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6)----挑兵挑将费精神

    (年轻的皇帝宋神宗赵顼继位之后,面对外强中干的国家形势,一m想要励精圈冶,改革变法,他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得力的助手来帮助自己实现这个梦想。而此时,朝中的大臣可以说人才济济,既有位高德重的三朝老臣,也有跃跃欲试的青年才俊,无数人梦想着成为辅桂新君的股肱之臣。然而宋神宗为什么偏偏选择中了王妥石呢?)
    宋神宗继位时,并没注意王安石,但他着急啊,下诏书说刚当上皇帝,战战兢兢,不知道什么是对与错,哪儿做得错误,请大家提出来,不要有什么顾虑,我一准改,不但采纳还重用。朝野觉得皇帝懂事。大臣们就开始建议了,这挺好,归纳起来有四种:
    一是一般性建议,像王陶是御史中丞,负责检察官员的,上表说得赏罚分明远离奸臣,这个重要,皇上就要识别好与坏。像谏官赵卞,认为应该选有远见卓识的人当宰相,不要大兴土木,要省钱。这些建议滑稽,面对任何皇帝讲这个都管用,这些跟任何人讲都不错,没有针对性,其实就是废话。这可是无关痛痒的。
    二是好心建议,像韩维,是太子右庶子,是太子身边的“宰相”,辅佐太子的。他提出皇帝小,社会经验不丰,紧急事可以拍板,其他的缓图之。他还建议,执政的宰相与大臣们历经三朝,这些大臣们社会阅历广,对这个国家做了贡献,得尊重他们。提意见时,不要不耐烦。他的第三建议是,各有职责,别把手伸那么长,不要亲力亲为。这种建议听起来是好的,善良人提的,可是,宋神宗是想干大事的人,这是讽刺的建议了。等于是反语。反讽类的建议了。对宋神宗来说不好听。也没错。不给力。
    (这些建议流于形式。司马光与富弼是著名的政治家,三朝老臣,将会带绘宋神宗怎样的建议呢?).
    三是理论性建议,司马光提的。他是翰林学士,先得修德,这太厉害了。现在得先修身养性,三条:一是仁二是明三是武。得有仁爱的精神,仁爱与仁政;得分清好人与坏人,要明辨是非;武是果断,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三条修到家了,才算好皇帝。现在您名位是皇帝,还不能是皇帝。就得修。至于治国,还有三条:一是任官,二是信赏,三是必罚。得学会任用称职的官员;得赏赐守信用;想惩罚得做到。然后他语重心长地说,这六条不轻易示人,我经历了三个王朝,你爷爷你爸爸时我都献了六条。我就想,宋仁宗时财政赤字如此厉害,这六条去了哪里?看出这六条也不能解决具体问题。

    四是反对建议,富弼还是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时参与改革的,被贬过,现在也回来了。他说,这问题复杂。宋神宗想满朝上下,就算富弼变法过,请来。太老了,身体不好,特许坐小轿进宫。宋神宗请教,富弼看出他内心,想折腾吗?告诉你,做君王的忌讳的是让别人看出你的意图,这最糟。做天子最高境界是,不要让人看出你喜欢与讨厌的事。小人会谄媚你,会坏大事。这话也不错,君主得高高在上,辨明忠奸,自己知道就行了,默默地赏赐与惩罚。这哪里皇帝呀?是阴谋家。宋神宗觉得还是差得远。问现在西夏与
辽,怎么办?富弼说,皇上,刚上台,先让人觉得幸福,有恩惠,不能上来就打仗。起码二十年不能打仗,
打仗只能让生灵涂炭。
    听完这些,宗神宗能不神经吗?良久不语,叫人抬回富弼了。
    (面对侏守陈旧,宋神宗得下猛药,经过一番颇费周折的挑选,年轻皇帝的目光终于落到了王安石的身上。这个时期的王安石,由于母亲癞逝,他一直在江宁一一也就是今夭南京的家中守孝,闭门不出。而一个人对王安石不遗余力的推荐,终于改变了王安石的人生命运。那么,到底是谁让宋神宗最终相中了王安石呢?),
    宋神宗为太子时,韩维陪他读书。韩维谈得头头是道,宋神宗觉得他有学问。韩维说这哪是我自己的思想呀,这是王安石的思想,王安石是难得的人才。宋神宗此时想起王安石来了。叫来韩维,问王安石在哪?说是母亲去世了,家在南京,在那儿守孝三年。宋神宗问他,能不能叫来王安石?韩维说,没问题呀,这是有大志的人,以礼相待,肯定来。能不能先写信传达意思给他,愿意来,立即下诏书。否则我怕他拒绝我。韩维觉得,王安石有大志,是进退得失有极大原则,看是否有利于国家与民生,看大事。君王靠私人关系传信,对王安石来说,觉得你偷偷摸摸,能有好印象吗?宋神宗说,那怎么办?又不来,怎么办?
韩维说,听说他儿子王雾刚进进士,传达给他,让他跟爸爸说一声。宋神宗高兴了。+
    (宋神宗很快得到了王安石肯定的答复,考虑到王安石人在江宁,还需要处理一些善后事务,于是他使下诏,任命王安石以知制诰的名义担任江宁知府。然而,正当宋神宗充满期望地等待王安石振臂一挥,举起改革变法大旗的时候,-情况却又急转直下。那么,此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宋神宗何时才能见到王安石呢?)

    江宁知府牛呀,这是大郡,哪知道王安石不接受。恕难从命。宋神宗一下火极了。他说生病了,是真的还是别的?真急了。他无法理解,正想用人呢。宰相曾公亮说,皇上多虑了。肯定是真病了,据我了解,他拒绝进京肯定是身体不好,不是真的对抗。另一位宰相吴奎说,皇上,他不来,有两大原因,一是王安石这人特别固执,根本不合作,如果让他来京做官,会生灵涂炭;二是王安石跟韩琦不好,来朝廷怕韩琦收拾他。我认为不来就是因为这些,曾公亮一听,说这是胡说。吴奎说你也不是好东西。王安石还什么都不知道呢,人就替他吵架呢。宋神宗不关心这些,只想这人怎么这样,还不来呢?叫来王安石的J bY-王雾。韩维真是太了解王安石了,进退得失有原则,难轻易撼动的。他任何事都有原则。母亲去世不久,身体不好,本身有能力,有道德,突然给大官,双手接过来,不好看。王安石不是贪图大官,对这样的忠臣,有原则,给他巨大的责任,他接受方式与一般人不同,不会跳起来接受,而只会谢绝,表明对官的态度,而不是对大事。不了解的人会奇怪。这是老大的做派。王安石如果贸然接受了,就看出他不够严肃不够严谨。韩维说,就不想想,像王安石这样的人,肯定要一个巨大的舞台,你继位,这样邀请他,他能不来吗?这样的人得显示诚意呀。我想这话出自韩维之口,但未尝不是王安石的真实内心世界。他也有选择君王的问题。,
    (1067年9月下诏任王安石为翰林学士,王安石会怎么对待这次任命呢?).
    王安石写了谢表,根本不再推辞。写的是,皇上任命官员最怕的是偏听偏信,历来要做好官,不容易,翰林学士太重要了,这是皇上的私人政治顾间,能参与政治。得有相当高的政策水平,“某”没这些才能,居然被任命,我很惭愧。最后是说,其实不够格,想到皇上英明神武,我决定献给当今圣上。像王安石这样的,谦虚跟骄傲一样。这次谢了宋神宗,是因为这个位置太重要了。这是他第一次跟皇帝讲了真话。是想干大事。翰林学士重要呀,始于唐,发展于宋,到宋朝是三品,起草诏书这个职责本来在中书省,中书省底下有中书舍人,到唐时,设置了翰林学士,分掉了中书舍人的起草权,其实是分宰相的权,皇帝要分宰相的权,是因为宰相权太集中了。翰林学士以国家名义起草诏书。他们负责起草的像大赦令,任免宰相的诏书等,最重大的命令与诏书是他们负责起草。其他的是中书舍人起草。纸张都不一样。唐朝管它叫内相,地位相当重要,唐宋时担任翰林学士离宰相就不远了。宋神宗对王安石寄予了极大的希望。王安石说,“俯仰谬恩方自歉,惭君将比洛阳人”,哪里比得上贾谊呢?能做得差不多就差不多了。努力做得一样好。宋神宗舍了老本了,太想见王安石了,第二年四月越次接见王安石。见到后,得说多少贴心话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6挑兵挑将费精神
苏洵说王安石是奸臣,宋神宗问司马光看法,司马光的回答令人赞叹
碍眼的通通出局!宋神宗苦等偶像
司马光为何在十七年后将一女子斩首
宋代奇案 (95) 阿云谋杀亲夫案
17年后 司马光终于杀掉了那个女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