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诗经·商颂·玄鸟》有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在先秦传说中,名为简狄的年轻女孩在河里洗澡时,有一只玄鸟飞过,在岸旁产下了一枚卵。

简狄吞下了这枚卵,十月怀胎生下了名为“契”的男孩。

契后来成为了商部族的首领,带领商人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在商朝建立后被尊称为商人的始祖。

那么在这句诗经中,“天”指的是什么?它是传统意义上的“天”吗?玄鸟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

何谓玄鸟?

玄鸟的记载最早出于山海经:“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豹、玄虎,玄狐蓬尾。”

根据山海经的描述,玄鸟是一种有两对翅膀的神异鸟类,其外形像是燕子的放大版,脾气非常暴躁,常以老鹰等猛禽为食物。

根据考古挖掘,发现“商”是以鸟类为图腾的部族,大量出土的商朝文物上都能发现各种鸟类的图腾。

玄鸟这一形象,最开始与燕子类似,不过随着商部族的逐渐发展壮大,玄鸟的形象也逐渐发生了转变。

在漫长的岁月中,与燕子类似的玄鸟逐渐加上了鸡冠、鹤足、孔雀尾等彰显高贵的特征,演化为了类似于凤凰的形象。

简而言之,商部族草创的时候因为实力低微,只能选择燕子这种常见鸟类的形象作为部族的图腾。

而当其逐渐强盛,乃至创建商朝之后,燕子这种普通的形象就不适合商部族的身份了,玄鸟也就逐渐演变为了凤凰的高贵形象。

天命玄鸟,何谓“天”?

在漫长的历史中,玄鸟逐渐从燕子“蜕变”为了凤凰,那派玄鸟来建立商部族的“天”,又是什么?

要想探究这个问题,就必须从“契”的母亲“简狄”开始溯源。

《史记》有云:“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简狄出生于有娀氏,是三皇五帝当中的帝喾的妃子。

传说中,帝喾是黄帝的曾孙,他的祖父是少昊,而少昊在古代有另一个别称——天帝。

在我国的传说神话体系中,少昊乃是五方神国中的西方天帝,也就是所谓的“白帝”,刘备白帝城托孤中的“白帝城”就是因此而得名。

而白帝少昊又有一个本名,为“挚”,根据《史记▪白圭传》记载:“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

“挚”在古代与“鸷”同音,所以可以证明,白帝少昊是鸟的化身,一开始可能是非常常见的燕子形象,在商朝建立后被神化为了凤凰。

我们可以在古文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为鸟师而鸟名。

少昊虽然是西方的白帝,但他的部族原本在中国的东部地区,并且建立了一个以鸟为图腾的部族政权,这大约就是商部族的前身。

所以我们根据“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可以作出如下推断:少昊就是传说中的天帝,他派出玄鸟,帮助简狄产下了子嗣,所生下的“契”建立了商部族。

契与商部族的崛起

上古时期,人们经常用自己活动的地区来命名自己的部族。

商部族中的“商”,来源于商地,而这个商地大约就在今天河南的商丘地区。

根据传说,商部族的始祖名为“契”,其父是三皇五帝中的帝喾,其母则是帝喾的妃子简狄,他还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也就是三皇五帝中的“尧”。

契与另一个兄弟实沈成长于山林之中,两人皆成为了卓越的猎手和统治者。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契与兄弟实沈成年之后为了争夺部族的统治权爆发了激烈矛盾。

在父亲帝喾的调和下,部族一分为二,实沈带着一部分族人搬迁到了大夏,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太原市。

而契带着另一部分族人搬迁到了商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

在传说中,契得到了主管“火正”,也就是祭祀火神祝融的权力,所以在他成为了商部族的始祖后,他被后世尊称为“商祖”或者“火神”。

在古代,部族的崛起既需要个人的努力,但更重要的其实是时代的机遇。

契在建立商部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什么作为,部族也没有壮大的机会。

可就在他行将就木之际,上古中原地区发生了一桩大事,那就是席卷整个中原的大洪水。

夏朝的领袖大禹为了抗击洪水,选择与各个部族进行联合,其中商部族由于地处黄河中下游,也成为了大禹联合的对象。

据《史记·殷本纪》中记载:“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契长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仍命契为司徒”。

在席卷中原的大洪水中,契带领商部族协助大禹,为平治洪水做出了重大贡献。

舜帝为了表彰商部族的贡献,任命契为司徒,这就成为了契和商部族崛起的契机。

司徒在当时是负责传授农业技巧的高级官员,还执掌一部分祭祀和礼仪。

在成为司徒后,契获得了行走于各个部族的权力,商部族制作的陶器和铜器得以被贩卖到各个部族。

除此之外,契还从夏朝得到了先进的农业种植技巧,这些技巧被他传授给了商部族的百姓,这样商部族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多,生产的粮食也越来越多,部族人口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契的努力为商部族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此之后,商部族就在商地逐渐发展壮大,直到取代夏朝建立商朝。

商朝的建立

自契之后,商部族就成为了夏朝的一员,世代为夏朝效力。

契的十四代孙商汤成为部族领导人时,恰逢夏朝末代君王夏桀在位。

夏桀性情非常暴虐,而且沉迷于酒色,他宠爱美女妹喜,为了让妹喜高兴,他耗尽了夏朝的国库,又征召了大量百姓用以修筑壮丽的瑶台。

夏朝的百姓对此苦不堪言,经常指着太阳咒骂道:“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各地诸侯也都纷纷断绝了与夏朝的关系,准备取而代之。

第一个起兵造反的是山东地区的有缗氏,但当时的夏朝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很快就消灭了有缗氏。

在此之后,诸侯叛乱四起,虽然都被夏桀接连消灭,但夏朝的国力也受到了重大削弱。

大臣关龙逄、太史终古纷纷劝谏夏桀,想让他收敛一二,否则夏朝必亡。

然而夏桀根本听不进劝谏,反而杀了关龙逄,终古害怕被牵连,便投奔了当时最为强大的商部族。

商汤成为商部族的首领后,已经看穿了夏朝的日益腐朽,决心取而代之。

他在亳地建立了新的国都,积蓄粮草、招兵买马、训练士卒,又招揽了大批有才能的臣子辅佐自己,其中就包括伊尹和仲虺,后来又接纳了夏朝的逃臣终古。

在伊尹的建议下,商汤亲自去了夏朝的国都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了夏朝的实际情况与军队战力。

当时的夏朝虽然平定了多次叛乱,但实力依然强盛。

尹伊就对商汤说道:“夏朝建立已有四百多年,虽然夏桀为人残暴,但他在诸侯中依然有威信,而且国力也依然强大,必须等待时机,不能轻举妄动。”

在夏朝平定有缗氏的叛乱中,夏朝的精锐部队损伤殆尽。

伊尹认为时机已到,就进言道:“时机到了,可以联合各诸侯发兵了。”

趁着夏朝平定其他诸侯的时机,商汤先是灭掉了韦、顾、昆吾这三个夏朝的强大属国,而后又接连消灭了十一个服从夏朝的诸侯,这就是《孟子》中所记载的“十一征而天下无敌”。

做好了先前准备工作后,公元前1600年左右,商汤正式起兵伐夏,天下诸侯云集响应,组成联军长驱直入。

在河南封丘一带的鸣条地区,联军与夏军遭遇,在宽广的平原上展开了决定中原归属的大决战。

在决战开始前,商汤登上战车,向全体联军宣读了一篇讨伐夏桀的誓词,名为“汤誓”。

经过商汤的动员后,联军士气大振,诸侯们纷纷表示愿意为商汤效命,与夏桀决一死战。

双方交战那天,天降大雨,伴有闪电,然而联军无所畏惧,顶着狂风暴雨对夏军展开了猛烈冲击。

夏军很快溃败,夏桀带领几百残兵落荒而逃,最终被商汤活捉,并被流放到了亭山。

结语

经过近二十年的南征北讨,商汤彻底消灭了夏朝,控制了黄河中下游的广阔区域。

四方的诸侯纷纷携带贡品来到商朝的国都亳进行祝贺,根据《逸周书·殷祝》的记载,短短几个月间,就有三千诸侯大会于亳。

登基之后,商汤吸取了夏朝灭亡的教训,他励精图治,善待百姓,又对天下诸侯以礼相待,平息了自夏末以来纷乱不息的中原大地,巩固了商朝的统治,为商朝数百年的基业奠定了坚实的地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商朝的建立
玄鸟生商
鸣条之战之窥见
303 玄鸟 | 诗经·商颂 | 儒家
作为500年前立国时东夷小国的君主,商汤为什么能首倡革命成功?
《诗经》第三百零九篇《玄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