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露珠说红楼(一):我们从《红楼梦》里读什么


露珠说红楼(一):我们从《红楼梦》里读什么

     文/第一滴露珠

                           一

《红楼梦》,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没有之一。自从十七岁那年,我第一次读到《红楼梦》,便被它迷住了,自此,闲暇时间,总是手不释卷,一读再读。红楼梦成了我最最心爱的枕边书,许多年来一直陪伴在我身边。

《红楼梦》的好处在于常读常新,而且,可以从任意一章任意一页读起,即使你不知道前面的情节,也会忍不住被它文字的趣味、细节的魅力所吸引、着迷。

有许多人却对我说,《红楼梦》,他们读不下去。我想,读不下去的原因可能有三:一是许多读者喜欢看新奇有趣、情节离奇曲折的故事,而红楼梦在他们看来,写的无非都是些细碎的生活小事,太缺乏刺激他们小心脏的元素了。但《红楼梦》之所以成为一部传世名著,正是在于它的慢和细。它的故事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对于衣食住行、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祥加描绘。但凡称得上鸿篇巨著的作品,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无一不是厚重而细腻的。它不刻意讨好读者,不会按照读者的喜好随意改变自己的构思框架和行文节奏。这,正是名著与畅销书的区别之一。

二是《红楼梦》既浅显又深奥,通篇没有晦涩难懂的文字和语句,但是里面的人物非常之多,各种主仆关系、婆媳关系、父子叔侄关系、妯娌关系、亲戚关系,不用心读,就很可能会在头脑中产生混淆,从而导致阅读的障碍。由于曹雪芹生活在“文字狱”最为严重的清朝时期,为了规避朝廷对自己的迫害,他在作品中往往多用曲笔,为了不让人看出他写的是当朝的事情,故意在作品中模糊时代的界限,比如里面的官职名称,就故意采用多个朝代的官名,来规避政治风险。

曹雪芹写《红楼梦》,是边写边修改的,“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实际修改的次数只会比这多,不会比这少,那个时候没有现在这样发达的出版业,曹雪芹一边写,许多喜欢他的小说的人,就拿了去抄写、刻印、传读了,而曹雪芹却又多次进行了修改,故此,《红楼梦》的版本甚多,许多情节大有不同,这就更给初读《红楼梦》的读者造成了困扰。

比如,《红楼梦》第十三回中,秦可卿死了,小说没有说可卿的丈夫贾蓉如何,却多次说到贾珍的悲痛,“贾珍哭的泪人一般”、“此时贾珍恨不能代秦氏之死”,初读红楼时,我也曾对这些细节产生过疑惑,贾珍不过是秦可卿的公公,何以对她的死如此悲痛呢,这超乎常理啊?后来,看了一些有关红楼的文章,才知道这中间有删掉的内容,即“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贾珍对儿媳妇有不伦之情,所以才会是那副模样。所以读《红楼梦》,要多个版本一起读,对里面的情节和细节多加推断,才能在脑海中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红楼框架。

三是有些读者可能天生是个急性子,读不来慢节奏的东西,或者是读者天性豪爽,只喜欢金戈铁马、快意恩仇的作品,不喜欢这些描绘世俗人情,状写风花雪月的小说,那也不能勉强。再好的作品名著,也总有一些人不喜欢,这个强求不得。

                    二

那么,我们读《红楼梦》,到底从里面读什么呢?请让我来慢慢告诉你。

《红楼梦》就是一部百科全书,里面可谓是包罗万象,服饰穿戴、建筑设计、家具摆设、文物古玩、礼仪风俗、世态人情、社会矛盾、家庭斗争、争权夺利、诗词歌赋、病症医药等等,里面都有生动细致的描写。

首先,我们读《红楼梦》,就是读宝黛的爱情悲剧,以及其他红楼儿女的命运。

我想,这也是大家最感兴趣的部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真挚爱情,是封建时代的一曲真情颂歌,他俩的悲剧结局,又是一曲血泪控诉。在宝黛的爱情里,在大观园众姊妹的欢笑声里,我们读到了红楼儿女的美和真,亲与情,读到了青春,读到了人性的美丽。

其次,我们读《红楼梦》,是读清朝的社会史。

官场官官相护,草菅人命;官员贪污受贿、卖官鬻爵;富家子弟整日眠花卧柳、聚饮赌博、醉生梦死;宫廷、官场、大家庭内部,处处是勾心斗角,争权夺势;富贵之家生活骄奢淫逸,挥金如土,对财富过度浪费;龙阳之风盛行,上层社会的男人以结交名伶、豢养娈童为乐趣荣耀;女子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未嫁从父母,出嫁从夫
君,若遇人不淑,便只有凄惨等死的命运。

其三,我们读《红楼梦》,是读封建社会的兴衰史。

贾府的兴衰沉浮,从赫赫扬扬到盛极而衰,再到败落消亡,反映的正是整个封建时代的历史命运。

其四,我们读《红楼梦》,是读明清时代的风土人情、世态百相。

虽然作者极力避免在作品中显露出年代来,但是小说里的众多描写,无一不是明清时代的特色,诸如建筑风格、家具陈设、生活用品、衣服装饰、玩物、戏曲等等,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其五,我们读《红楼梦》,是读小说的语言文字艺术。

曹雪芹的确是天才的文学大师,在他的笔下,聊聊数语,一个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几句对话,便凸显出人物生动鲜明的个性;几段描绘,人物的生活场景便立在了我们面前。读《红楼梦》,里面的人物会随着文字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如过电影一般,我们会一边读,一边随着里面的描写变换各种表情,或是会心微笑,或是扼腕叹息,或是冷笑,或是愤怒。《红楼梦》的文字就是有这般魔力,让我们为它欣喜为它狂。

小说的魅力,正是在于各类细节的描绘。这也是小说和故事的最大区别。通俗的故事,长于情节的离奇曲折,多枝干而无叶子,而一部优秀的小说,却应该是一棵枝繁叶茂根深的大树,既有恢宏的架构,又有无数生动的细枝末节。

其六,我们读《红楼梦》,是读人际交往的技巧,处世的学问。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如何与上下级打交道,如何与外人交往,如何与妯娌相处,如何平衡家庭矛盾,《红楼梦》都能一一告诉你答案。

其七,我们读《红楼梦》,是读中国的哲学。

从儒家的孜孜入世,到道家的超脱出世,再到禅宗的明心见性、悟彻悟空,《红楼梦》都会予你以启迪和思考。

其八,我们读《红楼梦》,是读里面的诗词歌赋,提高自己古体诗词的认知和修养。

比如林黛玉给香菱讲解作诗的学问,对于我们现在的读书和写作也很有启发。

其九,我们读《红楼梦》,是读里面的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讲究的是“食不厌细,脍不厌精”,古代的贵族,生活悠闲又有钱,自然更有时间和心思来研究吃吃喝喝。《红楼梦》里的美食,既是食物,又是艺术,我算不上是吃货,都看得悠然神往,口水长流呢。

其十,我们读《红楼梦》,可以研读里面的经济之道,学习理财治家的学问。

例如《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探春兴利除宿弊,宝钗搞私人承包责任制,就是很好的理财治家案例,可以被现代的企业拿来借鉴学习的。

                      三

《红楼梦》真真是一部宝书。多年以来,许多人沉醉在“红楼梦”里不愿醒来,又有许多红楼爱好者,一生沉迷于钻研红楼,考据红楼,解读红楼,有知名的所谓“红学家”,更多的则是普通的红楼爱好者。

作为一名非知名的红楼爱好者,我对于“红学家”们的解读和考据,有赞同的地方,也有颇不以为然的地方,比如周汝昌老先生的研究理论,认为《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指的是贾宝玉和史湘云,把贾宝玉说成是那块顽石所化,而神瑛侍者却变成了甄宝玉,这种离谱的解读,我觉得完全是一种曲解。再比如刘心武的探秘,把秦可卿说成是废太子的遗孤,则我不敢苟同也。

一万个读者的心目中,就有一万个贾宝玉和林黛玉。名著的魅力,恰恰是在于它的复杂多面性。正如一座雾霭缭绕的山峰,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甚至是不同的时间看过去,所看到的风景都是不同的。

每个读者,对于《红楼梦》以及里面的众多人物,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解读。读了这么多年的红楼,对于《红楼梦》,我自然也有我的一些浅薄看法和解读。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会将我对《红楼梦》诸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和解读,一一写出来,与广大的红迷们一起探讨交流。

如果,你是一位初读红楼者,在阅读中产生了诸多困惑和不解,希望我的解读,会带给你一些启发和了解;如果,你是一位研究《红楼梦》的红迷,希望我们能一起碰撞出璀璨的思想火花,成为惺惺相惜的红楼知音,成为推广红楼的好伙伴。

如果有不同的见解,可以讨论,可以批评,可以辩论,但请不要恶语相向,这是我对你,我亲爱的读者,唯一的要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入夢】初读红楼
“红楼三问”之三
谁说是“狗尾续貂”?《红楼梦》后四十回自有伟大之处
白落梅:《红楼梦》是一座修行道场
红楼梦讲勋贵从发家到传家的转型
读不懂这四个“字”,你就读不懂“四大名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