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把手教你看懂儿童血常规化验单!


当宝宝生病,尤其是出现发热、精神萎靡、身上有出血点的时候,医生往往会让家长先查一个血常规,通过最基本的血常规,可以初步判断下宝宝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是否存在贫血等。可以了解到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各项参数情况。那么,我们来学习下怎样看血常规化验单。


作者:momo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下图是一张血常规化验单



  我们一般最先关注的是:五种细胞,分别为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


  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下白细胞(WBC),小儿正常白细胞在宝宝不同年龄阶段正常值是不同的,在新生儿期,白细胞总数可在20×109/L,在婴儿时期,白细胞总数在(11-12)×109/L左右,在儿童时期,白细胞总数在(8-10)×109/L左右。


  其次再来看细胞分类,根据白细胞来源、形态、功能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粒细胞(包含了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由于这几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当发生不同类型的感染时,所引起的各类型白细胞数量变化也不同。


  对于儿科发热的孩子,白细胞和细胞分类值常反映了感染性炎症,也常作为鉴别细菌性或非细菌性感染的首要指标。


  一、血常规主要几项指标所代表的意义


  1.宝宝出生时,中性粒细胞比重较高,占60%-65%,淋巴细胞约占30%-35%。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约相等,曲线第一次交叉,以后在整个婴儿期均是淋巴细胞占优势,约占60%,中性粒细胞约占30%,学龄前其中性粒细胞逐渐增加,4-6岁时两者又约相等,形成第二次交叉。6岁后中性粒细胞继续增多,淋巴细胞减少,逐渐达成人值,粒细胞约占65%左右。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在婴幼儿均较低,各年龄期差别不大,嗜酸性粒细胞约占2%-3%,嗜碱性粒细胞0.5%,单核细胞在婴儿与儿童期占5%左右。


  2.细菌性感染通常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比明显升高。但是在复杂性慢性、反复性发作的疾病(例如哮喘、过敏性咳嗽、过敏性肠病等)、重症感染时,上述数值的判断又必须慎重,因为这些数值的变化既受到感染性因素的影响,又受到非感染性因素的影响。例如严重的细菌感染,也可能出现白细胞总数明显降低。


  3.病毒性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以正常或者明显减低,细胞分类淋巴细胞比例增加,但是某些特殊病毒感染时,例如:EB病毒,白细胞总数也可能明显升高。


  4.儿科血常规检验的认识误区:在没有专科儿科医生的地方可能会以成人白细胞总数和分类的正常值来判断小儿的化验值。


  5.血小板:新生儿期血小板波动较大,生后48小时内数量较低,约150×109/L,两周后可达300×109/L。生后血小板数减少可能与产伤有关。生后6个月血小板计数即与成人相同,约(150-350)×109/L。


  二、小儿时期贫血的主要指标:


  1.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这是主要判断小儿时期贫血的主要指标。贫血可根据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数量分为轻(90-110g/L)、中(60-90g/L)、重(30-60g/L)和极重(<30g/L)四度。


  2.但要注意的是,由于宝宝在生后2—3个月有“生理性贫血期”(这是因为红细胞增生减低以及胎儿红细胞生存期短,生后逐渐破坏,生后3个月内体重增长最快等因素所导致)。应注意和“病理性贫血”相鉴别,“生理性贫血”是在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无需治疗,但应注意在饮食中必须有富含造血需要的物质,对于早产儿尤需及时添加含维生素E和叶酸等食物。若血红蛋白下降<70g/L或合并其他疾病,应考虑输注少量的红细胞。铁剂对生理性贫血无效。出生体重极低的早产儿,若生理性贫血很难恢复可能由于红细胞生成素严重缺乏所致,目前可使用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三、血常规只能最为疾病最基本的检查项目,不能单凭一张血常规就100%断定宝宝是哪种类型的感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懂宝宝血常规化验单
化验单像天书?一篇文章让你懂
宝宝血常规化验单4项 你看懂几个
1分钟教你读懂宝宝的血常规报告,生病高发期必收!
如何看孩子的血常规报告?(成长不烦恼)
经常做血常规,你知道上面的数据是什么意思吗?这次说清楚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