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no.1 中西管理哲学的差异

中西方管理的差异并不是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区别,也不在于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区别。西方也有集体主义,只是西方的认同更多的建立在种族、阶级、姓别、职业、年龄等因素之上,当然,相对而言,西方更强调个人主义。西方也有人治和礼治现象,也会很重视文化、愿景等等,中国人的集体主义则更多的表现为圈子中的行为。并设计制度鼓励自组织,如发展出来的内部创业制度(internal star-ups)与自我导向团队(self-directed teams),但西方更重视的则是流程、规章、制度,管理思维以规划与控制为主,因为这套管理预设了理性经济人的人性假设,所以组织是可以理性设计并理性控制的,这就是理性系统的思维。

西方的管理是以理性系统为主,辅以自然系统的特征。因此,西方的组织通常更强调“对事不对人”,以流程、规章、制度出发的,重视对事进行规划、执行、考核和奖惩。通过设定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流程,将员工化作大流程中的小螺丝钉。只是后来管理者们发现这些“螺丝钉”们开始表现出不满意的情绪,开始怠工和不服从管理,进而才产生了员工关怀、愿景管理等等一系列人本管理的元素,以提高“小螺丝”的工作满意度、归属感和成就感,最终提高工作动机。

与理性系统相对应的是自然系统,相信社会人的人性假设,人是需要关系、小团体、归属感与信任感的,所以人的结合是自然生发的,很多组织现象是不可能理性设计与控制的。中国的管理则一开始是就是从人出发的,是以自然系统为主,理性系统为辅。因而,中国人重视先管人再管事,强调“人对了,事就对了”。中国管理重视看人、收心,培训,因才器使,然后授权赋能,以期“我无为而事自成”。中国领导不会详细规定每个工作细节,而是在前期做好关系管理,建立信任之后,事情就是你的,所以领导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为而治”。中国管理是先承认自组织,效率不是来自于规章制度、规划控制,而是来自于自组织,这是整个管理思维中最不一样的地方。

 除了企业管理,其他方面的管理原理都是一样的,无非是西方管理中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这些内容在远古时候就在应用,在我国古代已经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现代我们没有很好地应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头条
一张图看懂ITIL V3 与ITIL4的主要差异
什么原因导致管理的“复杂”
当了这么多年管理者,你知道什么是管理吗?
华为干部管理方法论
店长管理手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