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涉毒坠亡的央视主播谈谈天朝娱乐圈的百年吸毒史 | 低格必读

低格贵圈一直很乱骇人听闻的民国娱乐圈吸毒史

我是导语君

在缉毒警那震人心魄的敲门声中,央视电影频道的美男主播边策从8楼一跃而下,殒命于北京雨后的街头。朝阳群众频繁立功,全国人民见怪不怪。须知吸毒乃是文娱圈的“光荣传统”,翻翻近代史,民国明星的涉毒乱象丝毫不输今日后辈。本期低格必读为您起底天朝娱乐圈百年毒史,八一八他们为啥那么乱。1传统 | 百年娱乐圈,半部吸毒史

往前数一百年是晚清民国时代,那会儿社会结构没现在这么奇葩,娱乐产业也不像现在这么烂熟,当时最受追捧的明星基本都来自一个行当——京剧。活在21世纪的咱们消遣方式太多了,难以想象当年京剧在全民娱乐生活中的压倒性优势。诸如梅兰芳梅老板唱完戏前排女观众座位都是湿的这种下流段子低格君就不细讲了,单是从“四大名旦”“四大须生”这些花样繁多的称号里,就能想象京剧艺人界那种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似的繁荣。

▼来一张美如画的四大名旦镇楼,左起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梅兰芳

与京戏一同勃起的另一大风气就是吸鸦片。大家学过近代史都知道,晚清时代上至贵族下至乞丐,三百六十行,行行抽大烟。京剧界的大明星们更是了不得,几乎人人好这口儿。老一辈的谭鑫培、程长庚、徐小香、张二奎、余三胜、汪笑侬,中生代的裘桂仙、谭小培、杨小楼、余叔岩、高庆奎,晚辈的马连良、孙毓堃、谭富英、高盛麟、裘盛荣......这些戏曲史上闪闪发光的名字背后,各有一部骇人的吸毒史。

▼1900年的洋式鸦片馆,除了名流明星还有老外光顾。隔着手机屏幕,您都闻见大烟味儿了吧?

2明星 | 台上技惊四座,台下嗜烟如命

要说晚清民国演艺圈的头号瘾君子,低格君最先想到的就是四大须生之首——谭鑫培。谭老板堪称文武昆乱不挡、唱念做打俱佳的大师,抽起大烟来也是“大师”,离了鸦片整个人跟散架似的,更别提登台唱戏了。

《清宫秘史》里有个段子,说是清政府禁烟期间,谭老板只敢躲在家里偷偷抽,宫中召他去唱堂会,他是这样拒绝的——“现在明诏禁烟,王爷们都在戒烟,我是有瘾的人,不吸足乌烟不能唱戏。”戏迷慈禧知道了,叫谭老板入宫但抽无妨,还专门给他配了俩装烟的太监。从此谭老板“奉旨吸烟”,再无禁忌。一边严令禁毒,一边徇私枉法,这种政府就算搁今天,也是分分钟要完的。

▼谭鑫培舞台装&休闲照,话说,您看看这面相,就知道瘾必然不小

嗜烟如命是当时演艺圈的普遍现象,再给您介绍一位“汪派”老生创始人汪笑侬。汪老板出身世家,中过举人,生活作风上也颇有几分纨绔大少的格调。据徐穆云《梨园外纪》记载,汪笑侬烟瘾缠身,每天早上起床前形同死人,姨太太口含大烟,对着他的脸喷上好几口,汪老板才能“活”过来。紧接着,姨太太把装好的烟枪塞进汪老板嘴里,闭着眼抽上十来口,才能睁眼下床。每逢演戏,各路戏园都得先贿赂这位姨太太,把汪老板伺候好了,稳妥上台。

▼汪笑侬和家人合照,不过照片中的女性是正房夫人,姨太太想必是烟床专供,不上台面

3资本 | 不差钱儿,可劲儿造

您要问了,唱戏是靠嗓子吃饭的,天天这么抽真的OK么?其实这跟如今歌坛天后天王们沉迷毒品一个道理,人家说了,那是提神解压,寻找灵感!不过,唱戏比唱歌儿的体力消耗大多了,在台上一唱就是几个小时,又不能假唱对口型,为保证表演质量必须分分钟拼尽全身力气。由此考量,抽大烟确实有刺激提神的作用,只是时限不长,药劲儿一过,人就瘫软如泥了。

▼当时唱戏的确是件体力活儿,光是穿上这全副披挂占几个小时,就够累人的了

除了以上“刚需”,吸毒在娱乐圈内大行其道的最重要原因还是干这行来钱快,抽得起。现今明星的吸金速度大家多少有耳闻,当年那群名伶的收入也足以颠覆普通百姓的三观,具体有多夸张呢——

低格君前面说了,京剧在旧社会群众精神文明生活中的地位首屈一指,早在清朝,名角儿们已是“身价绝高”。譬如谭鑫培除了日常的戏班演出,也走穴唱堂会,一出戏五十两银子,连唱两出就是一百两。光听数字您没概念,对比一下:当时清政府京官一品大员的年俸不过一百八十两银子(灰色收入不算),谭老板唱三四出戏就顶一品大员一年的工资了,您说碉堡不。

▼富贵人家的中堂里,年轻后生伺候长辈抽大烟

到了民国,京剧市场更加火爆,据当时《京报》报道:戏班子收入相当高,“四大名旦”“四大须生”这样的名角儿唱堂会,一个月的包银就有一万块。那些二三流的角色,唱一出也有二十块,而当时北平政府一个科员的月工资也不过三十块。对于日进斗金的演艺圈人士来说,即便鸦片再贵,政府官员都抽不起,他们也抽得起。

4风气 | 抽的不是烟是身价,吸的不是毒是人脉

没钱别吸毒,没谱儿别抽烟,毒品大烟进而演化成为一种身份象征。民国演艺圈有句话叫“不抽大烟,不过一千”,就是说一个名角儿要是不抽大烟,家里没有烟榻烟具,说明你这人档次很low,生活品位不够高,别人请你唱戏开价都不会超过一千块大洋。好嘛,抽大烟俨然成了名角儿标配,即便你不抽,也得买套烟具搁家里,摆谱儿给外人看,标榜自己是名角,不差钱,抽得起!

▼富贵人家的烟榻陈设都极讲究,还得搁俩仆人,帮着装烟点火扇扇子

刚入圈的新人在前辈烟枪的熏陶之下也是有样学样。据徐穆云的《梨园外纪》所载,当时师傅教徒弟,经常是侧身倚在烟床上边抽边指点,那是派头十足,舒服至极的:

盖烟榻譬之课堂,烟盘犹如黑板,烟签权做教鞭,烟枪可当刀枪靶子或马鞭等实用,又口中念锣鼓时,烟签击于烟盘上,亦可代表鼓板。

如此耳濡目染,演技与烟瘾一同飙升,等徒弟自己成角儿了,有钱了,焉能不仿效师傅抽起大烟来?譬如谭鑫培的得意弟子余叔岩,学戏的同时也学得一手好烟瘾。为了抽大烟,甚至放弃了出国发展的大好前途,谁叫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没有天朝这般自由任性的买烟渠道呢!

▼其实当时西方也有鸦片馆,比如这张1910年代巴黎大烟馆的照片,其温软香艳腐化堕落之态真可想见矣

都说戏子轻薄,这种传染病似的虚荣风气发展到如今的演艺圈更是不堪入目,乃至于形成“毒品社交”——艺人聚会集体吸毒,洁身自好的人反倒成了异类,在这个人脉比天大的圈子里,不想被孤立便只好屈服于恶习。毒圈儿越扩越大,吸毒势力也越来越强,这种“逼良为娼”的毒瘾散播方式结合当下腐化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岂止是“贵圈真乱”能形容的,比民国前辈们腌臜不知几倍。

我是结语君

民国明星们的毒瘾都不小,有好多人到了1949年之后依然戒不掉,我党政府也就睁只眼闭只眼,特许他们吸食。官方都是这样说一套做一套的禁毒态度,那么下面乱成啥样,也都可以理解了。一个娱乐圈,半部吸毒史,实在不是冤枉他们。戏子无义,群众有眼,不信抬头看,苍天绕过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昔年名角儿的大烟瘾
【康平民国档案】黄烟起处暗长空(一)作者:陈雅琴
民国时期的华县烟毒之害
琦君:借烟消愁愁更愁
朝野新谭,一部了解民国历史的奇书!
角儿来了!王平现场演唱谭派京剧《打渔杀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