威力大却面目不清“信息”的认识现状应该结束了。现将信息纳为物质的构成要素,与时、空两要素并起并坐,还原了信息的本来面目。由于信息的身份与意义发生根本性变化,在创新科学理论中会显示出巨大的导向“力性”作用。

六,新物质概念形成全新科学理论的基本构思:自然科学理论从哲学母体分裂后丢开意识而独自发展,现要回到母体伴同“意识”一起生长,须迈上二个台阶,一是研讨物质新概念及信息要素,形成信息力假说;二是利用信息力假说建立全生物信息力学,属发展性力学理论(传统力学属还原性理论)。新理论将自然科学理论与社会科学溶为一体,成为全新科学理论。

1,信息力假说简介:作者发现信息是物质构成新要素,提出了信息力假说,该假说认为物质由时、空、信息三要素组成,物质世界是超巨大的多层次物质信息系统(简称信息系统),粗分为微观、宇观、宏观(专指生物)三大信息系统,任一信息系统都由核心信源、信体、信息(由信源、信体两者产生)三部分构成,如原子信息系统,原子核为核心信源、电子为信体、电荷力、电磁力为信息等,再如太阳信息系统,太阳为核心信源,地球等行星为信体,信息由核心信源与信体产生。信息具有两反向性,如引力、电荷力为向心性信息力,电磁力为离心性信息力,惯性力是两反向信息力的合力。每个信息系统有自己的信息力,最早出现的是微观信息系统(如原子信息系统),有微观信息力;随后形成宇观信息系统(如太阳信息系统)有宇观信息力;最后出现宏观信息系统(如生物信息系统)有生命信息力。信息系统内部及相互间复杂运动皆两反向信息力变化及相互作用的结果。

微观、宇观两信息系统产生两信息力,物理学家们天才地创用数学方法形成了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理论等分别以电磁场、引力场--以“场”(即还原性信息力)来描述物质世界变化。“信息力假说”将以“发展信息力”(非数学方法)来描述复杂变化的生物世界,形成生物信息力学。

宏观信息系统有生命信息力,传统科学为什么不能形成力学理论?从自然科学力学中看到,微观、宇观物质力(信息力)引力、电磁力决定于本系统的物质时空性,其时、空种量稳定,可数值化并计算出来,属还原性信息力;但是生物绝然不同,其信息力是由微观、宇观两信息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所含信息种量多,属发展信息力,具体说,生物始终在生长发育中,成分结构复杂、质量增大,其所具有时空信息种量不断变化;另外,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获得了多种量的外环境能量信息。上述两情况导致无法利用传统的数学方法建立生物力学理论,但是细胞生物学发展到分子生物学,创立了生物化学及生物信息学,理论中有生物结构(遗传信息也呈分子结构),没有“信息力”概念。生物学家都误认为生物结构决定生物机能(如基因组决定生物组织结构),扩而广之,脑内众多神经元活动决定“脑意识机能”(如诺贝尔奖金得主克拉克在《惊人的假说》书中就是此观点),显然为错觉。事实上,独立的细胞(如种子),没有环境条件/即相应信息参与,是没有生命机能的,脑神经结构(如新生儿脑、植物人脑)也无意识机能的。总之,生物化学能解释一些生物生理现象,生物信息学只能解释生长中基因与组织细胞关系或变异局部问题,还不能解释全部生命现象,特别如复杂意识现象等。

信息力假说认为,人类能将信息编码化,有声码(进展为社会语言)、字码两类,字码中又有数码、文字码,数码进展为数学方法,如利用数学公式,形成力学理论,文字码进展为理论,如传统的哲学与社会科学理论等,本文提出非数学的“描述公式”,便于形成信息力理论。

2生物信息力学邹形:传统数学方法适合于无生命物质系统力学(属还原性理论),不能形成生物力学理论,信息力假说认为,生物力是发展信息力,所含信息种量多变化大,适于文字描述,提出了“描述公式”法,它与哲学等理论明显不同,哲学“概念”内涵变化大,同一事物可形成不同概念,同一概念又有不同理解,易造成矛盾与对立,故有人疑其科学性,“描述公式”所描述的信息力,内涵基本规范,因果统一,易于理解,具科学性,可建立生物信息力理论。

无生命信息力如何进化为生命(物)信息力:生命起源仍是传统理论探讨的难题,信息力假说论述了三大信息系统中信息力的变化,解释了信息力如何进化为生命信息力。

宇观、微观皆属无生命信息系统,其两反向信息力相互作用,使地球上产生并发展生物信息系统。如太阳信息系统中的两反向信息力,其向心性引力规范地球绕太阳运动,其离心性光信息力作用于地球表面,地面上的原子、分子为微观信息系统,其两反向信息力与太阳来的光信息力作用就属于宇观、微观信息力的相互作用;先有太阳、地球的两反向信息力相互作用,在地表形成形成了大气圈及生态环境,如有了不断进化的四季变化的光信息、气温信息、气压信息、气流信息、气湿信息,以及雨、雪及雷电现象等,如雨现象,是太阳光信息力将地面水“蒸发”到高空成云,是地球引力将浓云变成雨落到地面等;生态环境中有序变化的众多信息力作用于地面中的微观信息系统,如使原子、分子的两反向信息力出现相应变化,如原子变为分子,无机分子变为有机信息分子,众多无机分子是靠自身两反向信息力结构而成,而有机分子结构力为化学键生态环境光信息转化而来,化学健中的信息力所含信息种量增多,科学界认为是化学键创造了“负熵”,本文认为是发展信息力起步阶级,为生物生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信息力源。有机信息分子继成为核酸、蛋白质、葡萄糖等有机信息高分子,最后进化成为双螺旋结构DNA(含遗传信息,有自我复制作用,为后来细胞核),DNARNA、线粒体、内质网、溶媒体等有机高信息分子组织结构,它们皆是生态环境有序变化信息力作用并经长期进化而成;他们都各有相应的两反向信息力,相互作用,聚集成细胞信息系统简称细胞,此时细胞核与细胞器具有遗传信息,不断进入的获得性信息会有序激活它们,共成生物信息力是生物细胞生存、繁殖所需的两反向信息力,如向心性信息力能将外来的无机分子、有机分子、离子、原子等在胞内组构成多种有机高信息分子(如糖、蛋白质、脂肪、酶、激素等),为细胞生物结构;而获得性光信息经光合作用后进入细胞中糖、蛋白质、脂肪等有机高信息分子中,形成不同的化学键--为细胞信息力结构,两“结构”共成细胞信息系统,继可复制出新个体。这种由遗传信息与获得性信息共成的称生命信息力,用描述公式1表示。

  细胞生物结构+遗传信息+胞内、外获得性信息(源自光信息)=生命(物)信息力

这是信息力假说规范下形成生命信息力的基本原理。这种“描述公式”法能将多种量信息聚成生命信息力,形成的生物信息力与传统生物学一样可以解释生物的生长发育及传代现象,不同的是,它形成的生物信息力源自为宇观、微观信息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为“生命之谜”新说),生命不再是孤立存在,是太阳信息系统中的有机部分,又是新信息系统即宏观信息系统。(祥需专题从略)。

,生命信息力阶梯性进化:宏观(生物)信息系统,具有生命信息力,在发展中继续发展进化,先后出现了细胞生物信息力、动物情绪信息力、人类情感信息力等多阶梯性变化。

      A,细胞生物信息力:宏观信息系统形成时的是细胞信息系统,其中胞核为核心信源,胞器、胞膜、胞汁为信体,信息即生物信息力。细胞有两类,一如光合细菌,其中叶绿体能吸收生态环境光信息,经光合作用后产生的信息,转存到新产生出的糖、蛋白质、脂肪分子(如ATP等)化学键中,后可释放成为细菌生长发育所需的生物信息力;二真核细胞,其中线粒体是生产信息力的胞器,能将有机信息分子氧化(多种酶参与)后成ATPATP释放出信息能,即成生物信息力,满足细胞(或动物细胞)生长发育所需。生物信息力在两个层次上,都表现出两反向性,如细胞高层生物信息力(含激素信息力)表现为新陈代谢,其向心性信息力吸进所需原子、离子、分子、有机分子等,离心性信息力排出废物、异物;低层生物信息力,其两反向信息力多以酶形式存在,有聚合酶、分解酶等,行使胞内生物高分子的合成(向心信息力)、分解(离心信息力)机能。须明白,是获得性信息与遗传信息相互作用才有生物信息力,两者缺一不可。传统生物学上有遗传信息,无获得性信息,无法形成生物信息力,也无法成生物力学理论。

综上所述,细胞生命现象必需外环境信息进入,依序激活了遗传信息后才出现,一方面是环境季节及昼夜变化信息规范了生物细胞有序生长发育及传代活动,另方面是获得性信息依靠遗传信息力规范了细胞的全部活动,表明生物细胞生命不能独立存在,有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所说“生命是宏观的”(《21世界100个科学难题》P4)。

关于生物进化,传统理论认为是“基因变异”经“自然选择”的结果,所谓“基因变异”是生态环境中新显现信息力导致生物核心信源成分结构(遗传信息)变更,“自然选择”就是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力对新生物信息力的支持与否。

B,动物信息系统的情绪信息力:在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中,细胞中遗传信息不断更新,导致生命信息力随之变化,漫长时期进化后出现了动物信息系统(脑为核心信源,感官、运动组织器官为信体,信息有生物信息力与情绪信息力层次)。高级动物有了五官获得外环境多种量信息,同时有了内环境信息--遗传信息支配的食欲、性欲两种生理性需求,如食欲饥饿时相应组织器官肌肉运动会产生需求体验信息不快感体验信息,出现纳食为向心性信息力;进食后出现快感体验,饱腹后(即弃食)即离心性信息力,满足食欲前后所出现的不快感、快感体验信息,进入脑皮层,储存为情绪表象;进食同时口腔、肢体运动产生的肌动信息、味觉信息进入脑皮层运动区、感觉区储存,为肌动表象与体感表象,储点明确有序(所谓“小矮人”即信息人);还有在进食时,五官获得许多时空信息,在脑内储存(枕叶区)转化为时空表象,这四类表象在脑内聚集成表象生物信息结构(即信息网络结构),当信息网络再次活化时,情绪表象、时空表象、体感表象、肌动表象也活化,共成情绪信息力--为动物简单意识(许多信息组成,简单意识不简单)与随意活动,都具有两反向性,即对喜欢的需求目标及所在环境有亲近力向心性情绪信息力,表现为复杂的获取的意识与行为;对否定的需求目标及环境即离心性信息力,出现冷淡、离开目标的表情与行为。说明了高级动物运动完全由两反向情绪信息力所规范。当然动物获得内、外环境信息必须有传入、传出神经,有储存信息的大脑(称信息脑)及能活动的肢体等--即动物生物结构。动物产生情绪信息力,可用文字表述如--描述公式2

动物生物结构+遗传信息+体内、外获得信息(四类表象)    情绪信息力

动物情绪信息力是在生物信息力的基础上发展,由复杂的四类表象信息组构而成,因此动物信息力出现了两个层次,低层为生物信息力,规范生长发育与传代机能;高层的是信息脑产生(四类表象)情绪信息力,支配简单意识及全身随意运动,为实现需求(食欲、性欲等)目标服务。

C,人体信息系统与社会情感信息力:动物进化到人类与动物的情绪信息力进化到人类社会情感信息力是同步的。人的需求比起动物的食欲、性欲外,又有了物欲、权欲、名欲等,在实现需求目标过程中,获得的内外环境信息明显增多,一是五官获得的时空信息与体感信息,在脑皮层形成时空表象与体感表象,这些信息积累有序化,形成复杂而有序的表象生物信息结构,能产生高水平智力,必须看到,智力中时空信息主要源自宇观信息力--阳光与地球物体微观信息力相互作用而成,又人类有了成熟的五官,才获得五官感觉时空信息,不然哪来人类智力;二是体内来的体验信息与体动信息,进入脑内转化为情绪表象与体动表象,储存在相应脑皮层区,产生情绪信息力,表面看来,体内产生的体验信息与外环境无关,实际上体内脏运动力来自食物,而粮食与阳光直接相关,内脏运动力也源自阳光信息力,可说人类的智力、非智力都与宇观信息力密切相关;三是人类有了特有的编码信息(声码与字码),进入脑皮层温尼克区与伯洛卡区储存转化为编码表象,脑内所形成的表象生物信息结构上升为思象(编码)生物信息结构(即编码信息网络),此时的信息脑比动物信息脑要复杂得多,所产生智力与情绪力共成为社会情感信息力,亦有明显的两反向性,其机能较之高等动物出现三大变化,一是出现了语言思维,外化为复杂语言,语言的凝聚力使众多社会人群聚合成为社会组织,共同实现生存、发展大目标;二是升化为高智力的社会情感信息力,使人的所有活动具有智力及情感;三是不再是简单的随意活动,思维中有了活动计划或方案,外化为复杂的社会模式行为,指向需求目标;社会情感信息力即意识,其生发十分复杂多变(需专题讨论从略)。综合如描述公式3

人体生物结构(含信息脑)+遗传信息+获得性体内、外信息+ 社会信息    社会情感信息力

人类社会情感信息力是在动物情绪信息力基础上发展而来,是最高层次的生命信息力。整个生命信息力生发全过程都离不开宇观、微观两信息系统两信息力的有序变化及相互作用。

3,前瞻全生物信息力学理论:如展开描述公式1-2-3,全面描述生物三大信息力进化过程(明显了生命即发展信息力,与无生命还原性信息力本质区别),可形成全生物信息力学,该新的信息力学与传统生物学在解释生物现象有了明显的优势,不仅能解释简单生物现象,还能解释生命起源、动物情绪、人类意识以及复杂的社会现象等,成为全生物信息力学;生物生命生、发都离不开太阳信息系统、微观信息系统两大信息力及两反向信息力的有序变化及相互作用;解释了生物信息力进化问题,进入了意识领域,(这是自然科学回归母体哲学的标志,当然也不是原来哲学),该理论可称大统一全科学理论,此时,传统的自然科学理论与社会科学理论不容性及后者多元性自然消失,能逐步统一社会人群的意识、行为,社会的经济、政治危机同时减少,世界走进物质、精神两文明的和谐社会。

七,小结:本文科学假说,论述了传统物质时、空性概念下形成的自然科学力学属还原性理论,与社会科学理论不相容,对社会发展有负性影响;论证了信息是物质概念中第三要素,以物质新概念形成信息力假说,继建立全生物信息力学属发展性理论,正是社会顺利发展进步所需新理论。

全文表明,物质概念扩展更新,既是理论发展所需,也是社会进步所需。

                        参考书目

《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编写组 主任李喜先98年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6

《中国小百科全书》于光远主编 团结出版社1998年7月

《惊人的假说》[]弗朗西斯-克里克 汪云九等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992

尹文刚著《神经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

李-斯莫林著李新洲等译《通向量子引力的三条途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

G.齐科著〈第二次达尔文革命〉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卫东编著《生物心理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6

 []罗杰.彭罗斯著许明贤等译《皇帝新脑》96.10湖南人民出版社

周爱儒主编《生物化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年12月

[]S温伯格著 李冰译{终极理论之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郑庆璋 崔世治《相对论与时空》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袁静明等编《生命科学的100个基本问题》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

《信息新论》《信息脑与意识》本作者所作尚未发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代科学革命的发展历程
说说科学是什么?
“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的进步受科学技术的制约
自然规律和自然规律与现实世界
科学揭秘: 死亡其实并不可怕, 它只是人类意识的轮回
智慧的灵光 050203 自然科学世界图像的统一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