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森特警毕业论文
警察战术角度看菲律宾劫持人质案

摘要:劫持人质案件是绑架案件中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极端的犯罪表现形式。因其 具有突发性、公开性、暴力性和对峙性等特点,如何有效处置这类案件对于世界各级公安机 关来说都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本文力求通过深入分析菲律宾劫持人质案件的特点, 全 面探讨对于此类案件的临场处置对策, 希望使劫持人质案件的侦查处置建立在正确的战术之 上。 关键词: 警察战术 劫持人质 侦查处置 一、 战术: 是进行战斗或对抗行动的原则和方法, 是军事斗争和警察对抗性执法行动中 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战术包容着行动部署、协同动作、行动指挥、行动实施、行动保障、技 术装备和后勤保障等诸多方面。 警察战术有以下含义: (一)运用战术的主体是警察,战术作用的对象是发生对抗或可能发生对抗的行为 人。 战术作用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是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二是特定刑事案件中 的犯罪嫌疑人。 (二) 警察战术是警察在执法执勤过程中运用强制力制止违反犯罪行为时应把握的 原则。战术原则即理性化、规律化、模式化了的行动方法或行动准则。诸如依法施策,遵守 程序;充分估势,力保安全;力争主动,随机处变;隐蔽突然,出其不意;协同一致,合力 制服等。 (三)警察战术是警察在执法执勤过程中运用强制力制止犯罪行为的科学方法。作为 科学的战术, 它以警察查缉实践经验为基础, 研究警察对抗性执法行动的规律、 特点和方法; 研究对抗性执法行动的组织指挥规律和取得胜利的基本法则;研究不同情况和不同条件下, 战术设计和战术应用的具体方法。战术在这里表现为严谨的理论体系。 (四)警察战术是警察指挥员的指挥艺术。作为艺术的战术,是行动指挥员依据特 定处置行动的具体情况,迅速地判断案情和地形,进行战术计算,定下有充分根据的决心, 下达正确的战斗任务、协调各种处置力量、迅速拟制简明的处置行动文书,使用地理信息和 通信工具进行有效指挥的能力。战术在这里表现为行动指挥员的智谋技能和技巧。 (五)警察战术研究的目的,一是及时发现、正确识别、有效控制和高效捕获各种犯 罪分子及各种犯罪嫌疑人,制止犯罪行为,查清犯罪事实和证据,有力地打击犯罪活动;二 是避免人员(警察、群众及犯罪嫌疑人)伤亡和财产损失;三是降低处置活动中人、财、物 的投入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执法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二·劫持人质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以暴力手段控制一人或多人的人身自由,并以处死或伤 害、折磨被控制者相挟持,强迫第三方或被控制者本人满足其某种要求的犯罪案件。劫持人 质案件是绑架案件中的一个特殊类型, 劫持人质案件 发 案 形式 主 体 身份 案 前 准备 作 案 方式 侦 查 对策

公开挟持人质,不回避有关群众或当局

犯罪主体身份暴露或易于查清

案件多为突然发生,少数有预谋

暴力性、对峙性强

着重于“救”

(一)生命至上 劫持人质案件是一种紧急突发案件,其主要特点是案情一般相对简单,易于查清,但突 发性强、时间紧迫,情况多变,危险性极高,侦查对策的侧重点在于解救人质。实践中,警 方对此类案件的处置活动一般是在犯罪行为尚在持续过程中、 犯罪结果尚处于不确定状态的 情况下公开进行的,警方与劫持者始终处于一种“公开对峙”的状态,处置过程和结果十分引 人注目, 处置过程中劫持者随时可能铤而走险杀害人质, 如果处置不慎或不当而导致人质被 害等危害后果的出现, 公安机关将面临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指责和舆论压力。 而且此类案件一 旦发生, 立即成为媒体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 这对于警方的案件处置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 求。第一,在保障人质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制服劫持者;第二,尽量确保不伤及无辜;第三, 警察不付出伤亡;第四,处置方式合法并得到社会舆论的认同。也有人认为在危机情况下只 要能确保人质安全, 反劫持行动就是成功的, 因此人质安全是这类案件唯一的处置对策和处 置标准。 诚然, 人质的生命安全与否直接决定着案件处置的成败, 但也应同时认识到在这类案件 的处置过程中,群众、警察、劫持者的生命同样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虽然危险程度不同,

但从生存权的角度来说, 他们的生命安全也同等重要, 况且对劫持者是否宣判死刑应由法院 来决定。 (二)综合统一 由于劫持人质案件现场情况多变,对于处置效率要求较高,且危险性大,往往仅靠公安 机关侦查部门很难成功处置。 因此, 这类案件侦查处置的另一重要前提就是确立综合统一的 指导原则。 指在临场处置过程中必须保证现场指挥的统一和指挥员的绝对权威。 劫持人质案 件发生后, 到场参与处置的不同警种和不同部门往往都有自己的人员结构和领导机制, 而一 般影响较大的案件还会有省市领导到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明确一个统一的现场指挥 员, 就会导致多头指挥的混乱局面, 不仅无法合理部署和运用处置力量, 还将贻误处置时机, 多头指挥、 越级指挥或频繁更换指挥或指挥缺位都是应急处置中的大忌, 对于处置时间要求 极为紧迫的劫持人质案件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一般负责现场处置的公安机关侦查部门应获得 实际指挥权。这样既能保证指挥员的业务能力和对案件的掌控,又便于实施靠前指挥,减少 信息传递层次。 菲律宾调查是次事件的委员会聆讯中, 爆出在事发当日门多萨第一次开枪时, 负责全权 指挥当日行动、担任危机管理委员会正副主席的2名最高层官员,包括马尼拉市长林雯洛及 副市长莫雷诺原来已先后离开现场,前者到餐厅用膳,后者则到附近一间酒店喝咖啡。

菲律宾劫持事件营救失误1:错失数次绝好“狙杀”时机 菲警方动作: 在电视直播中, 可见劫持者数次露面, 毫无遮掩, 其实都是狙击手最佳“猎 杀”时机,但菲警狙击手全部错过。 违背战术守则:应对挟持人质事件,首要目的是保证人质性命安全,闪电式进攻是最佳 方法之一。在谈判过程中,有机会瞄准劫持者应格杀勿论。 (三)谈判为先

在劫持人质事件中,劫持者大多受到不公平待遇,或自认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他们先 是受害者,后来成为害人者。这样一批人是弱势人群,是被社会边缘化的群体。他们用极端 的方式向社会进行最后的呐喊和诉求。 林雯洛及莫雷诺昨日向调查人质挟持事件的委员会作

供。莫雷诺供称,在门多萨开枪前,他主动提出从申诉专员那里拿取签署信件,然后直接交 给门多萨,来回用了3小时。当时门多萨“有礼貌地”感谢他,莫雷诺也十分“兴奋”,有 信心该信件会使门多萨心情平伏。 但事后证实信件没答应门多萨复职要求, 被对方视为“垃 圾”。 通常来说,劫犯已经站到了社会对立面,仇视社会以及自卑情绪都会比较明显;在力量 对比上,劫持者是以个人之力正面对抗代表国家力量的警察,明显处于劣势。所以一旦正面 对峙局面形成,劫持者就犹如“困兽”,此时处置人员的任何攻击行动都可能导致劫持者激烈 的对抗,从而杀害人质。

林雯洛昨日在委员会上作供时称,当时被征作临时指挥中心的餐厅,没有电视,他只能 够透过电话了解现场情况,而自己当时仍想着可以用“拖字诀”,消耗门多萨的体力,以和 平解决事件,所以亦邀请了马格蒂瓦伊一起吃饭。马格蒂瓦伊则指,自己不知道门多萨从车 上电视看到弟弟被捕,也不知道当地电台直播了门多萨威胁称,若不释放其弟便大开杀戒。 谈判是一种攻心的谋略, 是通过谈判员与劫持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从而尽量缓和 并改变劫持者的心情、态度和行为,稳定危机的现场局面。专业化的谈判在劫持人质案件的 处置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可以看出,在劫持人质案件的侦查处置中,谈判是一个不可 或缺的环节,也是其他处置行动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菲律宾劫持事件营救失误2:谈判期间直接拒绝劫持者要求 菲警方动作:在谈判期间,一名反腐败部门的官员与劫持门多萨通了电话,并承诺重新 考虑他的案子。但下午6点,门多萨接到了反腐部门拒绝他复职要求的信件。他随即在车内 鸣枪一声表示不满。 违反战术守则:在劫持人质事件中,直接拒绝劫持者的要求,激怒对方,属于极不负责 任的做法。 (四)果断处置

诚然,谈判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在我国现有谈判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过分强调谈判、在 劫持人质案件的侦查处置中单纯依靠谈判, 既不现实也不科学。 而且长时间的谈判既会激发 劫持者的焦躁情绪,也可能导致人质出现斯德哥尔摩效应[3]。这就需要在重视和加强谈判 力量的同时树立果断处置原则, 即现场指挥员在指挥劫持人质案件的临场处置行动时一方面 要根据现场情况, 选择对策, 创造战机; 另一方面当战机来临时又必须准确把握, 迅速决断。 菲律宾劫持事件营救失误3:营救突击没有在第一时间展开 菲警方动作:在第一声枪声响起后,10分钟内没有任何实际营救行动。

违反战术守则:前线指挥官应得到充分授权,“如果恐怖分子杀害人质,进攻就立即开 始”。 执法实践中由于体能差、技不如人、缺乏战术意识导致流血牺牲、付出惨痛代价的案例时有 发生。实践证明,警察没有较好的自我防护能力,就不会产生真正的战斗力。 射击训练, 针对不同目标、距离条件,采用各种应变的卧、跪、跳跃中射击练习;随机无预见情况下迅 速拔枪、瞄准、击发和迅速处理枪械故障;擒拿散打中多进行贴近实战对抗的手法、腿法、 制服对手、实施上铐以及对凶器的防护等训练;对紧急情况下,面临突发事件及不可预见的 困难环境,仍能熟练驾驶车辆的技能等。通过这种符合实战要求的技能动作反复强化训练, 逐步形成有利于打击罪犯、保护自己的技能动力定型。 菲律宾劫持事件营救失误2:突击行动前没有进行仿真演练 菲警方动作:未见媒体报道菲律宾警方有行动前的模拟演练。 违反战术守则: 真实的环境永远充满危险和混乱, 但高仿真的模拟训练可以让人在混乱 中作出正确的确定。 菲律宾劫持事件营救失误4:没有对每个营救动作进行验证 菲警方动作:试图用警车拉脱旅游巴士的自动门,但在拖拉的过程中绳子被拉断。 违背战术守则:每一个在营救中采取的动作都应该事先进行相应的试验。 菲律宾劫持事件营救失误5:突入车内前没有投放失能武器 菲警方动作:第一名特警在以小车为跳板攀入安全门后,马上遭到劫持者枪击,被迫退 出车外。 违背战术守则:在突入前,一定要投掷震爆弹、烟雾弹、催泪弹等失能武器,让劫持者 暂时失去行动能力,以保护队员安全及行动的成功。

对确因决策指挥失职而发生不应有的非战斗性伤亡或导致重大的责任事故, 视情况追究相关 领导责任在实践中,应在保证执法效益的前提下,大力提倡警察自身的安全意识,逐步建立 完善的软硬件防护设施和装备。 基层公安机关应把提高警察自身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纳入综 合素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 其内容还要融入队伍目标管理责任制, 制定警察技战术达标标准。 对确因决策指挥失职而发生不应有的非战斗性伤亡或导致重大的责任事故, 视情况追究相关 领导责任。 菲律宾劫持事件营救失误6:没有选择正确的“砸窗”工具 菲警方动作:“砸窗”工具采用普通的平头铁锤,效率低下。 违反战术守则:对于汽车的钢化玻璃,应采用锋利的消防斧或破锄头,当然最快捷的还 是爆破。 菲律宾劫持事件营救失误7:没有准备用于夜间作战的器材 菲警方动作:从车窗破口向车内扔荧光棒,准备用作突入后的车内照明。 违反战术守则: 警方应该预见到可能需要在晚上采取行动, 准备可装在枪械上的战术手

电或更高级的夜视器材。 菲律宾劫持事件营救失误8:没准备攀登高处用的简易梯子 菲警方动作:意外打开旅游巴士车后的安全门,却因为安全门距离地面过高,一时找不 到方法迅速攀入车内。 违背战术守则:在每一个城市营救行动中,梯子都是必须品 因此,成功处置劫持人质案件的首要原则应该是“生命至上”,这里所说的“生命”应同时 包括人质、群众、警察和劫持者的生命安全,也就是说警察在制定处置此类案件的具体措施 时应本着尽可能减小案件危害后果的“扩张”的原则,在努力确保人质生命安全的同时,一方 面及时疏散群众, 防止造成群众伤亡或群众被控制为新的人质, 另一方面也应重视平时强化 战术、战时优化策略,在自身不付出伤亡代价的前提下以和平方式有效制服劫持者,尽量避 免使用武器。事实证明,大多数劫持人质案件只要指挥正确,谈判策略和战术方法得当,“零 伤亡”的处置效果是完全有可能达到的。

09 级特警含蓄的小酒窝

初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尼拉惊魂11小时:劫匪起初并不想杀人(图)-搜狐新闻
香港旅游团人质事件剖析
菲律宾劫持康泰旅游团人质事件,各位阴谋论者现身说法。
菲律宾警察的无能和无聊 (图)
菲律宾人质事件枪手电话痛骂被索要“申诉费”
昆明发生人质劫持案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