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谜红楼:林黛玉为何寄居贾府最终又是怎么死的(上)?

林黛玉,《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真身,贾府贾敏与林如海之女,贾母外孙女,贾宝玉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称林姑娘。倾城倾国兼旷世诗才,是红楼中最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当然,世人爱林黛玉的很多,夸赞的也多,但是今天却想谈谈我心目中的林黛玉,也算是我自1997年始至2015年精读七遍红楼之后《解谜红楼》系列的开篇吧!曹雪芹在书中第五回(主要人物的命运及结局揭示)中对她的判词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判曲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其实前一首判词是写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个人的,一,四句写的是宝钗,二,三句写的是黛玉。咏絮才指的是黛玉非常有才华,“咏絮”出自东晋女诗人谢道韫,一天下雪,叔父谢安召集众子侄谈论文章,一时间雪下得很大,安问:何所似也?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答: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为称赏。后来便把在诗文创作方面卓有才华的女子赞誉为“咏絮之才”。可既然这么有才华,又为何“堪怜”?我想正因为她的才华反而害了她吧!“玉带”一种说法指的就是黛玉,“玉带林中挂”连在一起则不是很好理解,一个解释为上吊自杀,还有一种解释为将衣服的玉带挂在树上,然后投湖自尽(为什么是投湖文末会有分析)。不管怎样,都是“枉送”了性命。判曲也同样是并写钗、黛,其中木石前盟,世外仙姝,美中不足均是写黛玉。为什么林黛玉会是这样的结局?曹雪芹为什么要这么写?

首先,我想告诉你的是林黛玉的出身,她的父亲林如海祖上三代其实都是贵族,到了他这一代没有了世袭,但是林如海很厉害考了个探花,并且干了个肥差巡盐御史。所以可以这么说,贾府之所以把贾政的妹妹贾敏,也就是贾宝玉的小姑嫁给林如海,也是门当户对的。不过,贾敏一开始就已经死掉了,所以,也没有兄弟姐妹的林黛玉(曾有一个弟弟,幼年早夭),自然被林如海视为掌上明珠娇生惯养,那么她从小就是在一种优越但又孤僻的环境下长大的,所以只能寄情于诗词,并且才华横溢。毕竟她是一个女孩纸,不能像薛蟠那个呆霸王一天到晚瞎折腾。其实诗词这种东西,拿现在的话说,就是搞文艺了,其实是很容易变成被文艺搞的。当个爱好可以怡情,但是一旦投入其中,最能移性(小编也是如此,所以天天盯着阅读量,搞得食不甘味夜不能寝,天天想着要写出更好的更有深度的文章)。那么这就很容易造成了她的分裂的性格,一方面自视甚高,另一方面又顾影自怜。

其次,林如海死后难道没有遗产吗?林黛玉又为什么进了贾府?怎么说林黛玉也算官二代兼富二代了,林如海死后应该是有大笔遗产的,而且这个数字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不低于二百万两银子。那么何至于林黛玉进贾府后日子过的那么紧巴?她在“葬花吟”中写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那么钱呢?被王熙凤和贾琏贪了。在书中第十六回,林如海重病的时候,就是贾琏陪着林黛玉回苏州探视的,但是不久就死了,所以贾琏就“顺带”把丧事办了,然后就正式把林黛玉接进贾府常住了。之后就是元妃省亲要盖大观园,所以第一种可能就是贾琏直接把这笔钱用来盖园子了,因为你要知道,其实看起来家大业大的贾府,真的到了大笔用钱的时候,王熙凤这个管家婆也会捉襟见肘的。所以她不排除要东挪西借,所以这一次可能也是她主谋把这笔钱直接让贾琏挪用了。

第二种可能就是在书中第七十二回,贾府已经运转困难,有贾琏和王熙凤谈论经济话题的大段描述,贾琏回想起去扬州的情景,提到: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扬州就是盐官老爷林如海的办公地啊!那林黛玉为什么不去争?那时她才多大,再说你觉得林黛玉这样的从来衣食无忧的女孩子会对金钱有什么概念吗?再说,她马上又要进贾府了,自然也不会觉得会差钱。当然一应由贾琏做主了。不管是盖大观园,还是直接贪了,最终都是进了贾府的口袋。当然,你也许要问,贾母身为贾府的核心老大会不管吗?第一,贾母不差钱,第二,贾母喜欢王熙凤也很少干预她的管理,第三,毕竟这是林家的事情,人家也是世家大族,只是人丁单薄了点,嫁出去的菇凉泼出去的水,她也懒得管。

从进贾府这个维度来分析林黛玉的话,可以看出,本来是一个大家闺秀,可以独立自主的才女加“财女”,就这样瞬间变成了一个寄居人下的弱女子了。当然,有贾母的疼爱她的生活不至于太差,但是一定是比不了原先在家中的光景了。那么,问题就出现了,由俭入奢易,但由奢入俭难啊!当然,你也许会觉得林黛玉一点也不物质,她那么纯洁高尚,会在意这个吗?是的,她不会在意,但是现实残酷并不因她的高洁而逆转啊!所以,会经常因为些许小事就郁郁寡欢,那是因为“倒人”可以,但不能“倒架”。你以为爱钱的女子很难搞吗?错了,恰恰是如林黛玉这样的有着极高精神追求的空灵女子才最难搞。并非日子真的过得多么差,而是那种自主自由没有了,自尊心又超强的她就会迁怒到物质生活的匮乏上和对人的不和气上来。所以,她才会爱上更加热爱自由但是实际上软弱无能的贾宝玉(为什么这么说,下一节解谜贾宝玉会讨论)。

当然,后来的故事就是林黛玉和贾宝玉从一见面就似曾相识,互生爱慕,然后爱的死去活来,但大家长贾母和狗腿子王熙凤拆散了他们,最后林黛玉“焚稿断痴情”,病重而亡。这地球人都知道是吧?但是,事实恐怕并非如此。因为曹雪芹不是要写一部反封建的书,书中的贾宝玉也没有那个觉悟。这就是曹雪芹和这部《红楼梦》的伟大之处。普及一下吧,至少有三点不同于其他三部名著及以外所有古典小说。一是“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很多人和事,他不明写,也不顺着写,都是处处伏笔,前后呼应,这样他才能把书中各色人物写的面面俱到而且关系交叉,再由人物贯穿事件和全书。所以读红楼不精读至少三遍以上你根本读不通,人太多事太杂。二是大百科全书式的全景展示,不仅仅是贾府,还有整个社会各阶层的衣食住行人情冷暖蝇营狗苟,所以不要单纯的理解本书就是揭露封建的腐朽。三是刻画人物精准到位,比如一个笑容能写出十八样的不同来,而且对于人物的所处环境,人际关系,成长历程,心路变化都有很细的交代和穿插,人性的复杂和矛盾的突变曹雪芹都用那支生花妙笔给我们慢慢揭示出来了,所以不能片面的去理解人物表象的好恶和孤立的结局,要通篇分析研究。如果是批判的话就会写成《官场现形记》了,如果是光写社会人情那就是《金瓶梅》,如果只是写宝黛悲剧那就是《梁祝》了。所以,要以更高的眼光,更广的视野,更深的层次,更多的辅读去品味红楼,解谜人物,或许才能真证领略《红楼梦》的无穷魅力。(未完待续)

张锋2016年3月21日写于苏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个别人物形象分析
解谜红楼:林黛玉为何寄居贾府最终又是怎么死的(下)?
初识不解林黛玉,再读黛玉痛断肠
北静王与林黛玉的真实关系,玉带林中挂说的清楚,一切为了贾宝玉
「风语红楼400」宝玉对黛玉的爱令人动容
如果是林黛玉嫁给了贾宝玉,会不会幸福美满?这才是红楼遗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