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夏民族始祖(三皇之一),伏羲、女娲的孙子

中华民族在漫长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体现了华夏人民同自然界作坚决斗争,同入侵之敌作殊死抵抗、宁死不屈的精神。勤劳勇敢的优秀传统使民族魂的塑造更具有文化内核的意义,它一次又一次地促使炎黄子孙在斗争中运用智慧,进行发明创造,从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斗争,从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

炎帝文化是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凝聚全世界炎黄子孙的民族之魂,更是激励华夏儿女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创新奉献的精神之光。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以各自的伟大历史功绩,均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受到普天下炎黄子孙的世代崇敬。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太平寰宇记》记载:“神农尝五谷之所,上有神农城,下有神农泉。”

《上党记》记载:“神农庙西五十步,有石泉二所,一清二白,味甘美,呼为神农井。”

炎帝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并不是完全靠天吃饭,而是自己凿井灌溉,特别是在伏羲、女娲洪水泛滥和大旱天气多变的情况下,能率领部落自给自足在那个年代已经是很了不得了。

在原始社会里,刀耕火种在很大一方面是靠天吃饭,只能望天收成,遇到自然灾害,就有可能导致颗粒无收,炎帝神农氏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史书曾有详细的记载。

《白虎通》云: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杨泉理论》说:“神农始治农功、正气节、审寒温,以为早晚之期,故历日”。

《主术训》云:"昔神农之治天下也,神不驰于胸中,智不出于四域,怀其仁诚之心,甘雨时降,五谷蕃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岁终献功,以时尝谷,祀于时尝。"

《淮南子》:“昔者神农之治天下也,神不驰于胸中,智不出于四域,怀其仁诚之心,甘雨时降,五谷蕃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岁终献功,以时尝谷,祀于明堂。明堂之制,有盖而无四方,风雨不能袭,寒暑不能伤,迁延而人之,养民以公。”

《新语》记载:“民人食肉饮血,衣皮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人食五谷。在人者可相天下人民,野居穴处,未有室屋,则与禽兽同域。”

左丘明《世本·作篇》记载:“神农作琴。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这种琴发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农之和,能使人们娱乐。

桓潭《新论·琴道篇》则明确地说:“琴,神农造也。”认为神农氏掌握政权后,曾“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于是始削桐为琴,练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神农氏为琴五弦,足以通万物而考理乱也。”

杨雄在《杨子》一书中写道:“昔有神农造琴以定神,禁淫僻,去邪欲,反其天真者也。”

也有专家经过考证认为,“神农琴”上的五根弦名宫、商、角、徵、羽,实际上就是中国民族音乐所指的五声音阶。

削木为弓,以威天下。神农始创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兽的袭击,有力地打击了外来部落的侵犯,保卫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成果。

制作陶器,改善生活。神农氏发现禽兽的肉可以用火烤熟食用,但是谷物晒干或者烧烤之后,变得非常干硬,难以咀嚼。神农就又开始动起了脑筋。一段时间后,神农氏发现,经过水浸泡后的谷物会变得松软,更容易食用。于是他就用泥土做成容器,晾干后,用来浸泡谷物。后来,神农又发现经过火烧之后的土质容器,会变得更加坚硬和耐用,于是陶器出现了,经过历史的演变,在陶器的基础之上,又演变出了瓷器。

在我国考古当中,属于炎帝神农时期文化的随州冷坡垭遗址、西花园遗址、枣阳雕龙碑遗址,出土了大的陶器。其中以夹砂黑陶和夹砂灰陶为主,泥质黑陶、灰陶、夹砂粗红陶次之,泥质红陶较少,泥质白陶最少。除少量的素面陶外,纹饰有篮纹、附加堆纹、凹凸弦纹、方格纹、镂孔刻划纹、绳纹、叶脉纹和少量的彩陶等。器形有鼎、罐、厚胎喇叭形红陶环、陶纺轮、碗、盆、圈足盘、器盖、瓮、尖底缸、长颈壶、四足方鼎等,这一发现对我们研究当时的制陶文化,提供了有利的参考。

在陶器发明前,人们加工处理食物,只能用火烧烤,有了陶器,人们对食物可以进行蒸煮加工,还可以贮存物品,酿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对人类的饮食卫生和医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为了促使人们有规律地生活,按季节栽培农作物,炎帝神农还立历日,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月为三十日,十一月为冬至。
炎帝管理部落,治理天下很有方法。他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智贵于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勤,不罚而邪正,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人民无不敬戴。

在神农氏炎帝治理天下的时候有两个战争是我们不得不讲的,一个是阪泉之战,还有一个是逐鹿之战。

《司马负.三皇本纪》记载:“味草木之滋作方书以疗疾(察其寒温平热之性,办其君臣佐使之义,常一日而遇七十毒)。作曰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因风沙之叛而增修其德,琴五弦,帝于此未尝敢一日自遗也。后迁于曲阜,卒于茶乡,在位一百四十年。其后临魁六帝都称炎帝,仅可持世,至榆罔,遭蚩尤之乱,而不能制,有公孙轩辕孰能擒之哉”。

《史记.五帝本纪》开篇:“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也就是说神农氏炎帝传至炎帝榆罔的时候,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黄帝部落越来越强,炎帝部落越来越弱,阪泉之战发生于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之间,通过这场战争,黄帝战胜了炎帝,炎帝归服了黄帝,同时黄帝取代了炎帝在黄河流域各部落中盟主的地位。这场战争是华夏族形成的奠基之战与关键之战。这场战争的原因既有争夺领导权的因素,还有争夺宜农土地的因素。

涿鹿之战,是距今约50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它也是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涿鹿之战以黄帝与炎帝联合联盟的胜利而宣告结束。擒杀其首领蚩尤。涿鹿之战的结果,有力地奠定了炎黄集团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部族首领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并被逐步神化。涿鹿之战为我们中华民族在发轫时期决定日后基本面貌的历史性“战争”。

神农三十三年(戊辰,公元前4733年)夏天,帝神农前往秦岭天台山采药,不幸误食火焰子(俗称断肠草),肝肠断裂而死,享年六十三岁。就地安葬在秦岭莲花台(陕西宝鸡)神农三十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四年,卒于神农三十三年(戊辰,前4733),终年六十三岁。

从神农氏72世至炎帝八代为政权,统治农耕,历时2693年,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实践中,神农氏经过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疆界四至明晰 。

《淮南子·主术训》记载:“昔者神农之治天下也,神不驰于胸中,智不出于四域,怀其仁诚之心,甘雨时降,五谷蕃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岁终献功,以时尝谷,祀于明堂。明堂之制,有盖而无四方,风雨不能袭,寒暑不能伤,迁延而人之,养民以公。其民朴重端悫,不忿争而财足,不劳形而功成,因天地之资而与之和同。是故威厉而不杀,刑错而不用,法省而不烦,故其化如神。其地南至交阯,北至幽都,东至阳谷,西至三危,莫不听从。当此之时,法宽刑缓,囹圄空虚,而天下一俗,莫怀奸心。”

《帝王世纪·星野垦田·第九》记载:“自天地设辟,未有以界之制,三皇尚矣。诸子称:神农之王天下也,地东西九十万里,南北八十五万里。及黄帝受命,始作舟车以济不通。乃推分星次以定律度,自斗十一度,至婺女七度。”《路史·后纪·引世纪》记载:“自天地设辟,未有经界之制,三皇尚矣。诸子言:神农王天下,地东西九十万里,南北八十五万里,盖所制里于今有所不同者。”

炎帝神农从第一代到第八代实现了从游徙过渡到定居,从攫取性渔猎过渡到生产性农耕的革命性转变。村落建立起来后,定居的人口迅速增长,发展了以物易物的集市贸易,社会开始出现分工。改革了婚姻制度,新婚姻制度打破了数千年对偶婚的传统,母系氏族制开始向父系氏族制转化。

帝神农称帝之前的母系社会是“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对偶婚时代。对偶婚是群婚向单偶婚过渡的一种婚姻形式,以女子为中心,女娶男嫁,夫从妻居。其形式有走婚、望门居、不落夫家等。

炎帝对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炎帝精神,首要的是创业精神,奉献精神,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炎帝精神使中华后裔在与自然和社会的斗争中,摆脱愚昧和野蛮,追求先进与文明。这种精神使华夏民族获得了高度的团结和统一。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正本清源,追溯历史,史书也多有抵牾之处。笔者认为因为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认识也会不同,记载的内容不一定确切,但不会相差太远。人类供奉的文明始祖,还是从统治和决策层面考虑,呈现给大家的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小技与大德,小恩与大慧的关系。大者是伟人巨匠,小者则是大海之中的一粒沉沙。

从神农氏72世至炎帝八代为政权,统治农耕,历时2693年,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实践中,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的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贡献,历史不容诋毁。此后的发明创造,则是一种对古人技能的细化和精进、完善而已。

河洛文化研究院院长杨作龙先生著有《炎帝文化发端伊洛论》,对八代炎帝进行了详细认真考证,通过多种史料的综合梳理考证,得出炎帝文化发端伊洛的结论。本小编现引用一下杨作龙先生的研究。

《帝王世纪》、《外纪》、《通志》、《路史》注引《古今通系》云:八代炎帝为炎帝石年、帝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宜)、帝来(厘)、帝哀(里)、帝榆罔。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石年即第一代炎帝,“母有娇氏,为少典妃。”杨作龙先生亲临伊川平等乡大莘店之龙头沟巨型石龙,感叹说:“在布满植被的上古大地唯有石龙突显,定十分壮观。在盛行感生观念的母系社会,以巨型石龙为感生图腾,正符合炎帝神农诞生的传说,石龙与神农读音相近,第一代神农炎帝的活动范围可以坐实在嵩山以南及以西地区。伊川平等乡大莘店之石龙地区是第一代神农石年的故里。”

第二代炎帝姜临魁,号帝临魁。帝神农中毒身亡后,长子临魁继任。帝临魁对中草药也很有兴趣,其研究方向偏重于毒药,尤其擅长有毒真菌。帝临魁提出了“有毒就有药”的理论。

帝临魁执政时期正值炎帝神农氏政权的黄金时代。帝临魁把都城迁至谷城(河南洛阳北郊谷城)。《九域志》曰:“神农尝五谷于此,名谷城。”公元前4692年,帝临魁病逝于宫中,享年65岁。葬在具茨山(河南新郑)。

第三代炎帝姜承,号帝承,帝临魁的小儿子,临魁22年(庚寅,公元前4711年)出生在陈留。帝承在位时,完善了征取贡赋的税收制度。

《神农书》曰:“承为民赋二十,而民有法,而神农亦有终岁献贡之事。赋贡之来久矣,特神农教民稼而后有谷米之赋,帝承为之制耳。”帝承时期已普遍存在私有财产。帝承3年(壬子,公元前4689年),帝承迁都于穷桑(山东曲阜)。

在帝承执政期间,炎帝神农氏仍处于鼎盛时期,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都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普遍提高,被史家称为“太平盛世”。帝承37年(丙戌,公元前4655年),帝承病逝于穷桑王宫,享年57岁。葬在穷桑城外。

第四代炎帝姜明,帝承长子。帝承19年(公元前4673年)出生在伊川(河南洛阳)。母亲是深得帝承宠爱的三夫人。

公元前4655年,姜明即位,号帝明,以丁亥年(公元前4654年)为帝明元年。帝明即位后,在伊水河畔鸣皋(河南伊川)大兴土木,修建新都。帝明3年(己丑,公元前4652年),帝明迁都鸣皋。

帝明执政期间,致力于完善帝神农所创立的父系氏族制度,规定子随父计算世系,女方嫁到男方,死后葬在男方的墓地。随着父系制度的发展,女性的政治权利被剥夺。

帝明推行的婚姻制度,遭到了女性的普遍反对。女性不愿成为男人的专属妻子,拒绝出嫁。一些部落的女首领更是不愿意交出权力,强烈抵制新的婚姻制度。帝明27年(癸丑,公元前4628年),帝明病逝,享年46岁。葬在鸣皋山。

第五代炎帝姜宜,帝明长子。帝明7年(癸巳,公元前4648年)生于伊川。初封在莱原(河北保定西北)。15岁时,帝明为了锻炼他,派他去治理贫困落后的宜阳。姜宜带领宜阳族众大搞开发建设,五年时间使宜阳的发展超过了帝都。帝明认为姜宜有治国之才,便确立他为继承人。公元前4628年,姜宜即位,号帝宜。即位后,在宜阳(河南洛阳西南)建造新都城,不久便迁都于此。以甲寅年(公元前4627年)为帝宜元年。

帝宜执政期间,炎帝神农氏政权处于稳定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帝宜还在常羊山上筑台坝立表木,观测太阳变化,发明了太阳历。1972年河南伊川土门遗址出土了神农氏太阳历陶缸,上面刻有清晰的太阳历。公元前4612年,帝宜病逝于宜阳宫中,享年37岁。葬在鸣皋山。

第六代炎帝姜来,号帝来。帝明24年(庚戌,公元前4631年),生于莱原。帝宜在此娶伏羲氏女子为妻,生下姜来。帝来即位后在榆林(山西晋城高平神农镇)修建新都。帝来2年(公元前4581年),帝来迁都榆林,任命炎帝魁隗氏后裔句龙主管农业,官号“后土”。句龙工作极为认真,为族众办了许多好事,获得了族众的尊敬。句龙死后被封为“社神”。帝来19年(戊午,公元前4563年),帝来去世。享年69岁。葬在长山西北(山西晋城高平庄里村)。

第七代炎帝姜克,号帝克,为帝来之孙、节茎之子,帝宜45年(戊戌,公元前4583年)生于榆林。帝克即位后,觉得榆林地理位置不好,便在临汾河以东修建新的都城,取名“古阳”。帝克执政时期,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帝克18年(丙子,公元前4545年),东夷氏入侵炎帝神农氏东部边境。帝克命17岁儿子榆罔领兵驻守伊川,与东夷氏作战。榆罔神勇无敌,精通战法,多次击败东夷氏的进攻。 帝克执政期间,炎帝神农氏政权处于多事之秋。帝克24年(壬午,公元前4539年),帝克在内忧外患双重压力之下,病逝宫中,享年45岁。葬在霍山(山西临汾霍州南)。

第八代炎帝姜榆罔,帝克长子。公元前4539年秋天在伊川即位,号帝榆罔,以癸未年(公元前4538年)为榆罔元年。帝克2年(庚申,公元前4561年),姜榆罔生于承留。

在帝克执政时期,炎帝神农氏就已开始走向衰落了。帝榆罔即位之后,虽然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但无力约束各部落互相征伐,侵扰百姓。于是,中原地区进入“争霸时代”。《史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皇”和“五帝”究竟有谁?
夏、商、周的统治者都是一个人的后代,他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三皇五帝指的是谁?
中国古代三皇五帝详解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历史如此有趣|华夏诞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