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武帝把女儿逼成寡妇,公主婆婆死不瞑目

【“吕志勇看历史”之汉唐公主99(11期)】

编者按:这是我写的汉唐公主系列文章,全部为原创。

吕志勇,笔名大爱无痕。70后畅销书作家。

创作至今已在《北京文学》《啄木鸟》等报刊发表文字300余万。作品屡被《读者》《特别关注》《青年文摘》等转载。个人事迹曾被数百家电视台及新媒体转播。

已出版长篇《凤舞未央吕雉传》(四部)《曝光》《商场无兄弟》《忠臣硕鼠和珅》《勤勉的昏君崇祯》《仁慈的暴君朱棣》等十二部。

【图:夷安公主】

我现在真有点恨汉武帝这个人了。不是杀妻就是杀儿女。如此绝情的君主,是否孤独?如此冷酷的人,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关注他?

今天要说的,就是汉武帝刘彻的女儿夷安公主的事情。

她不但是皇帝的女儿,更是汉武帝的妹妹隆虑公主的儿媳妇。但是,就是这样的双重保障,依旧没能让她摆脱成为寡妇的命运。

皇室子孙的是是非非,真不是常人能理解的!

不过我还是想说一句——汉武帝这个狠心的老头儿!

一、独享封国,结成联姻

夷安公主的婚事,是其父亲汉武帝一手安排的。

刘彻做出这种政治婚姻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皇权的稳定。

夷安公主的婆婆,是她的姑母——隆虑公主(刘彻的妹妹)。

又是表哥表妹结婚——我哩个表亲啊!

她的公公是隆虑侯陈蟜——因在为母亲服丧期间与弟弟争财产、与父亲的小妾厮混,被剥夺爵位,除掉国名。

夷安公主的丈夫,是一个可悲的男人。出生后不久就因为父亲的罪过,失去了承袭侯爵的机会,只被封为昭平君。

按照惯例,公主一般只嫁给王侯。可这次,汉武帝将女儿降级出嫁,嫁给了一个“君”。君,是比侯低一级的封赏,一般为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在出嫁之前,夷安公主已经赢得了自己的封邑——夷安县。

夷安属高密境内。秦始皇帝三十四年(前213年)始设置胶西郡。高帝汉王六年(前201年)复置胶西郡,治高密(今山东高密市西南),辖境约当今山东省胶河以西、高密市以北地区,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改为胶西国。

据《汉书·地理志下》记载,高密国,故齐,文帝十六年别为胶西国。宣帝本始元年更为高密国。户四万五百三十一,口十九万二千五百三十六。

可见,这是一个富庶的地方,高密国常住4万多户,人口近20万。这在汉初是很繁华的地方。当时,齐国(诸侯国)仅临淄城就有10万多户,每天可以收千金,属于人口众多的繁华国度,甚至可以和长安城相比。如果不是皇帝的亲弟爱子一般不会封到这个地方。这就瞧出,夷安公主还是很受汉武帝宠爱的。

【图:高密古城】

这样一桩亲上加亲的婚姻,虽然缺少了王侯地位的庇佑,也还算是比较惬意的。

但,好日子未必就能过好。

夷安公主的丈夫并没有因为他父亲的荒唐行为深深忏悔,反而很好地继承了父亲的基因,也成为一个放荡不羁的公子。

尽管是皇帝的女儿,夷安公主也无法约束住丈夫。或许,在她心里,也觉得皇亲的生活就该如此奢靡。

【历史营养瓶】:有些不幸的种子,日常生活中已经种下,只是当事人浑然不觉罢了。

二、救子心切,难逃法网

随着隆虑公主日渐年老,她对儿子昭平君日后的安危开始担忧。老来得子,她十分疼爱儿子,也深知儿子的秉性。为保儿子将来可以免死罪,她亲自求自己的哥哥汉武帝,同时献出黄金千斤和千万钱,希望兄长日后能网开一面。

知子莫若母。隆虑公主去世后,失去约束的昭平君日益骄横放纵,一次醉酒后,竟将侍奉公主的“傅母”杀害了。

所谓“傅母”,是指古时负责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老年妇人。也就是说,昭平君把跟随母亲多年的保姆兼老师杀害了。

昭平君是公主之子,属八议范围。按制,八议范围内的罪犯当死时,一般的司法官吏无权审理裁决,只能将其所犯之罪及应议之理由奏报公卿,由公卿议定后再奏明汉武帝决定,实际上就是给“从宽处理”找理由。

当廷尉把此案上报给汉武帝后,众人皆以“公主之子”为由,请求汉武帝宽恕。

刘彻颇为为难。自己曾答应妹妹,不杀外甥。如今外甥犯了罪,该怎么办?

一想起妹妹,刘彻忍不住伤心落泪:““我妹妹到了老年方得此子,对他百般疼爱,临死还将他托付给我,现在他闯下这样的大祸,叫我如何是好?”

可他毕竟管理着庞大的汉朝,加上东方朔极力鼓动,痛定思痛,断然说道:“先帝造法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平等,如果我因此违反了先帝本意,庙堂之上我有何颜面立之?”于是下令处斩昭平君。

外甥一死,女儿成为寡妇。

【历史营养瓶】:单就这件事上论,汉武帝确实是不徇私情、公正严明。但我真的无法理解的是,一面是自己的女儿守寡,一面是外甥受死,这个老人心里纠结否?自古大义灭亲的君王多的是,但汉武帝杀死的亲人,绝对是“名列前茅”。

【图:汉朝“铅券”——相当于地契。用铅做成,上面有朱砂写的字】

三、什么是汤沐邑”?

最近,由于谈到公主,常常提到一个词:汤沐邑。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汤沐邑”这个词语,最先源于周代的制度,是指诸侯朝见天子,天子赐以王畿以内的、供住宿和斋戒沐浴的封邑。——也即天子为大家提供的豪华宾馆。

但后来,这个词演变成国君、皇后、公主等受封者收取赋税的私邑。——也就是说,提供收入、税收的城池、疆域。

贵族受封的“汤沐邑”,是一种食邑制度。秦汉以前,卿、大夫在食邑内享有统治权并对诸侯承担义务。秦汉推行郡县制后,受封者在其封邑内逐渐失去统治权,主要以享受封地内的民户赋税为主。——就是说,能发财,不管事。

受封的地方,随主人爵位的升降而变化,可以世袭。比如,东汉桓帝时把汝南郡“阳安”封给女儿为汤沐邑,于是该邑的长官可以称“令”,公主死后,“阳安令”复降为“阳安长”。令的级别略高于长。

【历史营养瓶】:皇族享受封邑,本身就是极其尊贵的,但他们却不加珍惜,常常做出出格的事情,真可谓“人心不足蛇吞象”。可见,欲望是永远填不满的沟壑。

【图:汉武帝雕塑】

相关史料:(老规矩,嫌古文难懂可以省略)

《汉书·东方朔传》

久之,隆虑公主子 昭平君尚帝女 夷安公主,隆虑主病困,以金千斤、钱千万为昭平君 豫赎死罪,上许之。隆虑主卒,昭平君日骄, 醉杀主傅,狱系内宫。以公主子,廷尉上请 请论。左右人人为言:“前又入赎,陛下许之。”上曰:“ 吾弟 老有是一子,死以属我。”于是为之垂涕叹息良久,曰:“法令者,先帝所造也,用弟故而诬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又下负万民。” 乃可其奏,哀不能自止,左右尽悲。朔前上寿,曰:“臣闻圣王为政,赏不避仇雠,诛不择骨肉。《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此二者,五帝所重,三王所难也。陛下行之,是以四海之内元元之民各得其所,天下幸甚!臣朔奉觞,昧死再拜上万岁寿。”上乃起,入省中,夕时召让朔,曰:“传曰‘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今先生上寿,时乎?”朔免冠顿首曰:“臣闻乐太盛则阳溢,哀太盛则阴损,阴阳变则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精神散而邪气及。销忧者莫若酒,臣朔所以上寿者,明陛下正而不阿,因以止哀也。愚不知忌讳,当死。”先是,朔尝醉入殿中,小遗殿上,劾不敬。有诏免为庶人,待诏宦者署。因此对复为中郎,赐帛百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赏不避仇雠,诛不择骨肉(资治通鉴卷零二二之十三)
汉武帝秉公执法杀女婿
《汉书·东方朔传》
《资治通鉴》讲座 第七十七讲 汉纪十四(4)
成语故事 各得其所
《易经》感悟《易经.讼卦》60——公允中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