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孩子学会花钱
“会花钱”不是怎样把钱花出去的意思,而是懂得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该花。换句话说,是学会把钱花到有用的地方,或用时髦的话说,是“科学消费”。
  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的地位很高,一家几口围着一个“朕”,要什么给什么。因此,什么忧患意识、经受挫折的能力、勤劳节俭的观念,等等,在孩子的心里几乎毫无印象。此时虽然不能让孩子懂得多么高深的道理,但从身边的事情着手让孩子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从中培养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却是十分重要的。让孩子学会花钱应当看作是家教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平时和家长的接触中,我发现有两种倾向应该引起注意,一是对孩子的花钱不加限制,孩子要钱就给,用钱去干了什么,家长也不过问。这类家庭大多都是个体户和公司经理之类,家里很富裕,几百几千的钱不当回事;又由于家长忙于经商,很少有时间管教孩子,甚至不能照顾孩子的一日三餐。所以,只有把钱给孩子,由着他们自己去花,孩子也就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其实孩子正在上学,没有多少花钱的机会,买点吃的玩的,花不了几个钱。问题是他们有了钱就会经常泡在游戏厅或网吧里,或者做一些别的本不该学生做的事,耽误了学习,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钱,成了引导他们不走正道的帮手。
  还有一种倾向,一些工薪阶层的家庭,严格控制孩子花钱。孩子要钱,要经过反复审核,确认真的需要时才给。平时不让孩子手中有钱,孩子要买东西,给钱都是可丁可卯。在这些家长眼里,钱犹如洪水猛兽,孩子如果按着自己的意愿花了钱,就会被看成是没有出息的集中体现。还有的家长因为对孩子看得太紧,结果适得其反,孩子不免“自己动手”,瞒着大人拿了钱去花。这在家长看来就更严重了——孩子有了偷窃的行为。
  其实许多家庭由着孩子花钱,并不是因为家里多么富裕,而是因为溺爱。在大人看来,只要孩子高兴,干什么都行,何况只是花几个钱。而且还把花钱看作是商品经济社会人所必须要有的一种能力,孩子能花钱,说明有能力。而有的家庭严格限制孩子花钱,也并不是因为生活困难花不起钱。这样的家庭观念比较陈旧,认为孩子还没有挣钱,他们没有自己花钱的权利,甚至把孩子没有按照家长的意愿花钱看作是一种败家的行为。这是许多家庭在家教方面存在的两个误区。
  我认为,对孩子的花钱,既不应毫无节制,也不应限制太死。
  在教孩子花钱方面,应该抓住一个关键的问题,既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该花。该花的钱,几十几百也要花,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能花。那么如何让孩子知道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该花呢?用一个实际例子作个比喻:家里有几间屋子。到了晚上,把所有屋子的电灯和用电器都打开,然后和孩子一起坐下来看电视。这时对孩子说:“用电是要花钱的。如果不该用的电也用,就是浪费了。”孩子就会去把没有人的屋子的电灯关掉。这时你又可以进一步引导孩子:“客厅里的电灯和电视虽然用电多,但是是我们正需要的,所以不是浪费;卫生间的电灯虽然小,但是我们现在不用,点着就是浪费了。”
  上街买东西也是教育孩子的机会,你既不能由着孩子要什么买什么,也不能卡死了什么都不买。要渐渐地使孩子明白急需与缓需、必需与可有可无、学习与玩耍的区别。
  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在吃、穿、用各个方面,只要一有机会就对孩子进行教育,循序渐进,孩子慢慢地就会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孩子有了这样的习惯,他就不会再去大手大脚地花钱了,你就是把钱放在明处,他也不会随便拿的。孩子容易和自己的同学攀比,如果你不能教育孩子明白这方面的道理,在他们手头短缺的时候就会寻找别的路子。很多案例就说明了有些孩子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走上了犯罪道路的。
  这样教育孩子的目的不仅仅是花钱的问题,还帮助孩子培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孩子正处于成长发育的时期,他们能学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完整的性格,懂得最简单的做人的道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你的孩子学会理财,正确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做财富的主人!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自理能力越强的孩子越优秀!家长们做到这几点,不让孩子成为巨婴
寒假期间,这五种教育家长要抓紧
成功的家庭教育,需要家长引导孩子培养好习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