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坐骨痛腰膝:qi转载
 

治坐骨痛腰膝:qi转载

 
 

踝上3寸处,侧卧,皮内针,针尖向上,留针1天,一般10~30分钟症状消失。高血压、心脏病、孕禁用。

悬钟足少阳胆经。八会穴之髓会。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半身不遂,腰腿疼痛,脚气,及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钟。

 

手背第2、3掌指关节后一寸治一切疼痛。

 

掌腕横纹正中央下5分偏桡侧5分治腰痛。

 

腰痛镇痛穴:阳池和曲池连线四分之一处斜45度针健侧手臂。

死穴,腰1椎近棘突两旁寻筋结不能用浅刺细针。

 

膝关节炎:足三针、内庭、太中、足临泣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治腰突,腰肌劳损。

 

环跳、伏兔足阳明胃经膝上6寸。风市、膝眼、委中、血海、发凉昆仑外踝与跟睷之间凹陷处。痛中渚、膝阳关阳陵泉上3寸。手三里、大杼穴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配曲泉、双太溪、曲池、尺泽。

 

针四腕穴治风湿内风湿,手背腕横纹中心中泉穴、脚腕解溪穴。

 

1.痛在内侧阴陵泉附近尺泽(对侧)或隐白

(患侧);

◆靠近曲泉穴附近,选穴取内关(对侧);

2、痛在外侧

靠近足阳明胃经循行线上,选穴取曲池(对侧)或大巨(患侧);: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旁开2,

3、痛既在内侧又在外侧,而非全膝者选穴取手逆注(肘关节与腕关节连线之中点)+曲池;位于前臂屈侧正中线,掌长肌与桡侧腕屈肌之间,腕横纹至肘横纹连线之中点。在前臂内侧,腕横纹中点上6寸。

4、风湿性膝关节痛:选膏肓腧灸之

5、膝痛不可屈伸,有功能障碍,选穴取大杼

6、髌骨软化症所致膝痛,选穴取阳陵泉透阴陵泉

7、膝上一点痛,用彭静山之法,取皮内针一枚埋之

方法:患者裸露膝关节上缘,再上2寸这一部分,曲膝以手抱膝使皮肤绷紧,用手指普遍按压,找出最痛点,埋皮内针一只,大多当时可止痛。

8、委中穴:刺络拔罐法、穴位注射VitB12)

9、膝关节之关节鼠(关节内的软骨游离体)所致疼痛选穴取手三里。

10、膝关节肿痛,取梁丘透血海、阳陵泉透阴陵泉、三阴交,引土克水之意。

11、局部若有青筋暴露、清晰可辨之浮络,此时用刺经之法难有效用,可用细三棱针点刺浮络,血变而止。

 

按摩心膝穴(位于中指背第二节中央偏內、外侧各五分,共二穴),可缓解肌肉痉挛,加强局部血液循环,具有消肿止痛,解除肌腱粘连和肌肉萎缩之功效。主治膝盖痛、肩胛痛、颈项痛治疗膝无力及变形性膝关节炎、脊椎疼痛疗效极佳。

 

金氏膝三针疗法

取患者双侧三阴交、行间和阳陵泉。取直径0.25mm,长40mm的针灸针,分别刺入三阴交、行间和阳陵泉穴,行间进针0.5~0.8寸, 三阴交和阳陵泉进针1~1.5寸,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周治疗3次(每次间隔1~2天),4周为1个疗程。

 

这个方法主要用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和慢性腰痛。

 

坐骨神经痛的一针疗法(效果显著)

 

坐骨神经痛的疼痛主要限于坐骨神经分布区,大腿后部、小腿后外侧和足部,疼痛剧烈的病人可呈特有的姿势;腰部屈曲、屈膝、脚尖着地。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将要用到的穴位:

环跳穴

【取法】侧卧,屈上腿伸下腿,在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之外1/3与内2/3交点处取穴。

 

【主治】⑴坐骨神经痛 ⑵坐骨神经损伤 ⑶急性睾丸炎、脱肛 ⑷癔病性瘫痪。

【机理】环跳穴为胆经腧穴,与膀胱经相交会。足太阳“主筋所生病”,足少阳“主骨所生病”,根据经络的分布、主病,结合环跳穴位于骼部,为下肢运动之枢纽,故环跳穴是治疗腰骶部和下肢疼痛、瘫痪的主穴。

【刺灸法】直刺;点刺放血。

 

一针治疗坐骨神经痛方法:取3-4寸长的细毫针一枚,医者以左手食指按压患侧环跳穴(患者取卧位,小腿上曲,足跟所对臀部有个小窝,以手指按压痛最明显处即是该穴),患者觉患处疼痛或酸麻明显时,医者右手持针直刺该穴(缓进针)约2-3寸,或再略深,患者觉麻木感或酸胀感自针尖向大腿或足传导,出针,以火罐(直径6CM的平口罐即可)在针眼处连拔两罐即愈(每次20分钟),次日或隔日在此穴再拔一次。

 

 

治疗坐骨痛: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能够提高痛阈,降低痛觉的敏感性,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可以取椎旁腰骶神经根、坐骨神经干或其分支的压痛点,并结合传统的穴位进行治疗。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常选的穴位有以下几个:

 

1)悬枢穴

 

位置:第1腰椎棘突下。作用:治疗腰脊疼痛、泄泻。针法:向上斜刺0.5~1寸。

 

2)命门穴

 

位置:第2腰椎棘突下。作用:治疗药剂疼痛、遗精、阳痿、月经不调。针法:向上斜刺0.5~1寸。

 

3

)腰阳关穴

 

位置:第4腰椎棘突下。作用:治疗腰骶疼痛、下肢痿痹、遗精、阳痿、月经不调。针法:向上斜刺0.5~1寸。

 

4)腰俞穴

 

位置:骶管裂孔处。作用:治疗腰脊疼痛、下肢痿痹、月经不调、痔疾、癫痫。针法:向上斜刺0.5~1寸。

 

5)承扶穴

 

位置:臀横纹中央。作用:治疗腰骶臀部疼痛、痔疾。针法:直刺1寸~2寸。

 

6)委中穴

 

位置:腘横纹外端,股二头肌肌腱内侧。作用:治疗腰脊疼痛、腿足挛痛、小便不利。针法:1寸~1.5寸。

 

7)殷门穴

 

位置:承扶穴与委中穴连线上,承扶穴下6寸。作用:治疗腰痛,下肢痿痹。针法:1寸~2寸。

 

8)环跳穴

 

位置: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内三分之二交界处。作用:治疗腰痛,下肢痿痹。针法:2寸~3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坐骨神经痛?如何用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
高效的“坐骨神经“刺激针法
膝关节,失眠,坐骨神经痛快速针法:
针灸神医“王一针”坐诊百草堂 -中医治疗-六二易学中医网
中医传统保健穴位养生——针灸艾灸治疗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方案
刺血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经验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