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意解《道德经》
  作者:朱辰彬

 

意解《道德经》第五章:天地既济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注释穿梭宇宙,每一块时空孕育着每一片天地。只要保持该时空的稳定守恒,所对应的空虚天地,可以冷漠地放任其中的万物自然演化,象对待祭祀的草狗一样随风而动,让万物在自然变迁下物尽其用竞于天择,从而利用这股自然动力推进整体发展。就好似一个个的风箱,内在空虚但不枯萎,越运动就越充满生机活力,生生不息延绵不绝。以大见小,圣人治国亦在谨守稳固的基础上,不随意感情用事,养民也象对待祭祀的草狗一样,让百姓们在自然趋势下人尽其才适者生存,从而推动整体国运的持续良性发展。若动不动就刻意改变自然态势,横加干预的次数越多,越是自找麻烦,不如守恒根本静观其变更为妥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叫管理的大局观?《道德经》第五章把这个给讲透了
《道德经》微学精讲【16】第34章
“道”、“德”二字之义解
西升经
老子、西升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你真正理解它的意思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