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真实的方腊和宋江

一部《水浒传》,让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条好汉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那么历史上到宋江当地是个什么样的人?方腊起义又是如何,他们的真实结局到底如何?不只备受学者们的关注,而且是广大社会群众茶余饭后极有兴趣的话题。

但小说终归是小说,历史总归要有一个结果让人知晓

如果不是因为《水浒传》,宋江的名气不可能大到家喻户晓的地步。 关于宋江的记载,现存的史料不少。

《宋史·徽宗纪》记载,“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宋史·张叔夜传》记载,“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頕所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踞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禽其副贼,江乃降。”

宋江是北宋徽宗年人,为人“勇悍狂狭”, 有勇有谋 宣和元年(1119年)十二月,宋江因不满官场黑暗腐败,聚集了三十多人在黄河以北地区起义,打抱不平,专为平民百姓打抱不平,惩治贪官,“,州县官吏士兵打不过他,纷纷避而远之。后来,宋江的名气越来越大,部众也越来越多,渐渐做大做强,“横行齐魏”,转战于山东、河北一带,具有流寇性质,“官军数万无敢抗者”,成为一支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队伍。

再到后来,宋江被招安了,侯蒙(宋臣)使其归顺朝廷,然后让宋江征讨方腊,但此计划还没有来得及实施,侯蒙就病死了,招安之事一度搁浅。后来,宋徽宗又命海州知州张叔夜设法招降宋江。

方腊

所以历史上宋江与高俅与方腊并未交手

看来看方腊(?—1121),北宋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歙县人。方腊出身贫苦,以种地和箍桶为生。成年后,客居浙江淳安县(宋属睦州青溪),帮工度日。北宋末期,政局日益混乱,统治集团奢侈的生活和对外求和所耗费用大大增加了人民的负担,百姓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方腊有感于朝政的腐败,对不聊生的现状异常愤慨,于是利用明教的信仰形式发动劳苦大众,以武力反抗黑暗社会。

方腊性情豪爽,深得人心,加上有较强的组织才能,自身又出身贫苦,所以能号召很多生活困苦的农民。方腊被处死后,歙县和淳安的一些地方的人还是很敬重这位农民起义的领袖。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许多地名,至今这些地方还有“方腊洞”、“方腊寨”等。

宋江

后来又经了一系列的斗争,方腊在帮源的严家溪滩,与宋军作一死战。在战斗中,方腊坐骑战死,战刀丢失,最后不得不带亲信,退往洞源村东北的石洞中躲藏。石洞分上中下三窟,极为隐蔽,官军无法寻找。统制官王禀下令搜山。裨将韩世忠由方庚作向导,收买叛徒方京,才寻得方腊躲藏的石洞

四月二十七日,经过一番殊死搏斗,方腊和妻邵氏、子方亳、宰相方肥等52人被俘。宿将辛兴宗随后赶到,截洞掠俘,方七佛等人乘机逃脱,实俘39人,被解往汴京。

八月二十四日,方腊在汴京英勇就义。

宋徽宗

方腊余部坚持斗争,直到次年三月,方腊起义才被最后镇压下去。方腊起义打下六州五十二县,威震东南半壁,从根本上动摇了北宋王朝的统治。方腊作为农民起义的杰出领袖,永远被人们怀念。方腊最后坚守的洞源石洞被称为“方腊洞”。全省各地,乃至近邻安徽等地都有纪念方腊的方腊洞、方腊庙、方腊祠。

对比方腊与宋江,可能在历史上方腊更能代表着劳苦大众的想法,至今江浙等地仍有很多纪念方腊的活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都被《水浒传》骗了:宋代的农民起义其实在历史上规模最小
这才是真实的“宋江起义” 两次起义未招安换得惨遭杀害!
朱瑞熙:论北宋末年的梁山泊农民起义和宋江
宋朝历史人物——宋江
宋江真能率108好汉,剿灭方腊起义?真正的宋江弱到不能想象
真实历史中的宋江、方腊起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