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二路上的商战风云

  □黄鸿河

  老商埠“黄金地”,地处经二纬三路至纬五路之间,是过去老济南对这一带商业氛围的赞誉。上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黄金地红极60多年,成为这一时期济南乃至周边地区新商品时代的领航者,时髦产品流行的风向标。

  但谁还记得,在新中国成立前的30年间,这里曾是硝烟弥漫、战火正酣的竞技场,曾发生过一段段波澜壮阔的故事。

普利门外

  对黄金地与黄金走廊的豪夺

  1904年济南自开商埠,开启了济南城市发展的新进程,伴随着外资涌入,胶济铁路、津浦铁路畅通,现代文明的觉醒带动了民族工商业的繁荣和发展。1908年9月,为了配合经二路的开发,济南府在柴家巷西口圩子墙上新开了一座普利门,拓宽后的柴家巷改称普利街。从此,衔接老城与商埠之间的纽带由馆驿街转到了普利街,这里成为通往经二路黄金地的黄金走廊。

  最早抢夺黄金走廊的是北洋军阀张怀芝。

  张怀芝1916年任山东省督军,他看准魏家庄地处普利街与经二路之间,便于1917年以在十王殿东边置义地为由,使诡计巧取豪夺,把南岗子沟壑填平,划地25亩建立新市场。把穆家林(乾成街)、北岗子(小纬北路)一带摊贩全部强行迁至南岗子,实际是腾地给无锡茂新面粉厂建立济南茂新四分厂,从中牟取利益。虽然闹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但胳膊终究扭不过大腿,新市场也成为督军府牟取私利的地盘。

  经二路东起普利门桥,西至纬十二路,全长约4公里,是上世纪济南市炙手可热的商业金街。

  其次看好黄金走廊的是外国领事馆和洋行。

  经二路东部,最早是外国领事馆和银行区。1901年8月,在魏家庄西边一片绿油油的庄稼地上,建起了一座典型西欧风格的洋楼,建筑主体二层,西南角设有八边形三层塔楼,为胶济铁路德国总工程师别墅,是济南地区现存最早的德式建筑。1904年德国德华银行进驻济南,成为首家在老商埠设立分行的外国银行,1906年别墅卖给了德华银行。经二路纬一路东南角原来有座两层德式建筑,亦是红瓦砖墙,是著名的德国商号“义利洋行”旧址,1911年由德国人德伯雅创建,主要经营五金工具、日用百货。义利洋行在上世纪90年代曾改为饭店,后被拆除。

  德华银行东300米路南,有一座设计兼顾东西方风格的建筑,是原济南交通银行旧址,现在是山东省银监局。交行楼体典雅庄重,北立面六根爱奥尼克圆形巨柱,彰显整幢大楼挺拔气派。这座四层大楼始建于1925年,是我国著名建筑师庄俊设计完成的,尽管大楼经历了近百年风霜,但仍充满青春活力,和谐融入周围的现代建筑群中。

  跨过大纬二路,经二路北边曾是济南市人民政府所在地,院内有两座德式别墅,二层楼,典型日耳曼风格,均建于1902年,东面一座是原德国领事馆,西面一座是德国商人兼领事贝斯的私人住宅,两楼之间原是一座大花园。领事馆北边偏东侧是原胶济铁路德国高级职员公寓,1915年建造,由四幢二层楼和一幢平房组成,院落古朴幽静。经二路纬二路西南角上还有一座小楼,始建于1919年,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济南分行旧址,现为济南农商银行。农商银行西边则是商埠曾经的最高建筑,1919年竣工的山东邮务管理局,现在是济南邮政大楼。该楼为西洋古典式建筑,设计者为天津外国建筑事务所建筑师查理和康文赛,由天津洋行投资建设。

普利街

  上海食物店剑挑泰康老号

  1914年6月15日,济南商埠总局在商埠公园(今中山公园)举办商埠开发10周年暨“山东第一届物品展览会”。青岛万康南北杂货糕点店老板庄宝康、华德泰日用百货店老板徐咏春,两位宁波老乡结伴来参加展览会,顺便考察济南市场糕点行业。结论是济南是一座消费型城市,铁路、水路交通方便,商埠工商业方兴未艾,发展糕点行业潜力大,城里只有稻香园、玉美斋、桂香村等五六家糕点铺,商埠区只有一家泰和祥点心铺,且都糕点老式,规模不大。两人决定各投资2500块银元,在经二纬三路选址开一家糕点杂货店,店名取两人商号华德泰、万康中各一个字,定名为泰康号。

  1914年9月泰康号正式开业,庄宝康委派乐汝成出任泰康号经理,徐咏春委派张锡璋任会计。乐汝成也是宁波人,为人聪明能干,热心钻研业务,属食品经营界奇才。乐汝成上任后,一扫传统店铺大栅门、粗布帘,环境简陋的经营模式。店面装饰颇为新潮,铜扶手弹簧拉门,明档玻璃柜台,店铺布置井然有序,包装采用硬纸盒,抛弃了传统草纸包装简单粗糙、透油上不得台面的弊端,成为人们逢年过节、生意来往、官场走动的首选礼品。乐汝成还注重引进上海、青岛名品糕点,并隆重推出自产自销主打产品:桃酥、月饼、蜜食、油茶和水果罐头,几年间便把泰康号经营得蒸蒸日上。

  1919年新春,乐汝成买断了生意萧条的人寿堂中药店,就是今天泰康食品店位置,同年迁入新址。1920年泰康号成立无限公司,改组后两东家平分九股,乐汝成独占一股,升为股东兼总经理。1924年庄宝康和徐咏春再次来到济南,见春风得意的乐汝成自恃开创泰康有功,特别是泰康号改组无限公司后,胆大妄为、刚愎自用,庄、徐两人唯恐祸起萧墙,便把泰康无限公司扩资5万元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

  乐汝成居功自傲,盛气凌人,高级店员多半跟他同床异梦,特别是改组公司时把全体员工股份据为己有,成为内部矛盾产生的导火索。会计张锡璋业务娴熟,与乐汝成同时进入泰康,没有得到任何股份,对此颇有怨言。副经理史梅棠亦是商界精英。1918年为抗议日本接收德国在山东省的租界,济南掀起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爱国运动,史梅棠首先倡议泰康捐出部分饼干、罐头、汽水慰问参加示威的群众,支持爱国运动,又和其他爱国商家一起劝阻老百姓不与日本人同流合污,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分子的仇恨,泰康号的门窗玻璃被日本浪人砸得一片狼藉。此事件轰动一时,全国多家主要报纸,如《申报》《大公报》《民国日报》等都在头版新闻中报道了事件经过,宣传了泰康号的爱国行动。泰康号虽然经济上受到了损失,但政治上却获得很大荣誉,知名度有了提高,顾客与日俱增,效益大大增长,史梅棠因此功不可没。但泰康号成立公司他也没有得到一分钱股份,自然也心生怨气。史梅棠、张锡璋等几个骨干职员便商议另起炉灶,脱离泰康。1920年8月,史梅棠、张锡璋等在一夜之间集体跳槽,在经二路纬四路开设了“上海食物店”,在距离不足百米的地方拉开了挑战泰康号的序幕。

  上海食物店与泰康号竞争十分激烈,尤其是春节、中秋节,双方打得更是难分难解。首先两家铺面实力相当、难分伯仲:一是泰康号的经营手段,上海食物店运用起来十分熟练;二是上海食物店获得上海、青岛等食品厂家的大力支持,因为泰康的自产自销影响了供货厂家的利益;三是上海食物店员工同心同德,斗志昂扬。

  上海食物店的分庭抗礼使乐汝成气急败坏,一心要趁对方立足未稳将其挤垮,采取了大减价、大酬宾、惠赠礼品等措施,没想到上海食物店针锋相对,毫不示弱,而且推出按营业额奖励员工,给顾客赠送景德镇茶具、瓷器,还给老顾客赠送购物券等优惠措施,结果大受欢迎。

  经过5年多的明争暗斗,双方打得是难分难解,业务上仍然难以分出胜负,上海食物店感觉再争下去必然是两败俱伤,于是便主动约乐汝成进行商谈。乐汝成也意识到想凭实力压垮对方已不可能,便在中人斡旋下顺坡下驴,达成如下协议:1.对同等商品定价、减价、馈赠等,双方应采取一致行动;2.双方之间不许互挖员工。至此两家公司间“战火硝烟”告一段落,虽然后来又有几次波澜再起,但毕竟未再燃起战火,基本保持了相对平安。值得庆幸的是两家公司的激烈竞争,为济南市保留下了两家著名的老字号,至今还被老济南们所津津乐道。

经二路瑞蚨祥

  隆祥龙争虎斗瑞蚨祥

  经二路上战火硝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后在两家更有名的百年老号瑞蚨祥与隆祥之间燃起。

  瑞蚨祥、隆祥两家老字号代表人物孟洛川、孟养轩,两人原系五服同宗叔侄,都出自章丘旧军孟家。

  章丘旧军孟家在老济南成名的“八大祥”字号分别是:瑞蚨祥、隆祥、瑞林祥、春和祥、泉祥、庆祥、鸿祥和顺祥。其中以瑞蚨祥最负盛名,其次是隆祥实力最大,因此“两祥”竞争也尤为激烈。隆祥布店200年前道光年间扎根在院西大街,瑞蚨祥搬到院西大街后,“两祥”尚能面和心不和共处。1912年北洋军阀张怀芝部闹饷兵变,瑞蚨祥布店被抢劫一空,房屋也被焚毁。事件平息后,孟洛川从北京、天津等地调集资金,于1914年盖起了更为堂皇大气的新店,给隆祥老店造成很大压力。1917年隆祥布店在西门大街高都司巷口上开设隆祥东号,从此揭开了同瑞蚨祥分庭抗礼的序幕。

  1924年8月,孟洛川在经二路纬三路开设了瑞蚨祥鸿记绸布店。绸布店在过去经营土布的基础上重点经营丝绸洋布,增设了金银首饰、皮货专柜。此时的瑞蚨祥,颇有横扫济南绸布业的雄心。因此,隆祥、瑞蚨祥一场恶战不可避免。

  1930年,隆祥在经二路纬四路开设了隆祥西号,三层洋楼,相距瑞蚨祥不足百米,是商埠为数不多的现代商业建筑,其规模同瑞蚨祥鸿记不相上下,而营业状况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同期甚至优于瑞蚨祥。而瑞蚨祥面对杀进商埠的强劲对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于是一场实力相当、针锋相对的竞争开始,这场硬碰硬的争斗持续了6年,从经二路一直打到老城里的院西大街上。

  瑞蚨祥、隆祥两店竞争是从1930年中秋开始的,以后的数年间,每逢清明、中秋、春节三个销售旺季都要发动商业促销战,硝烟弥漫全年。商场竞争是从“七美”牌线哔叽布开始的,七美是从日本进口的洋布,这种布物美价廉,比国产粗布穿着舒服,是一种深受中下层消费者欢迎的大众化衣料,当时市场价为每尺2角5分,但在两店激烈竞争中瑞蚨祥把价格降到2角2分,隆祥跟进降到2角,最后两家均“赔钱赚吆喝”降到1角8分还让寸。在竞争过程中老城里双方的老号、东号也一起行动。这种“窝里斗”恶性竞争,让日本洋行大受裨益,但也带来一个意外好处,就是促进了济南纺织印染业的觉醒和发展,如仁丰、成大、成丰、东元盛等纱厂、印染厂都是在这期间发展壮大起来的。

  双方从1930年争斗至1936年,因瑞蚨祥两位老经理从北京重返济南任掌柜而戛然息鼓。两位掌柜名王丽生、史彤文,都是商界老人,觉得这种使双方都蒙受损失的做法不能再继续下去,他们主动邀请商埠商会从中斡旋,瑞蚨祥、隆祥握手言和,一场兄弟间持续六年之久的商业大战,在势均力敌的决斗中拉下了帷幕。

  以瑞蚨祥、隆祥为代表的“祥字号”商业帝国,足迹遍布济南、北京、天津、上海、青岛、徐州、武汉、哈尔滨等大中城市,成为那个时期全国屈指可数的商界大亨。1937年抗日战争硝烟燃起,在八年日伪统治的强压欺凌下,瑞蚨祥、隆祥人心浮动,生意日渐衰败。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苛捐杂税更是层出不穷,祥字号失去了重整旗鼓的机会,进入风雨飘摇、惨淡经营的窘境。

  济南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鼓励民族资本家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指引下,濒临破产的瑞蚌祥、隆祥绸布店重新焕发了生机,老城里的祥字号合并为“隆祥绸布店”,老商埠的祥字号合并为“瑞蚨祥绸布店”,两号方才争奇斗艳,蓬勃双开。

  祥云寿百货商店

  亨得利勾心斗角亨达利

  经二路纬四路是济南老字号最密集的地方。路口东北角是1924年创办的大西洋钟表眼镜行,东邻是1917年创建的精益眼镜店、瑞蚨祥鸿记绸布店,再东邻是职工影院,前身是著名民族资本家张采丞创办的兴顺福机器磨面公司。

  马路对面路口东南角是1915年创办的祥云寿百货店,当年商埠区数一数二的老字号;其东邻是1915创办的泰康食物公司,东边是商埠老字号普华鞋店(西号)。路口西北角是大名鼎鼎的济南第一百货商店。西邻路南就是百年老号隆祥绸布店,再往西不足百米是日本人建造的高岛屋,1941年投资建造,是日伪时期很著名的一家商行。

  经二路纬四路口,是老商埠著名的“两大亨”所在地:东北角是亨达利钟表店,西南角是亨得利钟表店,两家店都是以经营钟表闻名于世,是中国钟表界最早的两家百年老号。

  1864年,法国人霍普兄弟在上海创办亨达利钟表百货洋行,后几经转手被浙江宁波人孙梅堂所获。孙梅堂出身钟表世家,1924年在经二路纬四路开设亨达利钟表眼镜行,主营瑞士名表名钟、眼镜、乐器、金笔、留声机等,可谓济南钟表业的翘楚。店内修表工多是宁波人,皆是顶尖师傅。后来亨达利被亨得利钟表店控股。

  亨得利则是国产最早的钟表店,资东是浙江鄞县人应启霖。光绪十六年(1890),应启霖买彩票中了大奖,便用这笔巨款同其女婿王光祖、高级修表工匠庄鸿皋三人在宁波开办了亨得利钟表行。1915年进军上海创办亨得利钟表总行,发展成与亨达利齐头并进的两大钟表“亨”字号。

  1918年,应启霖投资6900块银元,派老乡宁波人郑章斐来济南筹建分号。郑章斐是放牛娃出身,16岁通过老乡引荐,进入上海亨得利当学徒,因聪明能干深得应启霖、王光祖信任。郑章斐到济南后,把店址选在进出商埠必经之地凤翔街南口,挂牌济南亨得利钟表店,1918年3月16日正式开业。钟表店开业后,由于商品新颖,产品齐全,货源充足,营销情况很好,市场前景广阔。

  1920年8月,郑章斐又果断在院西大街设立了亨得利东号;1923年在普利街设立了纽约表行,后又控股亨达利钟表眼镜行。1932年,面对亨达利钟表店创始人之一李兰亭跃跃欲试争独立,郑章斐改变经营策略,撤掉凤翔街亨得利钟表店老号,在亨达利钟表店对面建起三层营业楼,高举高打亨得利钟表店标志的牌子,给客户造成两家钟表店强势竞争的阵势。1934年9月,亨得利新楼正式营生,各式钟表齐全,营业额一路飘红,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逼迫亨达利钟表店难以产生非分之想。抗战爆发以后,郑章斐感觉北方战事不稳,济南危险,便将普利街上的纽约钟表行关闭,裁剪了部分员工,把大量资产转移到汉口和成都等地,安排其内弟崔锡瑞留在济南,代理他的经理职务,郑章斐本人在1937年11月济南沦陷前逃离了老商埠,到汉口经营钟表眼镜买卖,再也没有回来。

  1938年日军大举入侵济南后,为了表现“东亚共荣”的假象,强迫商家开门营业,像亨得利这样的名店铺更是必须开门。由于当时贵重物资寄存处交通银行被抢,高档钟表又被郑章斐转移到汉口,主持亨得利业务的崔锡瑞只好东拼西凑,把三个店的钟表统移到经二路钟表店西号,勉强开业。日军为使亨达利钟表店同时开业,在亨得利西号柜台内揪出崔锡瑞,强令其立即开业,崔锡瑞解释说无货,结果遭到日军一顿毒打,被逼无奈,只好在亨达利钟表店门前摆了一张桌子,摆上几块旧手表、几种表链装门面,借以敷衍日寇,因雇不起许多修表工,多数修表匠只能流落街头自找生路。

  日伪时期,崔锡瑞借助亨得利这块招牌,从上海、青岛、天津三地进货,使济南三家钟表店的经营勉强恢复起来。日本投降后,国民党统治时期内战又起,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亨得利又一次陷入困境,1946年崔锡瑞只好关闭亨得利东号,将资产纳入西号以勉力支撑。此时,崔锡瑞手下只剩下两家钟表店。1948年9月,济南战役国民党失败后恼羞成怒,派飞机狂轰滥炸商埠区,一时间战火硝烟弥漫了整个商埠,三层楼的亨得利钟表店被彻底炸毁,同时炸死了18位员工,炸伤4名,自此亨得利钟表店再也没有恢复起来,所有钟表业务都纳入到了亨达利钟表店名下。

  老商埠市场发展百年,竞争残酷激烈,今天人们高喊商场如战场,其实,这种残酷激烈的竞争早在100年前就已经展开,这是市场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战火硝烟。长江后浪推前浪,君不见更多新兴企业正激流勇进。但若追根寻源,或许都能找到老企业的影子,找到从出生到成长的踪迹,这应是企业发展生生不息的源泉。

原标题:经二路上的商战风云

值班主任:李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只有这里,才能让时光倒流!它记录了百年间杭州人的光阴故事……
杨曙明原创丨亨得利在济南的历史时钟——历下老字号之十四
厦门钟表业的江湖恩怨,为了争地盘拼的你死我活
上海南京东路(下)
timeout|“钟表赵”:祖传宝店争分夺秒(11.8.3)
老北京亨得利钟表店(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