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法间谍案:又爱也有恨,纠缠了一辈子的两个男人
93年,加拿大导演大卫·柯南伯格的作品《蝴蝶君》上映,引起轰动。

这部由好莱坞最贵华裔男星尊龙和奥斯卡最佳男主得奖者杰瑞米出演的片子在中国取景拍摄,两个演员都是超级实力派,演技爆裂,可以说把人物性格刻画到了极致。

猪头君推荐大家,非常值得一看,哪怕节选都处处是惊喜。

通常来讲,关于爱的故事至少有一对男女主角,可这片子两位男主是几个意思?

猪头君的理解,仅从生理结构上说,他们的确是两个男人,但如果单纯把这个故事定义为一个基情四射的故事未免肤浅。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雌雄同体,都不是一个片面的、定义下的所谓谓男或女,而爱情中也不是谁必须为男性或女性,即使是同性恋,这个同性也仅仅是指生理上的性别。

这个故事蕴含着超越性别的一种情和爱,是很值得回味的。但在其背后,有一个离奇的间谍案,横跨中法,绵延20多年。

这桩案件,离奇到连编剧都编不出这样的剧情,真是艺术源于生活了。

《蝴蝶君》的导演在拍摄过程中,专门请来了这个故事的原型来把关。

这位站在他旁边,过尽千帆的胖大叔,此刻他的心已死,彻底和自己的爱人决裂,老死不相往来。

下面,让猪头君开始说这宗精彩的中法间谍案。

背景

故事始于1964年。

彼时中法刚建交,20岁的法国青年伯纳德·布尔西科,以下简称小布,成为法国驻中国大使馆会计,来到北京生活。

小布1944年生于法国中部的一个小镇,热爱中国文化,人胖胖的,是个年轻朴素的西方青年,初来乍到对这个东方古国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下图这种每个中国家庭都会有,底下印着照相馆名字和日期的老照片,当年的小布也到此一照,唯一违和的,是他西方人的面孔和衣着。

圣诞夜前夕,在大使馆召开的晚会上,现场唯一的中国人引起了小布的注意,这个26岁的中国人当时正兼职给馆官员的孩子教授中文。

这人虽男人打扮,但眉清目秀,少语沉静,皮肤白皙细腻,操着一口流利的法语,总爱翘着兰花指,让人禁不住把美人儿的称呼用在他头上。

这个美男子叫时佩璞,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之所以法语流利是因为曾在云南大学学习法语,但当时他的编制在北京青年京剧团,当编剧和演员。

关于时佩璞的外貌,和他相识的作家刘心武曾这样描写他第一次见到时佩璞的情景:

他堪称美男子,头发乌黑,脸庞丰腴,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脸庞和脖颈皮肤超常地细腻。我估计他那时怎么也有四十岁了,心中暗想,他就没经历过下放劳动吗?怎么能保持这样的容颜?更引起我好奇的是,他里面的衣裤和皮鞋都很洋气,可是身上却披着一件土气的军绿棉大衣,那时候可是只能从军队里能得到的啊。  

几乎可以想象,时佩璞的美貌是很令人吃惊的,尤其在男性眼里,这种雌雄共体的美貌更是奇特的存在,所以,当时纯情鲜肉小布主动热情地和时佩璞打招呼,请他教他中文,时佩璞也一口答应。

如果说除了语言这个纽带外,两人还有什么共通点,就是性格都很内向。他们很快熟悉,成了好朋友。

时佩璞尽地主之谊带着小布逛遍北京的大街小巷,并给他介绍中国文化和京剧。

毫无疑问的,小布被对方的的学识和文静中性的气质所深深吸引,在神秘而古老的东方文化大背景之下,他对时佩璞的感情,不一样了。

情起

一天黄昏,两人来到故宫旁的公园里,时佩璞讲了一个中国人最耳熟能详的故事“梁祝化蝶”。

听完故事的小布意犹未尽,被深深吸引住了,此时,时佩璞向他透露出一个秘密:他其实是个“祝英台”。

时佩璞这样说:小时候因为母亲生了两个女儿,祖母很不满意,准备为父亲纳妾,所以父母为了瞒住祖母,从小他就被当作男孩养,从此他就不得不常常以男儿装示人,其实他是一个女子。

小布听后并没有表现出丝毫惊讶,而这个秘密好像也印证了小布一开始的猜测,他反而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会帮你保守这个秘密。”

时佩璞在剧院唱花旦,本来气质中又带有女性的特点,加上长相美貌,举止脱俗,从未谈过恋爱的小鲜肉小布对他除了喜爱和一日强似一日的迷恋,加上知道他身世后激起爱怜,两人很快坠入了情网。

小布对时佩璞,表现出无限的信任,关切,以及,爱慕。

才子

其实,时佩璞除了是个演员,在熟知时佩璞的刘心武描述中,他还是个才子,剧本《苗青娘》就出自他之手。

刘心武说自己父亲曾和一位赵大夫有过密切交往,而这位赵大夫的弟弟,就是京剧界鼎鼎大名的程派青衣赵荣琛,因而刘心武家人也因此知道些赵荣琛的秘辛。

其中就包括上世纪60年代初,有关部门忽然夜访赵荣琛家,说是对不起打搅,毛主席想听您唱戏。

赵荣琛登上接他的汽车去了中南海。下车时发现另有一辆车,接的是侯宝林。原来毛主席把夜里当白天过,白天是要睡觉的。

进去后发现那是跳交际舞的大厅。毛主席跳舞间隙再听段相声,来段京剧清唱。

毛主席亲切接见赵荣琛,让他坐到自己那架大沙发的阔扶手上,说你今天能不能唱段新鲜的?赵荣琛就说,那我唱段《苗青娘》里的二黄慢板吧。

毛主席那时候也不知道何谓《苗青娘》,赵荣琛就扼要地介绍了剧情。主席听了十分赞赏。后来赵荣琛唱那段二黄慢板,毛主席就边看写出的唱词边叩掌细品。

而写出《苗青娘》的时佩璞自己并没有多唱这部作品,反而曾拜在姜妙香门下,在北京大学礼堂唱过《奇双会》。

刘心武的哥哥刘心化是北京大学京剧社的台柱子,唱的是梅派青衣。刘心武也就因此和时佩璞有了诸多共同话题。

小布爱上时佩璞后,发誓要一辈子守护他,关心他。

他们随后发生肌肤之亲。

对于时佩璞如何能和小布发生关系而不让对方发觉自己是男儿身体,坊间流传有两个版本。

一是时佩璞对小布说东方女性很害羞,行房事时需要穿着衣服,要关上灯,小布爱得如痴如狂,怎有不同意的缘故?

第二个版本是,时佩璞本身生理上异于常人,那话儿比较短小,以至于每次都能将其藏起来或者缩进去......猪头君实在不知道怎么再detail下去了,诸位请自行脑补。

总之,这样的关系一直持续下去,岁月静好,小布爱着时佩璞,也没有发现任何破绽。

1965年底,小布要离开中国了,时佩璞告诉他,自己怀孕了,小布动情地说:“我会回来的!”

当时通讯不发达,没有电话,没有网路,仅仅靠通信联络,时效低到死,更何况是远隔重洋,只要一分开注定杳无音讯,果然,小布这一去就整整四年。

只是,小布的一颗心,都在时佩璞和自己的孩子身上。

重逢

1969年9月,久违的小布再次回到北京,仍在法国驻华使馆工作。

小布一到北京就找到思慕已久的时佩璞,他们紧紧相拥,激情热吻,这场离别让双方都意识到,自己无法失去对方。

除了爱人,小布更关心自己未谋面的儿子。时佩璞拿出一张照片,照片里是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子,有着欧式鼻梁,以及与小布一样的方型脸。

时佩璞告诉他,这个是他们的孩子,名字叫时度度。

为了安全起见,她已经把孩子送到乡下了。小布深信不疑地盯着照片良久,他想念自己的儿子,他想见到他。

那个年代,和外国人过往慎密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时佩璞与小布也无法正大光明见面,只能一周约一次,还是在大街上。两人装作不认识,在马路上对视着,或者是坐在长凳的两侧,试图感受对方的温度。

对于孩子问题,时佩璞总是说为了保护带有欧洲长相的孩子,只能把他放到偏僻的西部,因而他们父子团聚比较困难。

对于小布泄露法国情报的动机,也有两个版本。

一个是小布以学习“思想”为借口来时家探访自己的爱人,而在时家,他认识了一个姓康的军人,等熟悉以后,小布就把在使馆接触的情报给他,条件就是让康保护自己的妻儿。

而另一个版本是,时佩璞告诉小布,要想看到孩子只能与当局合作,这样的条件,小布没有拒绝的理由,为了与自己的爱人和孩子相守,他愿意利用身份的便利,搜集一切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当局。

再次离别

1972年,小布结束在中国的工作不得不离开,可令他遗憾的是,他始终没有见到儿子。

回到法国巴黎的他也爱上了一个叫蒂埃里的男子。但蒂埃里好动,与小布的性格截然不同,这使他又怀念起中国的“妻子”,更想念他的儿子。

1973 年,小布再一次来到中国,这次,他总算见到了自己的儿子。

他给儿子买了当时北京城中最好的玩具,陪他玩耍,这也许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了。

为了能和儿子多待在一起,1977年他又主动申请到了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大使馆工作的机会。

乌兰巴托气候恶劣,最冷时气温低至零下40℃也是有的,而且几乎没有蔬菜和水果,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但这些小布都不在乎,只要能和母子二人离得近一点,这点儿苦不算什么,不仅如此,他还经常会给母子俩寄去各种生活必需品和钱财。

从乌兰巴托到北京要乘36小时的火车,小布每一个半月就要去北京一次,与“妻儿”见面,并把一些情报带给中国。

感情的奔波让小布疲惫不堪,他在乌兰巴托只干了两年便又回到了法国。

在法国,他先后找了一个男朋友和一个女朋友生活,可是他始终忘不了自己的中国“妻儿”,这段对他来说是初恋的过去,他忘不了。

1982 年,旧情难忘的小布千辛万苦之下,终于帮时佩璞母子争取到了法国三个月的文化交流签证。

重聚

时佩璞带着儿子来到了法国,让人没想到的是,时佩璞因为他京剧的特长,在法国艺术界混得很不错,因此把签证延长了一年。

虽然时佩璞则依旧以男装样貌打扮,但凭自己的文艺才能在法国表演京剧,有了一些名望,人们尊敬地称他为“时先生”。

苦尽甘来,终于他们可以像正常家庭一样,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那个时候,或许是小布最幸福的时光。小布和他的家人都十分疼爱儿子时度度,甚至还为他起了一个法国名字,贝尔特兰·布尔西科。

那时,对不同国籍的人密切来往国家还是比较敏感的,所以他们的举动引起了法国情报部门的注意。

败露

1983年7月的一天,一群法国警察出现在这对夫妻面前,将他们二人逮捕,并指控两人犯有间谍罪。

小布似乎对此早有准备,对自己曾经的泄密行为供认不讳,称自己当时是为了保护爱人和孩子,不得已而为之。

尽管如此,法国警方并没有放弃对二人的调查和审问,因为他们所起诉间谍罪的主犯并不是小布,而是时佩璞。

据小布当时的上司事后回忆道,小布做那样的事情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情。

法国督查开始对小布和时佩璞进行问询。这位督查看到时佩璞喉结突出,怎么也不相信他是个女人,所以心生蹊跷。

他们将时佩璞和布尔西科一同关在男狱,这让布尔西科十分生气。他不停地大喊:“这是我的妻子,她不该被关在这儿,她什么都不知道!”

入狱时候,小布还安慰时佩璞说,没事,如果能结婚,也许就能早点出狱。但法官对时进行医学检查,显示他是男儿身,且没经过变性手术。

小布不相信,他认为这一定是警方想要离间他们夫妻俩的阴谋,毕竟在他的心中,妻子的女扮男装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自己的妻子,害怕她受到伤害。

但结果显然让小布懵逼了,他妻子,为他生下儿子的妻子,是个千真万确的男人。

残酷的真相

警方毫不留情地将时佩璞押走审讯,并笃定地告诉小布这个残酷的真相。

更让小布难以接受的是,经检测,时度度和他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最后时佩璞也承认孩子是从新疆维族人家领养的。

6个月后,警方押解小布和时佩普上法庭。

小布看着时佩普,想着她瘦了,一定吃了不少苦。而时佩普却一直躲避着小布的眼睛,他知道,这一天还是来了。

而对于法官形容时佩璞勾引小布这个说法,时佩璞当场否认,他说:“我根本不是女人,我就是个男人!所以完全不存在勾引一说!”

法庭上,这戏剧性的“不辨雄雌”的一幕,让严肃的间谍案变得十分荒诞,一时间法国大街小巷,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都报道了这一闻所未闻的事件。

随着报道的深入,一夜间小布成了全法国人民的笑柄,法国男人竟被一个中国男人骗了20多年,甚至连对方的性别也没整明白!

以上种种事实,加上医学报告上,性别一栏清晰地印着的“男”,都让小布彻底崩溃了,精神上陷入抑郁,只是流泪,他甚至两度自杀,两度获救。

1986年5月,法国开庭审判,两人被判入狱六年。

决裂

时佩璞的律师在法庭上说:“这个故事的两个主人公心理脆弱而兴奋。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梦里,因为希望相信对方,而对对方的话不曾有疑。”

当时中法关系良好,而时佩璞在法国文化艺术界也小有名气,更何况当时小布泄露的所谓机密级别都很低,并没有对法国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加上各界华人的多方呼吁帮助,1987年4月,法国总统赦免时佩璞,不久,小布也被赦免。

出狱后的二人并没有和所有童话的结局一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他们自此分道扬镳,各自生活,连电话也是偶尔才打一次。

时度度跟着时佩璞在巴黎生活,深居简出。

时佩璞出狱后曾说过:过去我对男人和女人都很着迷,我的性别、他们的性别都不重要。

而小布则离开巴黎,来到了法国的一个小镇,成为一名厨师学徒,过起再普通不过的生活。

曾有多家媒体试图让两个人再次相见,但他们都拒绝了。他们似乎非常默契地都不愿再提起以前的事情。

小布只有一次不经意的说道:“他毁了我的一切,我的工作,我的家人甚至我的生活,可是我觉得至少被骗总比骗别人来得要好一些,我宁愿一直相信这是一场梦…”

2009年6月30日,时佩璞在巴黎的家中去世,时年70岁,生前曾任法中文化艺术发展协会会长。

临死之前几个月,他打电话告诉小布:我依然爱你。

而此时,小布因中风住在巴黎一家疗养院。

得知时佩璞病逝的消息后,他接受《纽约时报》电话访问时,对此事反应冷淡,他只是皱了皱眉头,说:“他曾做过那么多对不起我的事,都没有一丝怜悯之心,如果我现在说些很难过之类的话,是多么的愚蠢。”

爱过也罢,恨过也罢,总之他一辈子都不肯原谅这个欺骗了他的人。

但采访的记者看到在他的书桌上,有一个倒扣的相框,里面是他们一家三口曾经的照片...

故事照进现实

之后,美籍华裔剧作家黄哲伦将这此事编成了的百老汇舞台剧《蝴蝶君》,上演后立即引起轰动。

1994年,电影版的《蝴蝶君》问世,成为经典之作。

猪头君从网络上寻觅到一段京剧《苗青娘》里的二黄慢板,也是时佩璞所写,当年赵荣琛在深夜的中南海,幽咽婉转地演唱给毛主席听的那一段:

骤然间禁不住泪湿襟袖,

悲切切想起了国恨家仇, 

叹此身逢乱世我嫁夫非偶,

母子们咫尺天涯难诉从头,

我好比在荆棘里挣扎行走, 

我好比巨浪中失舵的扁舟,

到如今断肠事不堪回首,

对孤灯闻夜漏痛彻心头!

这段百转千回的戏词,搁在时佩璞跌宕起伏的一生里,都几应景。

人生入戏,戏如人生,而所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偏偏都能在生活中找到些许踪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雌雄难辨:“中国时佩璞间谍案”
轰动法国的间谍片《
法国三面间谍
赵荣琛、汪正华《大登殿》(流畅)
【电影】 法国 意大利 惊悚片《三重间谍》
法国间谍电影《蛇》(1973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