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望闻问切,果真厉害!
?????上医治未病,预防大于治疗。学会在颜面和舌头的望诊中,读出健康状态、趋势和隐患,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提要】以我知彼,以表及里。《黄帝内经》的诊法学,至今仍指导着中医(临床诊疗)实践。



(字幕:《陈良甫医案》)


一位妇女,怀孕七个月了。有一次出远门回家后,忽然觉得胎儿往上顶,弄得心痛,坐卧不安。请来两个医生,医治无效。便说胎儿已经死了,于是他们将蓖麻子捣烂,加麝香调和,贴在孕妇的肚脐下面,说要把死胎儿打出来,情况十分危急。家人心有疑虑,连忙又去请来一位陈医生。


陈医生仔细观察病人和诊脉之后,问前面那两个医生,为什么要打胎?前面医生回答,胎儿已死。陈医生问,你们怎么知道是胎儿已死?前面医生说:“妇人两尺脉沉绝。”


陈医生严肃地说,“你们这是误诊!辨别胎儿是否死亡,可根据母亲的面部、舌部的颜色判断,面部色发红舌发青,这是胎儿死母亲活,孕妇面发青舌发红,意味着母亲死胎儿活。如果是脸、唇口都发青,则是母子俱亡。这个孕妇没有这些症状,面不青舌不青,胎儿没有死!孕妇出现的症状是由于胎儿位置往上,压迫心脏所造成的。”于是用紫苏饮治疗,服用十剂药后,孕妇痊愈,母子平安。


俞震对此医案写下按语,他说,两尺脉绝,容易认作胎儿已死。如果不是陈医生的望诊,岂不是误杀了两条人命。


由此引申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就是中医所特有的诊法学说。诊法学说,是《黄帝内经》重点阐述的一个部分,是信息理论的最早表述。同时,又是信息理论最灵活最奇妙的运用。《黄帝内经》自信地指出,人体内的任何病变,均可反应于人体外部。通过对人体外部特征的了解,便可把握人体内部的变化规律。


“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知过,用之不殆。”这段话明确指出了,通过由表及里的途径和方法,可以认识体内的病变情况,做到对疾病的原因、部位、病情以及预后,给予正确的判断。这种由表及里的方法,分为“望、闻、问、切”四个组成部分。



(字幕: 望诊)


这是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和舌象的异常变化,以判断疾病性质和部位的诊断方法。“视其外应,以知其脏,则知所病矣。”就是说,观察病人的外部反应,便可以得知相关的内脏的情况,就可以了解病情。其中《黄帝内经》尤其注重对神、色、舌象的观察。


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焦树德教授:“最重要的是望神,望人的神气,人一进来,大夫一看,就知道你这个病是轻是重,就心里有了一份底。中兵刃上家去给人家看病,一看病人脸冲里躺着的,这是一种症候,脸冲外躺着的,还有仰着(脚)躺着的,这都跟中医辨证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望神,望形,再望色,颜色,脸上是红、是黄、是发白,是左边红右边黄,或者上面红下面发黑,发青,这跟心肝脾肺肾都有关系,所以要望色。”



首先是望“神”。《黄帝内经》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是生命活动的外在重要表现。《灵枢·天年》中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神的盛衰,是人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


《灵枢·大惑论》中说道:“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就是说,眼睛的精华,即神气,来源于五脏六腑的精气。有神无神,可直接表示五脏六腑的精气状况。所以对神的观察,主要是对病人眼睛的观察。


《黄帝内经》还具体地指出,肺的精气与眼白,肾的精气与瞳孔,肝的精气与眼黑,心的精气与内外眼角和血络,脾的精气与上下眼睑密切相关。从观察眼睛局部的变化,可了解相应的内脏情况。


对面部的观察,《黄帝内经》提出了“五色诊”。即面部的五种颜色内应五脏。《灵枢·五色》中说,肝为青色,心为赤色,肺为白色,脾为黄色,肾为黑色。在病理情况下,五色又代表了不同性质的病变。


《素问·举痛论》中指出:“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色泽是脏腑气血的外在荣华,而面色则更能反映,体内内脏的生理和病理情况。


《黄帝内经》先把面部的位置进行划分和命名,然后再确定具体脏腑在面部的位置。两眉之间是肺,肺上方额处是咽喉,肺下,即两眼之间是心,心下是肝,肝两侧是胆,肝下,即鼻尖处是脾,脾两侧,即鼻尖两侧是胃,两眼下方是小肠,小肠下方,即两颧骨处是大肠,大肠外侧,即两耳门前是肾,两鼻孔下方是膀胱。


另一种方法,是以五方五行位置进行分属。即左颊为肝,右颊为肺,额为心,鼻为脾,下巴颏为肾。


《黄帝内经》认为,根据面部各部位的色泽变化,便可察知脏腑的病变。如“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腮)先赤。”


另外,眼睛的五色,与面部的五色有同等价值。“因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脏而决死生”。就是说,(通过)观察(病人)眼睛(上反映出来)的五色(变化)情况,便可知(判断出病人体内)五脏病变的(是)轻(微还是危)重。



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焦树德教授:“再下面,(当然)就是该望舌。望舌,是望诊的一部分。”


望舌,是中医诊断的一种独特手段。《内经》认为,五脏以及经络与舌有着内在的联系。通过对舌苔、舌质形态的观察,便能测知脏腑气血的病理变化,从而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黄帝内经》的舌诊,侧重对舌质形态变化的观察。书中记载了十四种舌质形态。


相传,中医特有的望、闻、问、切四大诊法,是春秋时代的神医扁鹊创立的。这意味着至少在春秋时期的中医诊法已经完全成熟。据说,在四诊法中,扁鹊尤其善长望诊。《韩非子》、《史记》均记载了扁鹊神奇的望诊功力。


春秋时期,扁鹊到了齐国,齐桓公知道他有很高明的医术,就热情的招待他。扁鹊见到桓侯时,发现桓侯有病。


边说:“君王病在表皮,如不治疗,恐怕会越来越重。”桓侯不以为然,反以为扁鹊是“请功求赏”。


十天后,扁鹊又见桓侯,说:“君王的病已到肌肉里,如不治疗,病将深入。”桓侯听后心中不悦。


又过了十天后,扁鹊劝桓侯,说:“你的病已进入了肠胃,如再不医治,恐怕会越来越厉害。”桓侯人不不理睬,心中更为不高兴。


再过了十天,扁鹊远远看到桓侯,转身就走。桓侯敢带奇怪,编排人问扁鹊。扁鹊说:“桓侯如果病在表层,服点汤药,热敷一下,并就好了。病在肌肉里,用针刺艾灸可以治愈。病在肠胃,还可以清热降火。一旦病在骨髓深处,医药就没有办法了。现在我是无话可说。”


五天后,桓侯全身疼痛,派人去找扁鹊,而扁鹊早已逃往了秦国。桓侯终于病死了。



(字幕: 闻诊)


焦树德教授:“闻诊,主要是闻声音,闻气味。你这个病人问你两句,你一说话,一听你这(说话的)声音,就知道你是虚证还是实证,是热症还是寒症。”


首先是听声音。即诊察病人的声音:语音、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喷嚏、肠鸣等各种声响。《内经》提出五声应五脏的理论:肝,“在声为呼”;心,“在声为笑”;脾,“在声为哭”;肾,“在声为呻”。所以“听声音而知其所”。就是说,根据声音,可以推测疾病的虚实。有意思的是,脏腑病变后,人的声音也会变化。比如,“肝,其动为语”。肝病多言,表现为言辞暴躁,大声疾呼,还可能出现暂时性的喑哑。


焦树德教授:“还有闻气味。比如说,现在人就叫糖尿病了,过去就是说消渴病病人,一进了我屋子,那味呀,就有那种烂苹果味。”


其次是嗅气味。“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内经》将自然界中臊、焦、香、腥、腐与五脏相配,即腥与肝,焦与心,香与脾,腥与肺,腐与肾相对应。



(字幕: 问诊)


焦树德教授:“望闻就已经看舌头,已经想到了一些问题,再问一问你确切不确切。这个问,就是两个部分。一个是问病人怎么难受?自己说,一个是根据我需要问你的事,要问。好比说,你这肚子疼。我问你是喜欢按着,还是不喜欢按着?平时怕按,越按越疼,还是按着就好点?这都得问,这很重要。还有喝水,想喝凉的?想喝热的?。”


《黄帝内经》认为,在诊断的时候,不问病人的病情是怎么开始的,不问病人的情志、饮食是否失调,起居是否适度等等,不先问病人的情况便仓促切脉,什么病能判断准确呢?如此妄加诊断的病名,一定会使自己陷于困境中,无法治愈病人。


问诊,这是诊断上极为重要的线索和信息,如病人的发病时间、原因、主诉症状、病史乃至生活经历,饮食嗜好,劳逸起居等,都需通过询问进行了解。所以,《内经》把“临床问所便”列在“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的同等位置上。



(字幕: 切诊)


焦树德教授:“还有这‘切’,这‘切’现在就光号脉了,其实不对,切这个意思,是摸的意思,切是摸,所以这脉也可以叫切脉,也可以叫摸脉。切,是包括了切头,切足,切腹。切头,还要切足,就是整个身体的检查。”


切诊,是运用手指,对病人体表进行触、摸、按压,从而获得重要的信息资料的诊断方式,包括脉诊和按诊。


《内经》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故从脉象的变化中,可以推测疾病的部位、性质等情况。


《内经》记载了三种脉诊法:遍诊法(或曰三部九候法),人迎寸口对比诊法和寸口诊法,并加以了详尽的说明。三部九候法主要被用来,观察上下左右之脉是否相失,上中下三部是否协调。寸口脉主要是辨别全身脏腑气血的“有余”或“不足”,因为全身脏腑气血的情况,都能反映在寸口脉上。


《内经》详细论述了寸口脉的长、短、浮、沉、滑、涩、促、急、疾等数十种脉象情况及其临床意义。论述了寸口脉的划分部位与脏腑的联系。此外,对诊脉的时间,特别是“四时五脏脉”不同季节的脉象,如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等均有精辟的说明。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路志正教授:“传统的诊法,在目前,它的价值在哪里?还有什么样的价值?它的价值在于实用。因为从现在讲,设备发展得这么高(先进),但是在中医来说,只能参考,我们只能参考它。我们得根据我们的诊断。中医的方法,思维的方法来看,……”


“他现在是校长,我还一直反聘呢。所以在一起。”


“那个学校的?”


“南苑,航天部的。”


“后来说完了以后,好多病人要来找您。”


“当时是怎么样了?”


“当时就不行了,四肢瘫痪了,眼睛失明了,已经有六、七个病友已经不行了,后来都陆陆续续的死了。就他活着,是陆大夫给他救活了。现在他的眼睛特别好。校长,他现在长的1米6、7的那个个,挺壮实的,满面红光,特别好。今天我一提起来找路大夫看病,他说,是吗?他曾经救活了我!一提起路大夫就激动。”

焦树德教授:“望闻问切得来的材料,经过加工,分析以后,去粗取精,形成一个概念。概念就不是那个具体的事情了,就比那个要高了,就是上升到理论。中医说虚证、寒证、热证、阴证、阳证,这就是概念了。这就不是那个具体的了。可能一个热证里头,好比肝热证、肺热证、心热证、脾热证。一个心热证就可能说出十多种症状,什么样的脉象,左手什么脉,右手什么脉,脑袋什么脉,脚上什么脉,肚子上,这个都不一样,它归纳起来就是一个热证。所以形成一个概念以后,中医就是辩证,辨出证,中医说治病必求之于本,那‘本’在哪?”


“您都不认识我了吧?”


在我们采访焦树德教授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来客说:“我就打听您,说您还在这门诊,所以我就来看您了。”


焦大夫:“你现在还在那儿啊。”


来客:“我现在退休了。但是我下个礼拜在美术馆那展览,我跟老王向您表示感谢。”


焦大夫:“不客气。”


来客感激地说:“这么多年,您救了他一命,他活得非常好。他现在已经退休了。现在在一个公司里做顾问,我们现在都很忙。我退休了以后也很忙。您把电话给我留下吧。”


我们问:“你爱人他当时是得了什么病?”


“不好说。”来客回答,“那都要给他做手术了。焦大夫说不是癌症。所以我们吃了焦大夫一年的药。完全好了,什么病也没有了,现在非常非常健康,退休好多年了。公司一直都聘着他。现在是在一个大公司里做顾问。”


我们又问:“当时是不是病的挺严重?”


“那都没法说了。”来客说,接着向焦大夫说,“谢谢您,再见。”


“不送你了。”


“不用了,您忙吧。”来客说,“我跟老王一直都念叨您。说焦大夫现在还上班吗?陪一个日本专家来看病来了,所以就来看看您,再见!”


焦大夫告诉我们:“那时候我还在东直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工作。当时反正病的挺严重的,挺严重的。尤其是她先生,一说就哭,现在他好多了,我也忘了。怀疑是什么癌,胰腺啊,还是什么肠胃系统的,怀疑是癌症,所以吃了中药,现在挺好,这不几十年一直退休还挺好。原来就认为活不长了,现在挺好。”


焦老叹息了一声,不知是感叹岁月如流光阴似箭呢,还是感叹《黄帝内经》诊法的神妙。接着他又开始给病人看病,所运用的当然是《黄帝内经》的望闻问切。



附录一:《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侯论篇第二十》全文


三部九侯论篇第二十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子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著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必有始終,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贵贱更互。冬阴夏阳,以人应之奈何?愿闻其方。岐伯对曰:妙乎哉问也!此天地之至数。


帝曰:愿闻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为之奈何?岐伯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帝曰: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予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


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


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神脏五,行脏四,合为九脏。五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帝曰:以候奈何?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帝曰:决死生奈何?岐伯曰:兴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三部九侯,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目内陷者,死。


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是以脱肉身不去者,死;中部乍疏乍数者,死。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调后者,应不俱也。察其脏腑,以知死生之期,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真脏脉见者,胜,死。足太阳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


帝曰:冬阴夏阳奈何?岐伯曰:九侯之脉,皆沉细悬绝者为阴,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故以日中死。是故寒热病者,以平旦死;热中及热病者,以日中死;病风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其脉乍疏乍数,乍迟乍疾者,日乘四季死。形血已脱,九候虽调,犹死。七诊虽现,九候皆顺者,不死。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若有七诊之病,其脉侯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其脉疾者,不病;其脉迟者,病;脉不往来者,死;皮肤着者,死。


帝曰:其可治者奈何?岐伯曰: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留瘦不移,节而刺之。上实下虚,切而从之,索其结络脉,刺出其血,以见通之。瞳子高者,太阳不足;戴眼者,太阳已绝。此决死生之要,不可不察也。手指及手外踝上五指留针。


附录二:《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全文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今余问于夫子,令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令验于己,而发明解惑,可得而闻乎?岐伯再拜稽首对曰:何道之问也?


帝曰:愿闻人之五脏猝痛,何气使然?岐伯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涩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猝然而痛。

帝曰:其痛或猝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或喘动应手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积者,或猝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间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凡此诸痛,各不同形,别之奈何?


岐伯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音chu)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猝然而痛。得炅(音jiong)则痛立止。因重(音chong,重复)中于寒则痛久矣。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气血乱,故痛甚而不可按也。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


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隨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涩,脉涩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涩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涩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


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涩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猝然痛死不知人,气复返则生矣。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痛矣。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帝曰:所谓言而可知者也,视而可见奈何?岐伯曰: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


帝曰:扪而可得奈何?岐伯曰: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也。


帝曰:善。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


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


炅则腠理开,营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真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附录三:《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第四十九》全文


五色第四十九


雷公问于黄帝曰: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谓也。黄帝曰: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其间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


雷公曰:五官之辨奈何?黄帝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五脏安于胸中,正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辨乎?


雷公曰:其不辨者,可得闻乎?黄帝曰:五色之见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于病矣。其色部乘袭者,虽病甚,不死矣。


雷公曰:官(观)五色奈何?黄帝曰: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为五官。


雷公曰:病之益甚,与其方衰如何?黄帝曰:外内皆在焉。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脉口浮滑者,病日进;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其脉口滑而沉者,病日进,在内;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病之在脏,沉而大者,易已,小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


雷公曰:以色言病之间甚奈何?黄帝曰:其色粗以明,沉夭者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病方已。五色各有脏部,有外部,有内部也。色从外部走内部者,其病从外走内;其色从内走外者,其病从内走外。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者益甚;其病生于阳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后者益甚。其脉滑大以代而长者,病从外来,目有所见,志有所恶,此阳气之并也,可变而已。


雷公曰:小子闻风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湿之起也,别之奈何?黄帝曰:常候阙中,薄泽为风,冲浊为痹,在地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雷公曰:人不病猝死,何以知之?黄帝曰: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猝死矣。


雷公曰:病小愈而猝死者,何以知之?黄帝曰:赤色出两颧,大如指者,病虽小愈,必猝死。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猝死。


雷公再拜曰:善哉!其死有期乎?黄帝曰:察色以知其时。


雷公曰:善乎!愿卒闻之。黄帝曰: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夹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颧者,肩也;颧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内眦上者,膺乳也;夹绳以上者,背也;循牙车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胫也;当胫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膑也。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有部分,用阴和阳,用阳和阴,当明部分,万举万当,能别左右,是谓大道,男女异位,故曰阴阳。


审察泽夭,谓之良工。沉浊为内,浮泽为外,黄赤为风,青黑为痛,白为寒,黄而膏润为脓,赤甚者为血,痛甚为挛,寒甚为皮不仁。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搏,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积神于心,以知往今。故相气不微,不知是非,属意勿去,乃知新故,色明不粗,沉夭为甚;不明不泽,其病不甚。其色散驹驹然未有聚,其病散而气痛,聚未成也。肾乘心,心先病,肾为应,色皆如是。


男子色在于面王,为小腹痛,下为卵痛,其圆直为茎痛,高为本,下为首,狐疝?(音tui)阴之属也。女子在于面王,为膀胱子处之病,散为痛,搏为聚,方圆左右,各如其色形。其隨而下至胝(音zhi)为淫,有润如膏状,为暴食不洁。左为左,右为右,其色有斜,聚散而不正,面色所指者也。色者,青黑赤白黄,皆端满有别乡。别乡赤者,其色赤大如榆荚,在面王为不日。其色上锐,首空上向,下锐下向。在左右如法。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也。


附录四:《黄帝内经·灵枢·天年第五十四》全文


天年第五十四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要楯(音shun),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黄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夭寿,或猝死,或病久,愿闻其道。岐伯曰: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知之?岐伯曰: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髪颇颁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善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黄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岐伯曰:其五脏皆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又卑基墙,薄脉少血,其肉不实;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


附录五:《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第八十》全文


大惑论第八十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尝上于清冷之台,中介而顾,匍匐而前则惑。余私异之,窃内怪之,独瞑独视,安心定气,久而不解。独转独眩,披髪长跪,俯而视之,后久之不已也。猝然自上,何气使然?岐伯对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音xie)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隨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是故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也,故阴阳合传而精明也。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乱而不专,卒然见非常处,精神魂魄不相得,故曰惑也。


黄帝曰:余疑其然。余每之东苑,未曾不惑,去之则复,余唯独为东苑劳神乎?何其异也?岐伯曰:不然也。心有所喜,神有所恶,猝然相感,视误故惑,神移乃复。是故闻者为迷,甚者为惑。


黄帝曰:人之善忘者,何气使然?岐伯曰:上气不足,下气有馀,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营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


黄帝曰:人之善饥而不嗜食者,何气使然?岐伯曰:精气并于脾,热气留于胃,胃热则谷消,谷消则善饥。胃气逆于上,胃脘寒,故不嗜食也。


黄帝曰: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


黄帝曰:病目而不得视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蹻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


黄帝曰: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肠胃大而皮肤湿,而分肉不解焉。肠胃大则卫气留久,皮肤湿则分肉不解,其行迟。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故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湿,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不精则欲瞑,故多卧矣。其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瞑焉。


黄帝曰:其非常经也,猝然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邪气留于上焦,上焦闭而不通,已食若饮汤,卫气久留于阴而不行,故猝然多卧焉。


黄帝曰:善。治此诸邪奈何?岐伯曰:先其脏腑,诛其小过,后调其气,盛者泻之,虚者补之,必先明知其形志之苦乐,定乃取之。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六十二黄帝灵枢经
《黄帝内经》五色望诊汇编
黄帝内经白话文
「原创」第四篇 金匮真言论(SL04)
望诊
黄帝内经白话版十二_华人空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