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三大神医”:华佗,张仲景,还有一人是谁?

三国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三国时期开始的时间学者各有不同见解,一般分成狭义及广义。狭义是公元220年曹丕逼东汉汉献帝禅让,建国曹魏开始,广义是184年黄巾之乱开始。在东汉末年到三国这一历史阶段,不仅诞生了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等政治家、军事家,也让三大名医登上历史的大舞台。

东汉末年到三国这一历史阶段,诞生了三位杰出的医学家,分别是华佗、张仲景、董奉,这三位神医并称为建安三神医或者三国三大神医。其中,就华佗来说,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关于华佗之死,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晚年的曹操患了慢性病,久治不愈引起了“养病自重”的怀疑。同时,华佗被曹操找到了说谎托辞的证据,加深了怀疑,从而导致自己被杀。

《三国志》里面对于华佗的死,用的是“遂考竟陀”,“竟”是上刑的意思。临死前,华佗想将一卷医书传出狱门,因为狱吏胆小,终于焚毁,麻醉药的配方,外科消毒术的要义也就这样失传了。和华佗一样,张仲景在历史上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张仲景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医的灵魂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张仲景的著述除《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辨伤寒》十卷,《评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后人研究他的医理,敬仰他的医术和医德,称他为“医圣”。在河南省南阳市还为他修建了“医圣祠”。而对于董奉来说,相对于华佗和张仲景,其知名度可能就要低了一点。董奉又名董平,是候官县董墘村(今福州市长乐市古槐乡青山村)人。

最后,董奉出生的时候,正好是曹丕篡汉自立,建立魏国的一年。在成年后,董奉在南方一带行医。董奉医术高明,治病不取钱物,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5株,轻病愈者栽杏1株。值得注意是,后世称颂医家“杏林春暖”之语,正是来源于此。而且,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杏林”已成为中华传统医学的代名词,自古医家以位列“杏林中人”为荣。在三国时期,交州太守士燮曾经归附孙权,而相传士燮病危时,曾被董奉所救。董奉晚年到豫章(今江西)庐山下隐居,继续行医。

文/情怀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建安三神医,都留下了什么神话?
芒种
建 安 三 神 医
公共基础知识:建安三神医
看《医圣》,学中医,历史上这些中医个个都是王炸
一千八百年前的两位神医,留下传世经典至今为人所知,他们是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