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快分享)高考报志愿 千万别进这5个“坑”,家长和考生不知道就吃亏了!



高考填报志愿时,很多考生和家长面对如山的报考资料和招生简章不知道如何取舍,昨日,招办相关人士提醒考生,填报志愿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如用“排除法”逆向来思考,只要避开一些“坑”,就可以了。


“坑”一:家长当主角一手包揽


   对于报志愿一事,很多孩子成了甩手掌柜,丢给家长去完成。考入什么样的学校,上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家长都给孩子一一指定。然而这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决定权应当在孩子手里,如果父母给报的专业他不喜欢,甚至一点兴趣都没有,将来上大学就会造成一个被动状态。


“坑”二:对招生章程“想当然”


   有的家长看到某某学校设在北上广,就理所当然认为这是一个“好大学”,其实很有可能是一个刚刚和专科院校合并后的“新高校”。还有的家长对高校的名称十分迷信,一看高校名称中有“首都”“第一”这样的字眼儿,就觉得这高校老高大上了,建议你还是看看建校时间和办学类型再做决定。


“坑”三:志愿全部填热门专业


   很多人认为专业和就业直接挂钩,希望通过“好专业”为今后求职减少障碍,但一般情况下,专业的冷热程度是有几年一个“轮回”的说法,这意味着你入学时候的热门专业,毕业时未必还“热”。另外,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竞争实力并非很强的学生容易落榜。正确的做法是选择“热门专业”而又不忽视“冷门专业”,“冷热”结合对考生更有利。




 “坑”四:完全迷信往年录取分


   不少考生和家长只关心高校历年的分数,而不是关注“线差”,这是报考大忌。因为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还有“大小年”现象,即一年高,一年低。考生要多分析几年的录取情况,还可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线对应的考生“位次”等。






   “坑”五:填报志愿盲目随大流


 填报志愿必须量体裁衣,对号入座,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你。建议考生在选择高考志愿时,要考虑考生的自身特性。考生自身特性包括:个人兴趣爱好、个人性格特征、个人能力所及、个人身体条件等方面。


    总之,考生必须先准确定位自己,建议父母和孩子一起先查看各个学校的《招生章程》,看孩子的自身条件有没有受到“录取规则”的限制,还可以查看学校的招生计划和近年录取线,科学分析院校的录取数据来进行志愿填报。


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志愿填报误区:这四个坑千万别跳
【推荐】2017平行志愿也有“坑”,这10种行为可能导致掉档!
高考填报志愿家长勿踏十大雷区
孩子学了12年,你却用了12分钟决定他的一生:厦门高考志愿填的好很重要!
细数 | 高考志愿误报的“十宗罪”,快用避坑的逻辑报志愿!
志愿填报——不可忽视的二次高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