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弟弟奄奄一息,父母准备棺材,哥哥不甘心,路遇高人,救了弟弟

母亲紧紧地抱着六岁的二儿子,腮帮子贴在儿子的额头上,泪水不住地向下滚,哭喊着“娘对不住你。”儿子却牙关紧闭,翻着白眼,小身子抽搐成弓形,知觉正在渐渐消失。父亲慌乱之中,请了一位大夫。大夫一看,便说孩子得了破伤风,难治,留下一剂药方,让父亲去抓药。然而,抓完药,煎好药,服下去,无济于事。二儿子抽搐得更加厉害,白眼已经翻得无力,松动的眼皮数次闭合,开始倒气。

奄奄一息的孩子

父亲变得手足无措,急得团团转,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因为他知道“黄泉路上没老少,得了破伤风就是一个死。”虽然,当时出花儿痘疹要了很多小孩子的性命,但那不是不治之症,尤其种了牛痘之后。然而,破伤风却意味着孩子的命没救了。悲伤欲绝的母亲更加用力地搂住二儿子抽搐的小身体,一直哭喊着“娘对不住你。”父亲瘫坐在院子中,双手捶打着迷糊的脑袋,口里嘟囔着“昨天,还活蹦乱跳的孩子,怎么就……”

母亲与孩子

四天前,二儿子石福还高高兴兴,蹦蹦跳跳地央求母亲给两个铜板,到胡同口去买落花生。因为,小孩子的耳朵尖,嘴馋,盼着出门,所以小贩在胡同口的吆喝声,还没让忙碌的母亲细听到,而早已传到了小石福的耳朵里。小石福一听到小贩的吆喝声,嘴里不自觉地就流出了哈喇子。小手也不自觉地扯着母亲的衣角,急切地央求母亲给两个铜板。母亲故意问他“要钱做什么?”小石福急得小脸通红,咽下一口唾沫,小嘴一张“买落花生。”母亲既没有掏钱的举动,也没有直接答应给钱,而是说道:“等小贩过来,我给你买。”此时,小贩的吆喝声越清楚了,朝着小石福家这边走来。

小贩

小石福却等不及了,一心想着吃落花生。双手使劲摇着母亲闲下来的左手,一边摇,一边流着哈喇子对母亲央求道:“娘,你忙,给钱,我自己买。”母亲笑了笑,看到儿子那急得通红的小脸,和那嘴角的哈喇子,说道“好,好,你放开我的手,我给你找。”母亲从左口袋里掏出了四个铜板,看了看,用左手手指分出两枚,递给儿子“给你,小馋猫。”小石福双手接过两枚铜板,顿时小脸笑了起来,眼直勾勾地看着母亲手里还剩下的另外两枚铜板,娇气地说道:“娘,那两个也给我呗。”母亲一边迅速地把在手里的两枚铜板放进口袋,一边说道:“两个,就够了,小孩子吃多了落花生,上火。”

小石福

小石福也很满足了,两枚铜钱的落花生足够自己吃的了。家里人没有人和他“争嘴的”,父亲石田在离家四里外的粮店做掌柜的。虽然,离家不远,但有时几天才回来一趟,比自己大六岁的哥哥石寿,虽然每天放学回来,但在放学之前,落花生早已全部进了小石福的肚子里。母亲就更不会和小石福“争嘴”了。小石福如果拿给母亲吃,母亲总会说那一句“我是大人,什么都吃过,你吃吗,小馋猫。”

落花生

小石福双手接过母亲给的两枚铜板。然后,一手一枚,用力攥在手心里,生怕小铜板跑了。小石福,小手也有劲了,小腿也有力了,小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他一溜烟跑出了门,母亲让他慢点,他似乎没有听见。小贩吆喝着,也朝这边过来了,和小石福正好打了照面。小石福一个“急刹车”停住了,小石福认识小贩,因为他经常在胡同里吆喝。小石福尤其对他的吆喝声特别地亲切,因为只要一听到这吆喝声,自己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就出现无数的落花生,小嘴就会流出哈喇子。

宣统通宝

小石福站在小贩的前面,似乎要挡住小贩,有要把篮子中的落花生全部买下的架势。没等小贩开口问,小石福伸出右手,放开拳头,亮出了一枚铜板,小嘴噘着说道:“买落花生。”小贩笑了笑,说道“买一个铜钱的?”小石福似乎忘了左手还攥着一枚铜板。想了想,接着把左胳臂伸直,放开拳头,又出现了一枚,笑道“你看,两个,买两个的。”小贩笑着,用手撑起自己的口袋,示意小石福把铜板放进去。小石福小头一扭,小手又攥紧了铜板,来了脾气“你给我落花生,我给你钱。”小贩无可奈何地摇摇头,拿着一张纸,熟练地折叠了一个漏斗状,抓了两大把落花生放进里面。(京师串胡同的小贩不用秤杆,直到南方人来京师做生意才时兴用秤杆)

糖葫芦小贩

小贩递给小石福落花生,小石福才放心地把两枚铜板交出去。小石福抱着这包落花生,一边流着哈喇子,一边拿出一粒放进嘴里。落花生的香让小石福从嘴香到心底。小孩子的满足就是这样简单,似乎一粒落花生就能填满他们的心。小石福一边吃,一边往回走,似乎眼里只有这包落花生。到了家门口,小石福在门外就举起了那包落花生,一边走,还一边喊“娘,你看,满满的落花生。”母亲刚一扭头,却看着小石福被门槛一绊,向前踉跄了几步后,重重地摔在铺的石头上。手里的那包落花生早飞了出去。母亲扔掉手中的活计,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抱起小石福,又急又慌地问“没事吗?摔着了吗?”

母亲

小石福没有哭,只是用小手指了指地上的那包落花生,和散落出的落花生。母亲慢慢放下他,过去把落花生的纸包捡了起来,里面还有不少落花生,撒出来的只是少部分。母亲拿给小石福看,并说道:“你看还有这么多,够你吃的了。”小石福接过纸包,从里面熟练地拿出一粒放在嘴里,刚要用小牙咬,却感觉下巴很疼。小石福指着下巴底下,连说“疼,疼,疼。”母亲忙抬起小石福的下巴,看着小石福指的地方,一道磕印,微微的有点血迹。

民国小孩吃东西

母亲并没放在心上,因为既没有出很多血,伤口也不深。母亲只是给小石福揉了揉,吹了吹,并对小石福说“好了。”小石福的母亲和大多数的母亲一样,每当孩子磕磕碰碰,都会对着孩子的小伤口揉一揉,吹一吹,俏皮地说声“好了”。这时,有些正在哭的孩子可能会不哭了,而喊疼的孩子,也不喊疼了。小石福就是这样,当母亲给揉了揉,吃了吹,并听到母亲说“好了”,小石福就认为真的好了。况且还有落花生引诱着他,所以他忘记了疼痛。

民国小孩

下午,哥哥石寿屁颠屁颠地从学堂跑回来。还没进门,就喊“娘,今晚做什么好吃的,我饿死了。”一边喊,一边跳过了门槛,刚要直奔厨房去,却突然刹住脚。他盯着地,慢慢弯下身子,不相信地捡起一粒落花生,又开始大喊“娘,你买了落花生,快拿出来,我饿死了。”母亲在厨房,听到大儿子石寿提起落花生,知道自己疏忽了,忘了打扫“战场”,被大儿子发现了。石寿在地上又捡了几粒落花生,冲进了厨房,拿给母亲看。母亲尴尬地笑道:“你弟弟要吃,买了很少,还撒了,你弟弟也没吃多少。”石寿又接着冲进了屋里,看到弟弟自己在玩,旁边桌子上还有包落花生的纸包。石寿拿起翻过来,喊道:“一粒也没给我留啊!”就听母亲在厨房喊“下次单独给你买。”弟弟石寿也附和着,对着哥哥说“哥,下次给你留着。”弟弟石福的一句话把哥哥石寿的脾气消了一大半。石寿认为弟弟能想着哥哥就可以了,并不是自己故意和弟弟“争嘴”。

民国兄弟

然而,四天后,石寿被邻居从学堂里着急地叫回家,父亲早已从粮店里紧急地回来了。母亲抱着弟弟哭一会,呆看一会,嘴里不住地说“娘,对不住你。”石寿看到弟弟已不成样子,小小的身体抽搐成弓形,翻着白眼。石寿对母亲大喊“娘,弟弟,怎么了,弟弟,怎么了。”母亲像失去了元神,似乎根本就没听到大儿子急切的喊声。眼泪填满了眼眶,他出来,要问在院子手足无措,双手捧着头,哭泣的父亲,到底怎么了?。父亲也已泣不成声,似乎从喉咙里发出一句“你弟弟不行了。”石寿顿觉一个晴天霹雳打在自己身上,脑子一片空白,瞬间蒙了。缓了一缓,他眼眶中的泪滚滚落下,跺着脚对父亲喊“怎么不去找大夫。”父亲的喉咙似乎也被堵死了,没发出任何声音,只是软弱无力地摆了摆手。

父亲

石寿知道父亲的意思,大夫也无回天之力了。但石寿不甘心,就这样失去一个弟弟。只见他用袖子,猛地擦了擦眼泪鼻涕,一溜烟跑了出去。他还要找大夫,一个不行,就再找一个,只要弟弟还有一口气在。他接连找了两位大夫,一位看后,像刚才父亲一样摆摆手走了,另一位大夫会诊后,直摇头,好心地对石寿和父亲说“给孩子穿件好衣服,准备后世吧!”

晚清民初儿科大夫

父亲已经悲痛到了极点,双腿瘫软地不能走路。父亲只能吩咐石寿,让其到棺材铺去给弟弟定一口好棺材,顺便买些墨汁。父亲要把二儿子石福用墨汁全身抹黑,为了让其从此不再托生到这样的家庭。石寿只能听从父亲的,而他的腿也像灌了铅,又好像很多人在后面拉着他的腿,让他每走一步都很吃力。他好像是挪着步到了棺材铺门前,在门前站了一会,脑子里浮现出弟弟从出生到六岁那张变化的小脸。他的眼泪擦了又流,流了又擦,最后,他用力擦了擦,擤了擤鼻涕。又一步步挪进了棺材铺,掌柜子和一个人正在说话,一眼看到了走进来的石寿,但并没有主动搭话。石寿走进去,向四周扫了一眼,“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他看到一口口的棺材,而弟弟也将躺在里面,和他还有父母永远离别。他禁不住不哭。

民国棺材铺门前

而掌柜子着实被这一声哭吓了一跳,赶忙跑过来,问“怎么了,孩子”?和掌柜子一起说话的那个人也转过身,紧跟着过来。石寿哭泣地说道:“父亲,要我给弟弟定口棺材。弟弟快不行了。”刚才和掌柜子说话的那位突然问道“你弟弟,怎么了。”石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那个人,那个人一听,喊道“不好,破伤风”。那人赶忙让石寿前面带路,到他家看看。石寿和那人一前一后,跑着,来到家里。父亲还在院子中,悲伤的不能自已,而石寿没有管父亲,急忙带着那人到了屋里。母亲抱着弟弟,呆呆地看着,好似泪水已经流完。那人并没有直接接触弟弟,而是只略看了一下,急忙对石寿说“赶快到同仁堂,问伙计要掺了鸽子粪的黄酒。”

老同仁堂

石寿听到,连哭都不知道哭了,一口气跑到了同仁堂。正巧在同仁堂门口,碰到了棺材铺的掌柜子,掌柜子忙问“你弟弟怎么样了?”石寿呼哧呼哧大口喘气,还一边吐着字“那人让来同仁堂拿掺了鸽子粪的黄酒。”说完,石寿跑进同仁堂,掌柜子也随后跟了进来。石寿进来就喊“快给我拿掺了鸽子粪的黄酒,”伙计一脸茫然问他“要那个干什么?”掌柜子替石寿忙回答道“救命,救命啊,快!”伙计一看是棺材铺掌柜子,都是熟人,所以很快给石寿倒了一瓶。石寿接过黄酒一溜烟地跑了,没给钱,自然也没带钱。棺材铺的掌柜子忙对伙计边说边指着石寿的背影“家里有人等着救命,太急了,过时,钱就送来了。”伙计没说什么,只是摇了摇头。

哥哥

石寿拿着黄酒瓶,又呼哧呼哧跑回家。把黄酒递给那个人,就站在一边喘粗气。母亲已经木人一般,呆呆的,眼直直的。只见,那人把黄酒给弟弟灌了进去,转过头对石寿说,“你弟弟有救没有救,就看今晚了。”那人嘱咐石寿紧紧盯着弟弟今晚的反应,因为现在家里只有石寿能办到。母亲似丢了魂,父亲悲痛地瘫了。那人拍了拍石寿的小肩膀,并对其说道“有事就去棺材铺掌柜子那里找我。他知道我在哪里?”石寿点了点头,看着那人离开。

黄酒

晚上,石寿一边盯着弟弟,还一边给父母送水,但父母都无心喝无心吃。就在当天晚上,弟弟石福排出了很多又脏又臭的东西,但石寿并不嫌弃,还是很细心地替弟弟清除脏东西。而当弟弟排出了那些脏东西后,慢慢地恢复了意识,哭喊着“娘,我饿。”弟弟的这句话,不仅让哥哥石寿看到希望,更让已经呆滞的母亲有了意识,在院子中的父亲被石寿拉了过来,看到儿子醒来,父亲破涕而笑,赶忙和大儿子石寿去厨房做了碗面。小石福吃了几口睡去了,母亲也渐渐恢复了意识。

就这样,小石福捡回了一条命。后来,父母经常会对他说“你的这条命是你哥哥救的。你们哥俩要好好相处啊!”小石福命大,福也不小,后来出国留学,回国做了教育局长。而救他的那个人据说参加了革命军,后来消息全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故事:和尚捡到包裹,掌柜起了贪念,殊不知正中和尚下怀
民间故事:男子陪弟弟喝酒,他醉酒半夜去茅厕,母猪说进屋别睡床
每日聊斋:细柳
美文欣赏 | “母亲节”忆母亲
想让生意火爆?得学会让顾客舒服
民间故事:善良的小伙被骗,没想最后却娶了骗子的老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