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童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实验室诊断中国专家共识发布
导语

近日,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检验学组组织编写的《儿童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实验室诊断中国专家共识》(下称《共识》)已经见刊,其中阐述了肺炎支原体(MP)流行现状、儿童MP呼吸道感染诊断流程、MP检测的不同方法及特点以及实验室质控。

MP流行现状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Mp)是一种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主要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尤其以儿童和青年为主。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的重要病原体,可占CAP的10%~30%,Mp流行时可增加3~5倍。目前认为,Mp的致病机制是通过黏附及细胞毒效应对呼吸道上皮造成直接损伤,也可通过免疫机制引起重症肺炎及其他系统损伤。

自2000年起,大环内酯类耐药Mp在全球各地流行的证据越来越多,对临床抗菌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中国、日本等国家报道的部分地区Mp耐药率已达到90%~100%。重症Mp肺炎治疗挑战性大,需要早诊断、早治疗,实验室病原学诊断是Mp感染诊断的关键。

儿童Mp呼吸道感染实验室诊断流程

《共识》归纳总结形成了Mp实验室诊断流程图。

注:红色示确诊方法;紫色示初筛阳性,确诊需要病原学检测;黄色示疗效或复发评估。

MP检测的不同方法及特点

Mp的检测方法主要分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两大类,需掌握不同检测方法的特点,依据不同需求和目的选择不同方法。

《共识》对于不同检测方法应用

注意事项进行了如下阐述

《共识》文件对实验室Mp

血清学检测结果的判读进行了说明

《共识》对MP检测的质量控制

提出全面具体的要求

《共识》提出Mp检测的质量控制是获得准确可靠结果的前提,并对检验的质量控制从检验前、中、后质量控制三部分进行了阐述。在检验方法选择的建议:病原学与血清学联合诊断仍然是目前提倡的Mp感染诊断策略

对病原学与血清学联合开展的结果分析建议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检验学组,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9,42(7):507-513


专家组成员:
(马丽娟、张泓、孙红妹执笔)

参与编写的专家(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葛梦蕾(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检验中心);贾伟(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实验中心);江咏梅(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检验科);蒋玉红(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检验科);李贵霞(河北省儿童医院检验科);林书祥(天津市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马丽娟(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检验中心);莫丽亚(湖南省儿童医院检验中心);渠巍(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阳市儿童医院检验科);尚世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实验检验中心);孙红妹(首都儿科研究所细菌研究室);杨铭华(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检验科);张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张乐海(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科教外事科)。

参与征求意见的专家(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列):陈红兵(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成玲(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管理科);段荣(江西省儿童医院检验科);樊茂(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傅启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检验科);黄晶(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马东礼(深圳市儿童医院检验科);马慧英(青海红十字医院检验科);强荣(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医学遗传中心);阮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检验科);佘尚扬(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检验科);石磊(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省儿童医院检验医学中心);宋文琪(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检验中心);孙立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田礼军(徐州市儿童医院检验科);王洁(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检验科);翁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吴亦栋(杭州市儿童医院检验科);徐锦(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检验中心);向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检验科);杨治理(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妇产医院检验科);张文利(乌鲁木齐儿童医院检验科);赵锐(山西省儿童医院检验科);赵晓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实验室);张鹏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郑晓群(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检验科);周珍文(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检验科);朱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

滑动查看全部名单

亚辉龙化学发光法

MP抗体检测试剂特点

MP检测经历了凝集法、免疫荧光、免疫层析等方法,最终发展到化学发光平台。化学发光法利用纳米级磁微粒作为载体,以液相为反应环境,以吖啶酯等作为发光物质,相对于MP检测,和ELISA、免疫层析等方法相比,有更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可实现MP-IgG和MP-IgM分型检测,更准确、更全面的辅助MP感染诊断。以亚辉龙化学发光法MP检测方法学仪器平台为例,其检测速度快,30min以内得到首个结果,且自动化程度高、检测通量大。各级医院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大小仪器平台。

MP血清学试剂性能比较


化学发光法帮助临床进行

MP感染诊断及鉴别诊断




编辑:笪文武   审校:陈雪礼

我就知道你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诊疗方案】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及临床应用专家意见(2021年版)
中国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检验医学微生物学组(科)建设专家共识
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管理专家共识(二)
实验室自建分子诊断项目基本要求专家共识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临床化学自动审核系统
全面解读POCT:概念、需求、质控与未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