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木整装 | 传统建筑构件之美
userphoto

2022.07.24 河南

关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的建筑包含了大量古人的智慧,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木结构的建筑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其中复杂的结构,牵扯到的力学计算,古人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能做得如此精确,真叫人叹为观止!

在繁杂的木制构件中,上檐柱与横梁之间的撑木,专业术语叫“撑拱”,又称“雀替”,在江南某些地方俗称“牛腿”,北方地区又叫“马腿”。撑拱是在檐柱外侧用以支撑挑檐檩或挑檐枋的斜撑构件,主要起支撑建筑外桃木、檩与檐之间承受力的作用。

明初期撑拱仅仅是一根较细窄的能够支撑斜木的棍、杆形状,只在棍、杆上稍微雕凿一些竹节、花鸟、松树之类非常简练的浅雕。明中期的撑拱演变成倒挂龙形。到了清代,撑拱又改为斜木形。直到民国初期,因受西方建筑风格的冲击,撑拱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时至今日,撑拱以装饰的形式又回到了大众的视野。再一次验证了经典永流传这个真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斗拱就是“斗”和“拱”
门的建筑构件之——斗拱
明清时期建筑木雕构件
传统建筑构件 . 瓦当 纹样
《营造法式》卷十四彩画建筑构件
明代建筑构件原形拓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