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花和尚”苏曼殊为何能与弘一法师齐名?真相竟是因为这个!

苏曼殊是个异人,这个“异”不仅表现在诗作上,也表现在他的“半出家半入世”上。因为苏曼殊曾三次出家的缘故,世人都将他与同时代的弘一法师相提并论。但相比弘一法师,同是遁入空门的苏曼殊却显然遭受了更多的争议。很多人甚至认为:苏曼殊这个“花和尚”根本算不上真正的出家人。

苏曼殊“花和尚”的绰号绝不是空穴来风的,早在第一次遁入空门时,苏曼殊就斩获了“花和尚”的大号!苏曼殊被称作“花和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一生虽三次遁入空门,三次还俗。然而,不管是在佛门还是在尘世,苏曼殊均从未戒过酒色肉。传说中的:佛祖心中坐,酒肉穿肠过,说的大约就是苏曼殊。然而,能真正做到这点的,世间有几人?

苏曼殊

第一次出家

苏曼殊少年时期就跟着一位僧人入了佛门,然而入了佛门之后的苏曼殊却很是不甘寂寞。佛门的清规戒律和清净,让年幼正处于叛逆期的苏曼殊很是难耐。于是乎,某日,这位闲得发慌的少年,便抓了只鸽子,躲到寺院后面做起“五香鸽子肉”来。许是这五香鸽子肉太香的缘故,苏曼殊的这一行为立马被寺内人员发现了。这样一来,犯了“杀生之戒”的苏曼殊只得接受惩罚,惩罚完,他还被逐出了寺门。

1898年,14岁的苏曼殊离开佛堂后,因不堪忍受家族人的歧视,随表兄奔赴日本横滨入大同学校留学。在日本留学时,因为语言不通、加上文化背景不同,苏曼殊在同学中总是显得格格不入。百无聊赖的他,只好经常在课余时画画僧像、念念经打发时间。他的这一怪异举动遭到同学的嘲笑,同学们因此纷纷叫他“苏和尚”。

一年后,苏曼殊随养母看望外公时,结识了邻居姑娘雪子。情窦初开的雪子对苏曼殊一见钟情,他的母亲河合仙也极力促成两人。然而此时的苏曼殊却一直为自己幼年曾有婚约而纠结不已,最终由于苏曼殊的退缩,雪子在极度思念和纠结中患上了抑郁症。这让苏曼殊在伤心欲绝的同时也充满了负罪感。而更让苏曼殊没有想到的是,不久后,雪子竟因“爱而不得”跳海自杀了。

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往往是用死亡来衬托绝艳的。苏曼殊的这段感情,正是这句话的佐证。经历这段感情的打击后,苏曼殊开始意识到:尘世是个红火坑,佛门才是真正的清修之地。于是,苏曼殊毅然中断学业,回国到广州白云山蒲涧寺当了“门徒僧”。为表诚意与决心,他甚至以“自刎”要挟主持为其剃度,并“闭关”三月,潜心修行。

第二次出家

就这样,苏曼殊人生的第二次出家就此拉开了帷幕。但此后,苏曼殊虽再度遁入空门,却半点没有佛门子弟的样子。此次出家,本也是为“情”所困,索性就继续困在情色里吧。

苏曼殊出家后,最常去的地方却非佛堂,而是青楼。但与天下嫖客截然不同的是,苏曼殊去妓院却从来不嫖。据多人记载,苏曼殊对自己招来的青楼女子一向是保持一定距离,除了凝目注视外,没有任何举动,甚至不许青楼女子触碰自己的衣服。入妓院不嫖,是不是不想花钱呢?说这话可就大错特错了,苏曼殊逛妓院那是出了名的舍得花钱啊,曾有人统计他的残留账目,其中花在青楼楚馆这类风月场所的开支多达1877元,而当时一个女仆月工资仅为1块。

苏曼殊作品

从大数据上可以看出,当时的苏曼殊对于妓院来说那可是一等一的大客户。这种级别的客户,那青楼老鸨见了,都是要赔笑脸的。但苏曼殊花这么多钱,偏偏就只看不嫖。对青楼女子如此,在生活中遇到心仪的女子,苏曼殊竟也是如此:只看,而已!

苏曼殊在东京时曾认识了一位温柔美丽的弹筝女百助枫子,因为相似的坎坷人生经历,两人一见如故。后来,两人关系升温,但两人同床共枕数夜,却什么也没发生。这事让百助枫子觉得很不能理解,为此,她不无幽怨的问苏曼殊:“大师和我究竟如何?”苏曼殊说:“我怕达到沸点也。”

这样的苏曼殊不仅女人无法理解,就连男人也很难理解他。但苏曼殊所担心的事,却在百年后被一位智者道破了,他说:苏曼殊怕的其实是发生什么以后的失落感!他才是真正的情圣,唯有永远不达到沸点,才能一直分毫不减地爱下去!

一个正常的男子,能在无数次出入青楼、阅欢场女子无数的情况下,依旧守身如玉,这或许才是真正的“守戒律”罢!恰也是因为苏曼殊日日欢场穿梭,却死守色戒的缘故,世人给了他“情僧”的称号。面对佛与情,苏曼殊还写下了:“偷尝天女唇中露,几度临风拭泪痕”的绝唱。从此诗看,说苏曼殊是欲舍凡尘的情种,一点儿也不为过。为此,有人曾评价说:在佛与情的修行中,他的加持可能远超同时代的得道高僧。

在青楼的日子里,每次遇到身世凄苦的青楼女子,苏曼殊都会倾尽囊中所有相助之。甚至不在青楼时,苏曼殊听闻哪位青楼姑娘需要帮助,也会千里寄钱相助。这让苏曼殊在青楼积累了极好的风月人脉,赛金花、小杨月楼、花雪南以及金凤等当时很多交际花、名伶和歌妓等都在苏曼殊的好友名单中。

大约因为苏曼殊“花名”太盛的缘故,第二次出家后,在寺庙同门和世人的质疑声中,被认为“尘缘太深,不便修行”的苏曼殊,在蒲涧寺没待多久,便悄然离去,返回日本横滨,继续求学。这次入世后,苏曼殊潜心学业,很快在,他在学术上就有了惊人的造诣。

第三次出家

1903年,苏父为学有所成的苏曼殊定了一门亲事。但对于父亲安排的这桩婚姻,19岁的苏曼殊选择了“逃避”。一来因为父亲对养母态度一直不好的关系,苏曼殊很反感父亲,二来苏曼殊本人并没有结婚的想法。

加上,在这期间,苏曼殊与一同参加革命的好友陈少白因琐事不和。某日,辗转在陌生街头、郁闷烦苦不已的苏曼殊在闲逛时,偶然见到一册唐诗的选本,随手一翻,竟是王维的一首诗:

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恍惚在看到这首诗的一瞬间,苏曼殊就顿悟了,一语惊醒梦中人大抵如此吧!于是,当下,苏曼殊就在当地郊野的一所破落寺庙再度出家了。“扫叶焚香、送我流年。”,第三次出家的苏曼殊这样说。

但这第三次出家没几天,苏曼殊就再次入世了,苏曼殊当时对陈少白阐述这次入世的缘由时说:“惟地方贫瘠,所得每每不足果腹。”这话很容易理解,白话一下就是:这个地方太穷了,吃都吃不饱。

前面我们讲过,苏曼殊一直是“花和尚”,这“花和尚”的意思就是:酒色肉全沾啊!除了“色”以外,苏曼殊最看重的就是酒肉了。他平生破得最多的“清规戒律”应该也是“酒肉”无疑了。

苏曼殊对酒肉有多喜爱呢,这么说吧,看到酒肉就跟饿死鬼投胎一样:根本停不下来!但对于这酒肉的嗜好,苏曼殊自己从不忌讳,也丝毫没有要为清修守戒的意思。

在苏曼殊自己的《燕子龛随笔》中,他记载自己和革命家赵声(赵伯先)的交往,每次赵声必命士兵携壶购板鸭黄酒,赵“豪于饮”,他则“雄于食”。 有次赵声取笑曼殊说:“和尚馋嘴吃肉,是否有违佛戒?”曼殊规规矩矩正正经经的合什说:“佛说一切皆空,今罗列于前者,即他日的灰尘,又何足言怪。”

苏曼殊对于酒肉的爱好,简直已经到了成痴的地步。就连平日写诗作画,苏曼殊也非得整点小酒来点小肉,似乎不这样,就无法下笔一般。为了表达他对酒肉的喜爱,在日本留学时,苏曼殊给朋友写信后,落款时竟署明“写于红烧牛肉鸡片黄鱼之畔”。

有次孙中山得知苏曼殊生活窘迫,派人给他送去二百元银洋,曼殊欣喜若狂,立即大发请柬,请周围朋友在餐馆吃肉肉喝酒酒。孙中山接到请柬后哭笑不得,无奈的孙中山只得笑着说:“这就是曼殊,好吧,去赴宴,让他高兴高兴……”

幼年苏曼殊与养母

但话说回来,喝酒吃肉逛青楼的苏曼殊,不论是出家还是在俗,似乎从来没忘记过修行。在20岁时,苏曼殊就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他身披袈裟,以半僧半俗的身份行走在冷清的人世间,辗转苦行于大江南北。中国、日本自不必说,这之外的泰国、缅甸、印度、马来西亚、爪哇和越南等诸国,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苦行,让苏曼殊对于修行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这点,从他留给世人的遗作就可见一斑,从某种一样上来说,这个凡尘眼中的“假和尚”,他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与弘一法师同样成就的得道高僧。苏曼殊的书法和画作行云流水且充满禅意,他的传世诗文作品更是超越了同时代的很多作家、诗人,他翻译的《悲惨世界》至今被称作不可超越的范本。就连他早年写作的佛学情爱小说《断鸿零雁记》,也一度被称作“神一般”存在的作品。当时,这本爱情小说风行时,引得不少痴情男女泪湿襟衫,有人看了这部小说之后甚至自杀了。为此,当时的很多人还善意提醒读者:苏曼殊的小说,意志薄弱的人断不可读。

今天,苏曼殊作品中的佛性精神,一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有人说,自他以后才知:真正的修行,不必非得着重于形!只可惜,这位天才级人物,只在尘世活了短短34年,便因病辞世了。苏曼殊死后,他生前的好友为苏曼殊写下挽联评论说:曼殊本是多情种,一领袈裟锁火焰。或许,相比很多寺院里严守清规戒律的出家人,苏曼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家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错觉
他是李叔同,连张爱玲都说“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外,我是如此谦卑”
率真如你,一袭袈裟,茶酒渡红尘
你为谁披上袈裟
民国文人篇:09李叔同(下)为母办新式葬礼 留日精研 盛年皈依佛门
半世风流半世为僧:李叔同为何皈依佛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