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武汤 是个好药方
真武汤是个好药方,我经常用。用起来经常是立杆见影,因为这个药方实在很强大。真武汤只有五味药,附子,白术,茯苓,生姜,白芍。其中白术茯苓两味药是作用在脾胃中焦,一般人生病,还没病入下焦,只停留在中焦的话,用白术茯苓两位药就可以健脾祛湿利水。白术加强肠胃蠕动,促进消化。身体虚的人如果大便不好,用大剂量的白术就能够帮助大便。最近治一位白人熟女,药方里加大了苍术的分量,该熟女吃药后对我说,她觉得药物在她腹部好像一根铁棍一样强力推动,大便的量也增加了不少。
  
  茯苓去旧水,生新水。意思就是把停留在身体内已经不参加循环的多余的水分排掉。很多人身体很胖,松松垮垮的,像个水袋子,却总是口焦舌燥,要喝很多水,单单一味茯苓都可以止渴。我四月底回国探亲,发现国内的女人很多脸上都长着褐斑,比美国明显多很多,其实这就是体内的水液代谢出现障碍,水淤积在皮下,太阳一晒就变成水垢。这种情况用一味茯苓就能够解决。这消息透露出去估计美容院要减少一大半生意。大家要保密,不要断了人家财路。
  
  生姜的作用是发散水气和止呕,体内太多水的人,很容易会呕或者恶心,那么用生姜一味就可以解决。
  
  白芍有人说是为了反佐附子的辛热,这当然有道理,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为了止痛。日本人把体内多余的水称为水毒,可见水太多真的是毒,因为它会成为滋长其他细菌病毒或癌症的媒介。一长东西,肚子就会痛,所以白芍就是用来止痛的。
  
  经方里有个方子叫当归芍药散,就是专门治妇人腹中绞痛。其中芍药用一斤,最大量,因为主要就是靠这白芍止痛。妇人宫外孕,胎儿堵在输卵管里不上不下,痛得要生要死,西医就要动手术把胎儿拿掉。中医就是用这当归芍药散把输卵管疏通,让胎儿顺利下到子宫那里。刘力红的太太当时患此疾,千钧一发之际,他赶紧打电话给他师父请教怎么办,他师父就给他开了这药方,结果顺利产下麟儿。我以前初恋女友后来也曾发生过一次宫外孕,结果给西医处理掉,很可惜。现在也没有怀上。
  
  比利时一位网友,还没见过面,就越洋打电话咨询,两星期的药就帮她怀上小孩。后来她怀孕7个月的时候想回国,但是腿部有静脉曲张,作痛。当地的西医要求她打针把这血块去掉才能坐飞机,否则在飞机上狭窄空间坐十多个小时会很危险。她拿不定主意,不想打针又不想放弃回国,结果打电话问我怎么办?我说千万不要打针,西药的东西今天说是安全,明天就可能会宣布不安全。我就给她开了个当归芍药散,三剂,还加重了芍药的分量到1两2。当地中医还把这药方打回头,说怎么可以用这么大量的芍药?她只好把三剂并做两剂,煎了服用,结果一路平安无事,回比利时后又顺利举得一男。
  
  白芍的止痛远不止这么简单。有个晚期癌症病人,平时吃西医的止痛药止痛,后来某天小腹痛得实在没办法,止痛药都止不住。打电话叫她儿子来拿药。我就是开了一剂真武汤加当归芍药散再加延胡索,痛就马上缓解下来。她这小腹痛,就是癌症晚期腹内积(寒)水造成疼痛,只有把这些水毒排掉,痛才能缓解。除了真武汤和当归芍药散,还能有什么其他办法呢?只是靠止痛药把神经麻痹掉是没什么用的,更何况这止痛药的副作用就是伤肝肾,雪上加霜,饮鸿止渴。
  
  最后一味药是附子,附子人人都知道,讲滥了,就不多说了。它能够行走12经,走而不守,把热力带到全身每条经络,所以寒气作痛的话,附子是必不可少的。
  
  真武汤估计可以治疗肾衰竭,这个我没治过,美国的医疗保障还是很完善的,这些重病基本上都有我们这样的纳税人扛着,轮不到中医治。但是我认为肾衰竭用真武汤是毫无问题的,而且看其他同行的医案也有成功的例子。其中附子激活和恢复肾脏的功能,白术茯苓生姜排水。早期的时候可以用五苓散,中晚期的时候可以用真武汤。比起一个星期几次痛得要死的洗肾强太多了。但是人家胜在科学。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药物组成为:茯苓 三钱9g 芍药 三钱9g 白术 二钱6g 生姜 三钱9g附子 炮去皮,一枚,破八片9g。具有温阳利水的功效,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或肢体浮肿,苔白不渴,脉沉;太阳病发汗过多,阳虚水泛。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
 
本证是由肾阳虚导致脾阳虚,水湿不运内聚而生;肾阳虚是本,脾阳虚水湿内停是标。
5top
君 附子炮,去皮,一枚 ── 大辛大热,使肾阳得复、气化得行。水为阴邪,“阴得阳助则化”;
此即“壮元阳以消阴翳”。
...┌.白术 甘苦而温,燥湿健脾,颇合“脾喜燥恶湿”之性,附子振肾阳于先,姜、术复脾阳于后。
...│
.臣.┤....┌.甘淡平,入脾肾诸经。
...│....│
...└.茯苓.┤.一助姜、术之健脾强运。
........│
........└.一可淡渗水湿,使阴邪从小便而行。
...┌.生姜.辛而微温,走而不守,宣肺温胃,助附子行散溢于肌表之湿。
...│
.佐.┤....┌.一则柔肝以止腹痛。
...│....│
...│....│.一则敛阴护液,敛阴缓急,以治身瞤动。
...└.芍药.┤
........│.一则防姜、术、附等温燥之品伤阴之弊。
........│
........└.一则《本经》载芍药“能利小便”。

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

不良反应

过量有毒性反应,临床中偶有口干、便结。

临床应用

1.眩晕:应用本方。附子15g,白术(捣)30g,白芍50g,茯苓50g,生姜50-100g。以水1750ml,先煎附子40分钟以上,再入它药,煎至500ml,分3次饭前服,1日服完。重症呕吐不止者,去附子,加重生姜至100-150g,小便频数者去茯苓治疗眩晕病162例,男35例,女127例。疗效标准:痊愈;诸症消除,1年半发作。好转:眩晕减其大半,在半年内有时发作,但较前为轻;无效:诸症未减。结果:痊愈102例(63%),好转35例(22%),无效25例(15%),总有效率为85%。
2.慢性肾功能衰竭:应用本方加减:附片、茯苓白术白芍西洋参泽泻怀牛膝黄连苏叶猪苓。随证加减,日1剂水煎服。治疗慢性肾衰12例。结果:临床缓解3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3.33%。实验结果发现该方能提高实验动物的摄食量,增加尿量,降低BUN、Scr,在调节电解质和氨基酸代谢平衡方面皆有明显作用。
3.经闭:应用本方加味:附子15g,干姜10g,肉苁蓉15g,茯苓15g,白术15g,桃仁15g,白芍15g。水煎服。治疗肾阳虚经闭60例。诊断标准:已婚或未婚成年女子,月经周期已经建立之后又续发闭经在3个月以上,并有明显肾阳虚症状者。妊娠、授乳期经闭以及青春期、更年期经闭者不在此列。结果:自觉症状消失,月经复潮且周期正常持续达3个月以上,为临床治愈,共54例;月经虽已复潮,但量少周期不准,自觉症状未完全消失,为有效,共4例;自觉症状无改变,月经末复潮,为无效,共2例;总有效率为96.6%]3]。
4.不安腿综合征:应用本方加味:制附子10g,白芍3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白术15g,茯苓15g,钩藤15g,全蝎6g,生姜6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15日为1疗程。治疗不安腿综合征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25-6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者1年。本组病者均有单侧或双侧小腿腓肌不明显抽搐的不安腿综合征症状,有不可言语的酸、麻、胀,似痛非痛,时似抽搐,时有触电样感,休息时较活动时甚,须拍打、捉拿或拳击后稍缓解,有时须活动下肢才感舒适。本病须排除腿外伤后遗症、下肢静脉炎、高热抽搐、腹泻后缺钙及高血压、癔病、神经官能症等疾患。结果:治愈(经治后症状完全消失)15例,显效(经治疗后明显减轻,不影响生活和工作)8例,无效(同治疗前)2例。服药最少者10剂,最多30剂,平均20剂,有效率

编辑本段本方特色

姜术苓三药培土制水,附子温壮肾阳,“釜底加薪”使散者散,利者利,健者健,已停湿邪得以排出。诸药配伍,温脾肾,利水湿,共奏温阳利水之效。
1.本方为温阳利水的著名方剂。以小便不利,肢体沉重或浮肿,苔白脉沉为证治要点。
2.若咳者,加干姜、细辛五味子以温肺化饮;腹泻较重者,可去白芍之寒,加干姜、益智仁以温中止泻;呕者,可加吴茱萸半夏以温胃止呕。
3.适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肠炎、肠结核、美尼尔综合征等,属脾肾阳虚,水湿内盛者。
古今名医方论》赵羽皇:“真武一方,为北方行水而设。用三白者,以其燥能制水,淡能伐肾邪而利水,酸能泄肝木以疏水故也。附子辛温大热,必用为佐者何居?盖水之所制者脾,水之所行者肾也,肾为胃关,聚水而从其类。倘肾中无阳,则脾之枢机虽运,而肾之关门不开,水虽欲行,孰为之主?故脾家得附子,则火能生土,而水有所归矣;肾中得附子,则坎阳鼓动,而水有所摄矣。更得芍药之酸,以收肝而敛阴气,阴平阳秘矣。若生姜者,并用以散四肢之水气而和胃也。”
临床报道:用真武汤加丹参、红花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与同期使用强心利尿西药50例对照,结果该方对心肾功能均有显著改善,对机体内环境如血钠、钾、氯、血浆渗透压、血糖、尿素氮、血液pH值均无明显改变。提示该方对机体内环境干扰甚小。对照组对心率、尿渗透压的改善,只接近显著,远不如中药组稳定,且在治疗中极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酸碱代谢失衡,血浆渗透压改变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589)。
附方:附子汤(《伤寒论》)
组成:附子二枚[18g],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两[9g] 人参二两[6g] 白术四两[12g] 芍药三两[9g]
用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温经助阳,祛寒除湿。
主治:阴虚寒湿内浸,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舌苔白,脉沉无力等。
本方特色:
┌ 白术、茯苓健脾燥湿 ┐
本方重用炮附子并配人参,以温补元阳而祛寒邪┤ ├ 共为温经扶阳,健脾除湿之剂。 └ 芍药和营血而通血痹 ┘
[附子汤与真武汤鉴别]
附子汤与真武汤相比,药物只差一味。前者倍附子、白术,加人参,去生姜,虽仍以附子为君,但以白术
为臣,两者配伍,附子温经助阳,白术燥湿健脾,组成祛寒湿之剂,主治寒湿所致的痹证。而真武汤则以附子
与茯苓配伍,附子温阳,茯苓利水,组成温阳利水之剂,主治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诸证。
方歌
(一)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少阴腹痛有水气,悸眩瞤惕保安康。(瞤:shùn 古同“瞬”,眨眼:“眼瞤息微。”) 
(二)真武汤壮肾中阳,术附苓芍加生姜,少阴腹痛寒水聚,悸眩瞤惕急煎尝。
(三)生姜苓芍各三两,二两白术一附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武汤名家医案
脾肾阳虚百病生,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温脾阳,下暖肾最,真武汤
真武汤学习笔记
【新提醒】医苑杂谈 八二 真武汤
主题:真武汤
真 武 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