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戏说红楼 | 秦钟形象大揭秘(上)

秦钟,表字鲸卿,是《红楼梦》中的人物,他是秦业五十三岁时得的儿子,秦可卿的兄弟。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他“较宝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

可见这个秦钟也与宝玉相似,有一种贵公子的气质和外貌。“只是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腼腆含糊,慢向凤姐作揖问好”。这段记载显然说明秦钟性格腼腆含蓄,甚至有些女孩子气。从他名字来看,秦钟的谐音是“情种”,可见他是一个多情细腻之人。清代的学者涂瀛在《红楼梦论赞》中也指出:

“秦钟者,情种也。为钟情于人之种耶?为人钟情之种耶?为钟情于人之种,斯为风流种;为人钟情之种,则为下流种。然为钟情于人,固不得不为人钟情之人,则合风流、下流二种而为种,斯为真情真种。其于智能也,莫为之前,虽美勿彰;其于宝玉也,莫为之后,虽盛莫传,然顾前不顾后,其象为夭,故不永厥寿云。”

由此可见,英俊清秀的秦钟,还是一个至真至情的人。

与宝玉初会的情节更是曲折。先是由秦可卿之口转述秦钟的年龄等特征。到第七回时,秦钟正式出现,秦可卿邀请宝玉见一见那兄弟,尤氏、凤姐、贾蓉分别阻拦了一次,这就使秦钟这个人物更加的神秘、特殊。

接下来,作者又用了眉清目秀等词描绘秦钟,让读者认为他只是一个贵族清秀公子,甚至有些阴柔。其实不然,在第十五回中,秦钟与智能儿在水月庵幽会,“智能儿看上了秦钟人物风流,那秦钟也极爱他妍媚,二人虽未上手,却已情投意合了”。智能儿本是水月庵的尼姑,秦钟也原本是风流倜傥的公子,二人的身份地位从本质上讲是非常悬殊的。但是这些外在因素并没有阻止他们产生美妙的感情。从与智能儿情投意合这件事之中,我们不难看出,秦钟敢爱而且情感真挚直接,与前文提到的清俊阴柔似乎相差甚远。

(秦钟的影视形象)

在研究宝玉与秦钟关系的过程中,很多学者将他们的关系定位为同性恋或双性恋。这种看法的依据是不充分的。

虽然书中有描写类似画面的情节,例如:“二人你言我语,十来句后,越觉亲密起来”。“因此四人心中虽有情意,只未发迹。每日一入学中,四处各坐,却八目勾留,或设言托意,或咏桑寓柳,遥以心照,却外面自为避人眼目。”

这些情节描写虽然有宝、秦二人关系甚密的倾向,但事实上,当时二人也只有十四五岁,彼此是少年之间的玩伴,一同入学,互相倾慕。况且曹公的著作内容极为丰富多彩,描写各类人物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衬托主人公的个性特点,而不是主人公的性取向。

有学者在《读红楼梦随笔》中提出:

“秦钟,以情终也。”

这一点的确符合秦钟的个性形象。

开辟鸿蒙,为谁情种?秦钟的谐音即为“情种”,由此可知他为情而来,也因情而去的结局。必定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少年,才会“以情终也”。身处封建朱门,情感和意志都不可顺应自己的愿望,而秦钟这个性情中人,钟情智能儿,情真意切,在他生命最后的一段时间,依旧心系心爱之人,这种结局未免有些伤感悲凉。

(智能儿)

《红楼梦》中的真性情之人的结局大多凄凉,这也说明作者极力的想表现出当时社会和人情的风貌,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人们最真实最纯粹的情感受到了严重的压抑。秦钟也只是这个时代和社会制度的牺牲品而已。父亲因为他与智能儿的幽会愤怒致死,他也有追悔之意,这充分印证了他是一个孝顺的人。

在第十六回中提到:“谁知近日水月庵的智能私逃进城,找至秦钟家下看视秦钟,不意被秦业知觉,将智能逐出,将秦钟打了一顿,自己气的老病发作,三五日光景呜呼死了。秦钟本自怯弱,又带病未愈,今见老父气死,此时悔痛无及,更又添了许多症候”。这就不难看出,秦钟见父亲气死,还存有追悔之意,所以他的内心还是以孝为先的。

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秦业是封建家长的代表。秦钟纵然有些轻薄,是一个随性公子,但是他是真实的,这种人从本质上讲是真实存在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中秦钟和智能儿的“错爱”
红楼梦里的三对苦命鸳鸯,写尽天下痴情女子
【清谈红楼⑦】“转弯”的地方风景如画
红楼梦中妙玉执意带发修行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暗喻?
红楼梦中秦钟与智能儿是什么关系?这段孽缘有何存在的意义?
大话红楼梦情侣篇之秦钟与智能儿——官宦子弟与庵堂女尼的飞蛾扑火之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