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现代化的三角关系
 世界进入近代史以来,生产方式的重大改变,使得每个国家都面临传统与未来的权衡。继承、扬弃、发展、创新是每个国家都无法避免的问题。在这个问题面前,中国显得最为特别。
欧洲进入工业革命,也有一个传统和未来的冲突,法国大革命是这一冲突的典型。欧洲的工业革命还引发了现实利益与历史情结纠缠在一起的更大冲突,这就是前后二次世界大战。在这些冲突的基础上,欧洲在工业革命后,还孕育了一场更大的思想范围和现实领域的冲突,这就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冷战。总体来说,欧洲近代史上的各种激烈冲突,都是与欧洲历史一脉相承的,是一个线性发展的结果。这一系列冲突都是在近代思想同一个大背景下产生的不同观念,因此,欧洲在面对这些冲突时,衡量的标准比较简单,标准都来自同一文化体系的内部。例如,从对于资本主义的反思,到产生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构想和实践,都有清晰的逻辑规律。孰优孰劣,也可在同一个标准下比较鉴别。
对于世界上大多数非欧洲国家来说,现代化运动基本上都是如何全盘西化的过程,或早或晚。在步入工业化的过程中,这些国家内部产生的矛盾,也大多都是欧洲价值观冲突的转移和再现。以南美洲为例,现代化运动展现的社会矛盾,原因都来自于资本主义本身,解决的方式也来自于欧洲文明的大范畴中,不管是左倾还是右倾,都是欧洲文明现成的方式。
世界上还有一些古老文明的国家,在面临现代化运动时,稍微显得复杂一些。例如埃及,古老的文明只能作为怀旧,一种民族自豪感的来源,由于其早已断裂,对于现代化基本没有现实的价值。印度的古代文明也很繁荣,但是,印度古代文明在漫长的历史上多次根本性地改变,缺乏延续性,以证明其一贯的价值,因此,印度古代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够发挥的作用也有限。
中国的特殊性在于,有一个几千年没有中断的漫长文明历史,而且,这个传统文明在绝大部分历史时期被证明是人类社会最成功的文明方式。因此,当中国开始进入现代化之后,情况显得尤为独特。
当现代欧洲文明来到中国,最早的冲突就在于两种文明的比较。在那个时候,不管是中国还是欧洲都意识到两种文明有各自的优势,中国人主张“中体西用”,欧洲启蒙运动借鉴了大量中国的文明传统,欧洲工业革命引进了很多中国古代科技,这都足说明,当时的东西方都看到了各自的长处和缺点。而这种相互比较、借鉴的突出特点在于,两种文明都是外部的鉴别,而不是各自内部的冲突。

当欧洲文明在世界的扩张造成中国内部的矛盾加深,来自外部的西方文明就占据了上风,辛亥革命由此发生。但是,辛亥革命后不久,欧洲文明的内部矛盾演化为一场巨大的内部冲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文明是否绝对有效,就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中国国内第一次传统文化与新文化运动的激烈冲突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新文化运动不得不以一种文化暴力的方式坚持自己的选择。
世界大战几乎将全世界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对于欧洲文明的反思在欧洲变成寻找新的出路,其结果就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中国就是还要不要学习欧洲,因为,一些人注意到,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地避免世界大战这种可怕的灾难。但是,中国在这个阶段争论东西方文明的优劣问题,很快被另一个问题取代。向西方学习的观点最终还是占了上风,但是,学什么?由于世界大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的严重缺陷,一部分人便提出要学习西方的社会主义,以超越现有的资本主义。这种观点最终获得了实践上的胜利,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变成一个复杂的三角关系。
这个三角关系分别是,传统文化,自由经济的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其中,自由经济与计划经济都是欧洲文明的产物,这两者之间的冲突,是欧洲文明内部冲突在中国的再现。可悲的是,由于还存在着无法消除的中国传统文化,自由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冲突,都经常把传统文化作为替罪羊。
在这个三角关系中,有一种现象始终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任意两个势力结合起来,攻击第三势力。本来,自由经济与计划经济已经打得不可开交,但是,在不同的阶段,他们都会将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同盟,而传统文化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也时常被这种结盟关系所迷惑。当然,还有一种状况是,自由经济和计划经济联合起来攻击传统文化。在这个三角关系中,自由经济和计划经济都有自己的靠山,尤其是在苏联解体之前。因此,这两个来自欧洲文明的冲突者,在中国互相恶斗,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要比传统文化强大得多。这两个强势集团的较量,弱势者要拉传统文化结盟,强势者要狠批传统文化。任何一方发生过错和失误的时候,也会把罪责推卸到传统文化头上。
在这个三角关系中,传统文化承受了很多莫须有的罪名,变成另外两个冲突势力开脱自己责任的垃圾箱。例如,贪婪、唯利是图、物欲横流明明是自由经济的产物,却被某些人归结为传统文化的结果;文化暴力明明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也被某些人归结为传统文化的罪责。文-革完全是引进的西方文明对传统文化实施的破坏,受灾最重的就是传统文化,结果有些学者居然说文-革是传统文化的必然。

在这个三角关系中,专制问题尤显突出。传统文化确实有专制的特征,也正好被来自西方的计划经济充分利用。计划经济的专制与传统文化的专制是不同的,传统文化的专制从来不懂计划经济,也从来不搞计划经济。然而,计划经济专制的所有恶名都统统落在传统文化的头上。这对于传统文化显然是不公平的。计划经济的专制完全可以在欧洲文明的历史上找到大量的历史遗传,由于在中国有着顽强的传统文化,人们在专制这个问题上,看不到欧洲文化的影响,只让传统文化独自承受罪责,遭受谴责,被引进的欧洲文化则在中国化身成为绝对正确的进步形象。这种现象在欧洲都没有像在中国这么极端化。
实事求是地说,传统文化确实有不适应现代化的地方,这也是造成另两个西方文化势力在中国攻击、批判传统文化的原因。但是,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社会,绝对不是一无是处,就算在日本这样的国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依然非常强大。有人经常拿日本好的一面比较中国差的一面,这种比较是有意义的,因为日本很多好的一面正是传统文化依然有活力的体现,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在自由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两面夹击之下,影响力已经非常有限。包括在中国农村,本来是传统文化最后的自留地,但是,经过文-革之后,农村的传统文化早已大大失去了影响力,本来传统文化可以纠正的很多人性的弱点,现在失去了约束,变成所谓的民族劣根性。
传统文化并不是万能的,但是,传统文化的某些精髓确实能在当今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传统文化在中国迎来一个复兴的高潮,原因之一是计划经济的靠山彻底倒塌,原先三角关系的平衡被打破,而自由经济又确实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全世界不管是西方社会还是中国社会都开始以更加客观的态度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扬弃在当前并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事情,而是世界文明的潮流,因为5000年绵延不绝的传统文化作为资本主义的一个最好的参照系,让人们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资本主义的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延续至今的文明形态,更是世界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参照标准。没有了它,当今人类在某些问题上会找不到方向;在另一些问题上会浪费大量的探索;在某些文明的根本问题上会失去其他选择的可能。
如果说计划经济是西方文明试图从内部找到解决方案,那么,现在的实践证明,从内部解决资本主义的矛盾是不成功的。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它提供了从资本主义外部解决其困境的一种可能。之所以这种可能对于全世界都有很大的吸引力,是因为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成功的经验和资历。这一点正是年轻的资本主义严重缺乏的。
中国当今的繁荣发展,其发展速度令全世界称奇,在其他国家都很难找到先例。其中原因,我们不能不说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种作用曾经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富裕国家的历史上有效地出现过,今天,将在中国自己身上再次发挥任何其他文化都无法替代的作用。

经历了5000年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在高峰之后,曾经落入奄奄一息的低谷,之所以在今天无数中国人重新拿起四书五经,重新聆听各种关于传统文化的学者讲解,不是因为一个糟粕死灰复燃,而是它确实有着强大的现实和未来的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统文化、明治维新与日本现代化的再思考
优质投稿|引领学生认识“中体西用”思想的尝试
(两材料)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生活方式研究是对人类科学文明的整合
守望传统之当代价值
刘晨光:从人类文明新形态看新儒家之得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