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17年饱学老夫子给毛主席出题:“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
1917年饱学老夫子给毛主席出题:“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毛主席如何应对?

1917年7月中旬,湖南一师放了暑假,毛主席邀请老同学萧子升和准备回安化老家度假的同学萧蔚然,准备一起游访湖南的大好山水,了解民间疾苦。

他们三个穷学生身上都没有带什么钱,此次游历纯属“穷游”,路上实在没钱住店买饭吃,就干脆借住在寺院里,还有前清的老学究家里。

有一次,在一位姓刘的老翰林家里,毛主席和萧子升写了一首诗:

“翻山渡水之名郡,竹杖草履谒学尊。途见白云如晶海,沾衣晨露浸饿身。”

老翰林见他们作诗有些水平,就送给他们40个铜板作为盘缠。

到了8月上旬,三人进入安化县境内,这里有一家“劝学所”,所长夏默庵是安化县羊角乡大岩村人,早年毕业于清代两湖贡院,学识渊博,熟谙经史,在县里很有名气。

三个人初生牛犊不怕虎,打算去劝学所拜访夏默庵。夏老先生脾气不小,眼界很高,听说有三个年轻的游学先生来拜访,直接对管门的说:告诉他们,就说我不在家。

第二天,毛主席又到劝学所拜访,夏默庵依然不见。

他本以为毛主席不会再来,没想到隔天毛主席竟然又来了。心中不由得暗暗奇怪:别人只要一次不理,就不再上门了,这个小子似乎有些毅力,倒不知学问深浅如何。

夏默庵有心相试,就让管门的放毛主席进来,自己写了半幅对联放在书桌上,自己走了出去。

毛主席进门一看,只见书案上放置着半副对联,上书:“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他一看便知:这个“鸟声声”,“到也,去也”有些揶揄他的意思,讽刺他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鸟。

也罢,但凡有些学问的饱学之士,心里都免不了有狂傲之气,这个夏老先生是要考我学问呀!

毛主席微微一笑,拿起笔一挥而就:“清水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夏默庵出来一看下联,不由得大吃一惊,这个对句的意境格局竟然比他的出句更高,而且还不露痕迹地反击自己是“井底之蛙”。

他觉得这个年轻人绝非凡夫俗子,连声赞道:“写得好,写得好!”

果然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如今后生可畏啊!

老先生立即整容相迎,不仅请毛主席吃饭,还留他住宿过夜,当天晚上二人相谈一见恨晚,成了忘年之交。

第二天,夏默庵送给毛主席八块大洋作为旅费,并亲自送到大门口和他依依道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默庵出联:绿杨树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看毛泽东如何对?
夏默庵出上联为难毛主席,毛主席当场对下联,夏默庵听完连声称好
百鸟齐汇 | 鸣春秋
老乡绅出上联,毛主席对下联,境界不可同日而语
相忘江湖4-6
【东吴名家之二十五】英才之后无大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