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茶中有诗意,诗中有茶味”,明朝如何在茶诗中展现出饮茶文化?

文:文史李先生

中国历朝历代茶文化在中华文明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高度集权的明朝也是如此。饮茶这项活动虽然是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活动,但是显然相对于只把茶叶当做生活调剂品的普通百姓,饮茶这项活动在文人的生活中更为重要。

文人墨客创造出来茶道思想,规定了一系列冲茶泡茶的规范,并且他们在品茶中品味自己的道,人生的道以及自然万物的道,而在品悟中会得到许多新思想和启发,因此创作出了许多咏茶诗歌,后世的人也能从这些诗歌中体会到当时的饮茶文化。

一、明朝文人对茶品质要求的提高为茶文化中咏茶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当代中国饮食文化一直对于饮品或者食品有着“色、香、味”俱全的要求,这时因为现代文明的发展使得文化也走向成熟,而处于封建王朝的明朝,经历过了前朝积累和发展,茶文化逐渐走向成熟,明朝人对于茶叶的品质开始有更高的要求。

曾经担任国子监祭酒的翰林学者陶望龄就写过一首《胜公煎茶歌兼寄嘲中郎》的咏茶诗,诗中对于龙井茶等当时的名茶就口感和茶的香味作过细细品鉴,这在他的咏茶诗中是头一篇。

在宋朝,茶叶大多是团茶,因而宋朝“点茶”的技艺乃是一绝。首先泡茶者要先将茶叶磨碎成粉状,再置于杯中加入少量水充分混合,最后在冲入热水。

但是在明朝,散茶开始慢慢普及开来,这也更加有利于品茶者在冲泡前和冲泡后观察茶叶的颜色形状以及茶叶的品质。

诗人张岱曾在诗文《曲中妓王月生》中写道:“白瓯沸雪发兰香,色若梨花透窗纸。”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茶叶的香气以及颜色作出自己的评价,并且描绘出了茶水清澈透亮的感觉。

这证明明朝的诗人更加赞赏茶香清幽似兰,茶色清淡透亮的茶品,不再只关注于口感,更加注重茶的品质。

在明朝,武夷茶和岕茶都是文人们喜爱的茶品,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在这一时期有关这两种茶的咏茶诗数有了较大的增长。

“公安三袁”中的袁宏道曾写诗文表达自己在受到岕茶作为礼物时的场景,在《和江进之杂咏》写道:“菩叶数筐书尺五,岕茶新寄自吴侬。”

首先作为互送亲友的好礼,在这句诗中可以表现出岕茶在明朝的流行,其次也可看出诗人在收到岕茶时的愉悦之情,体现了诗人对于这种茶的偏爱。

这两种茶的共同点在于,武夷茶的品类繁多且茶品优良,茶香浓郁,而岕茶的香气和色泽都独树一帜,符合了明朝文人开始兴起的色香味俱全的品茶要求,因此才会在众多茶叶品种脱颖而出。

明朝文人对于茶叶品质的高要求同时也给茶文化带来了一些改变,第一是促进了其他小众但是高品质的茶叶品种的发掘,为前朝的茶叶等级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新类型的茶叶品种不断出现。

第二,因为对茶水的细致要求,也促进了茶叶冲泡过程的细致化和专业化,泡茶用具的多样化,以及茶道思想和文化不断完善。

二、明朝咏茶诗歌在文人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古代文人的审美活动无非琴棋书画四样,因为茶本身是饮品,又因其清净沉静的特点广受文人的喜爱,因此茶与君子四艺总是结合在一起。

首先音乐总是渲染和烘托气氛的绝妙手段,丝竹之音自然是文人墨客聚会之时必不可少的音乐方式。在加上琴声悠扬宁静,和茶自身的品质极其配合。

因而在品茗之时,琴音会使得人们仿佛置身于高山流水之中,置身于清新的自然之中,自然是可以增强品茶人的感官体验,给予品茗一种更加悠远的意境。而文人互邀请相聆听新的琴曲时,上等香茗又是极好的待客之礼。

在双方手谈之时,棋局上你来我往,厮杀不断,饮茶则是缓解气氛、消除紧张感的绝妙饮品。若是双方势均力敌,却都云淡风轻,那饮茶更是一种智慧中的点缀,更加附和意味深远的气氛,诗人李昌祺曾写下相同意境的诗文:“棋布星罗局,茶倾雪泛杯”。

书画本来就是靠着心中的几分灵气而书的,饮几口香气扑鼻的香茗更加能够使人灵感迸发,因为本来茶的意境和书画就是同源同宗、相辅相成的。诗人陈继儒就曾经描绘了本为一体的书茶意境:“若瓶数点浮花乳,蕉叶一窗印草书。”

另外在明朝还衍生出另外四种技艺,即点茶、焚香、插花与挂画。点茶就是泡茶,本身这就是一项审美活动,而其他三种技艺和茶文化皆有融合之处。

在明朝,当点茶者在室内点茶之前,有时则要焚香,而在众多咏茶诗歌中,焚香的场景也多次出现,这体现了明朝文人对于茶事的庄重,对于茶道的敬重。

焚香也是有三点作用,第一是为了去除室内屋中的浑浊之气,留下熏香的香气;第二是为了让熏香之后残留的淡淡香气和茶香应和;第三是为了营造气氛,焚香之后烟雾缭绕,平添几分仙气,更加有品茶的气氛。

在品茗之中,插花的技艺主要体现在鲜花的选择上,选择何种颜色鲜花来匹配品茗气氛,选择何种鲜花搭配才能营造品茗的清幽场景,选择何种香气的鲜花才能和茶香相得益彰,而非互相冲撞。在众多花的品种之中,只有梅、兰、菊等清雅之花才能让品茶者青眼有加。

在明朝,文人也爱一边品茗一边欣赏画作,这便是茶与挂画的结合。

三、明朝文人在咏茶诗歌中表达精神诉求

  • 中国封建王朝的文人大多都和政治脱不了干系,因为文人们大多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无奈的是,许多诗人一生都无法做到,因此诞生了一系列寄情于山水或者寄情于物的诗词。

而在明朝初期,盛行的台阁体就代表了一种敷衍太平的文风和思想禁锢、文化限制的特征,文学已经不自由,虽然诗人们想要让自己的诗词摆脱政治的影响,却无法做到,自己内心中对于政治的无奈和美好的精神诉求就在诗词中展露无疑。

(一)诗人在咏茶诗中表现归隐之志

许多诗人饱读诗书,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修身治国平天下”乃是儒生的共同政治追求,匡扶社稷也是许多投身仕途的学子的政治理想。

但是政治总是黑暗而又充满腥风血雨的,无数文人在遭遇黑暗时无法拯救自己,无法继续自己的政治生涯,又或者看到了太多的黑暗面,因此选择急流勇退,不再继续仕途。这些人的诗文中大多都隐含着归隐之志。

明代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唐伯虎在参加科举考试时遭遇到了泄题案,从错失了考试机会。本来他是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成为朝廷命官,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却不料横生枝节,他错失那次考试。

当年的案件已经不可考,但是唐寅的确是因为那次考试对于仕途心灰意冷,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自此之后唐寅醉心山水,移情于诗酒茶花中,他尤其喜爱香茗,曾经写下众多吟茶诗,比如在画作中他曾经题过一首诗

“买得青山只种茶,峰前峰后摘新芽。烹煎已得前人法,蟹眼松风朕自嘉。”

从这首诗中可以品出其中唐寅归隐山林,悠闲度日的心情,以及他对于茶叶的喜爱。

(二)诗人在咏茶诗歌表达内心情感

还有一部分人虽然想要脱离政治,却因为百般牵扯,最终无法离开仕途。他们大多心中还怀揣着抱负家国的渴望,无法放弃自己坚持多年的政治理想,于是在品尝香茗直接,思绪短暂地放飞,他们只能在诗歌中表达自己的内心的情感。

有的在咏茶诗歌中表达想要归隐山林的渴望,但这仅仅是他们在繁忙政务之际,或者是对于政治短暂失望之时,被一缕茶香吸引而来,抒发的一时的心血来潮。或者他们是想表达自己志向和志节,想要传达出“大隐隐于市”的感觉,以此来表达自身的淡泊名利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节。

还有一些明朝文人是为了借茶事和品茶来陶冶自己的情操,毕竟茶道文化博大精深,茶叶之中又包含着许多对于人生处世的道理,这自然是值得所有人去学习的。

比如茶叶的先苦后甜就是意味着人生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自身的磨练意志和本领,才能嗅得梅花香。

再者品茶和冲泡茶叶时要讲究心境,讲究内心的沉静和清净,才能真正地品味茶,品味世界万物,品味自然之道。而且茶事也是一道道严谨的工序,一步不得错,一步不得乱,这些都体现了人生和道的秩序。

参考历史文献:

《明史》

《明实录》

《明史演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茶待客、以茶赠友、以茶孝亲:从茶诗中品味北宋茶文化
唐宋茶谈(七)
长安雅士浅论唐诗宋词和唐煎宋点
品一杯香茗吟一首古诗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深含黄:一首唐诗中的茶文化
元稹“宝塔体”茶诗,构思巧妙形态优美,阐述了“茶道”的本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