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意解《道德经》—— 旋(13)
 作者:朱辰彬


意解《道德经》第十三章: 身无挂碍

 

【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注释】一般人受到恩宠荣耀或者受辱打击,都难保持淡定,就好象大患临身似的在乎。为什么会荣辱若惊呢?皆因得宠或受辱,往往会给自身带来相应的或上或下、或得或失、或损或益、或利或弊等等切身利害关系,故而得到了不能淡定,失去了更加不能淡定,导致面对荣与辱皆过于在乎。那为什么又会“贵大患若身”?人之所以会如临大敌般地去对待自身之荣辱,因为每个人都难免有一己之私的念头,为人处世观总会不自觉地维护切身利益为核心,将所面对的荣与辱,都贴上了“我”的标签,和自我的切身损益捆绑在一块,自然时时刻刻为此患得患失,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进而影响处事效率。一旦不再牵挂于自我的种种切身相关,达到“无我”专一的状态,为人处事也就没有了那种患得患失的心理障碍,自然会迸发出超人的勇气及智慧勇往直前,最终收获巨大成就。所以最为珍贵的不是自私而是大公无私,若能将“私”寄托给天下,天下也会反过来让他更容易成功;最为珍爱的不是自我而是大我无我,若能将“我”寄托给天下,天下也会反过来让我更容易成就。

—— 旋(1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13章:1.“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提出人的荣辱观和患得患失。
把天下托付给谁?道德经第13章解读
释道德经句011
品《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不惊》
《图说道德经》第十三章
《道德经》读书笔记(13.1)——既要宠辱不惊又要宠辱若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