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香菱为什么要学诗?

作者

张晓冰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曹雪芹写了一个动人美丽的故事——香菱学诗。很多人在这个故事里面认为这是曹雪芹在卖弄他的学问,从“写诗”的层面来分析这个故事。作家王蒙说曹雪芹在通过黛玉和香菱之口发表自己的“诗创作发凡”或者“写诗入门”,“完全可以把这一段复印下来作为诗歌函授的教材”(王蒙《红楼启示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5月第1版)。但是我却对此不以为然。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封建国家的上层社会,写诗是一个必修的课题,历史上有才的人而且写出好诗的人多得是,作者没有必要在小说里炫耀自己的诗才。那么为什么这个时候要写这么一段呢?有的研究者从教育学的角度,或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讨论和欣赏这一段故事。我则要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考察,曹雪芹写这么一段故事的意图,或许是要表现香菱这么一个社会底层人物追求上流社会地位的一种奋力地挣扎。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在那个封建等级森严的社会,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在获得了生存的机会之后,其地位教育是何等的重要!

如果说,《红楼梦》写的是一个封建家族败落的悲剧,那么在众多的悲剧人物中,最为悲惨,最令人痛彻心底的悲剧人物,算得上是香菱。香菱原本有一个圆满的家庭,其父甄士隐是一个不小的知识分子。这个家庭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是典型的中产阶级。但是这样的中产阶级家庭在那个社会却并没有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心爱的女儿被人贩子盗走之后,甄家就从此“霍起”,以至于家破人亡。香菱最后被拐卖到薜家,成为婢女,连自己的父母、姓名、家庭和出生地方都不知道,其生存和自由完全捏在主子的手里,想撵出去就可撵出去,想卖就可以卖掉。

本来,香菱的命运是有机会改变的。当初薜蟠强买香菱,打死冯渊,这一命案后来落到应天府新任贾雨村的衙门,并且贾雨村已经知道了这个被拐卖的女孩儿,就是当年资助他参加科举考试而发迹的恩人甄士隐的女儿时,是完全可以救出香菱的,但是贾雨村却丧失人性,忘恩负义,不施援救。可以说,这样一个女孩,其遭遇是惨不忍睹的。在大观园的丫头中,除了貌美之外,袭人用柔情,平儿用干练,鸳鸯用忠诚,小红用乖巧获得主子的欢心而获得了生存和体面。就香菱来说,本来有“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见第七回),有和贾府大丫环们拥有的美貌、温柔、干练等等条件,但是,她却没有得到读书识字的正统教育,以至于贾宝玉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第四十八回)而且,她的美丽和柔情面对的是朝三暮四的纨绔子弟薛呆子,没有可能像平儿、袭人那样上升到主子宠爱的地位。在大观园中,香菱如果要获得众多姑娘婆子们的尊重,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就必须另辟蹊径。恰好,海棠诗社就是这么一个平台。

如果从《诗经》算起,诗在中国至少已经有3000年历史。诗是什么?《尚书》有“诗言志,歌咏言”的解读。诗是情感表达的渠道,诗是精神创造的源泉。同时诗又是上层社会人文墨客把玩的工具。会写诗的人,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而事实上,也只有上层社会的官宦士族,像贾宝玉这样的“富贵闲人”,才有此才能和有此雅兴并有此条件学习诗词的基础知识而进行诗词创作。即便如后来贫困潦倒的诗圣杜甫,其出生也是京兆杜氏,北方的大士族,“一个有悠久传统的官僚家庭。”(冯至《杜甫传》1980年3月北京第2版。)说白了,能写诗又善写诗的人,多半是上层社会有头有脸有地位的人。

学诗是可以使人“清雅”的。第三十七回,读书不多的李纨就说:“我虽不能做诗,这些人竟不厌俗,容我做个东道主人,也清雅起来。” 写诗的人也是可以组成“群”体来玩儿的。孔子就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论语-阳货》杨伯峻 杨逢彬译注,岳麓书社2011年5月第1版)。台湾学者欧丽娟说:贾府里的“这些女子固然个个天生丽质,但若无高度审美的精致装扮与诗书闲暇所涵孕出来的优雅气质,其美丽也必然失色几分。”(欧丽娟《大观红楼——欧丽娟讲红楼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第1版。)

大观园里的“海棠诗社”“菊花诗社”就是这么一个由具有主子资格的大姑娘与少奶奶们组成的“诗书闲暇”“涵孕优雅气质”的玩儿群体,既能够附庸风雅,又能够抬升社会地位。香菱深知这样的道理。香菱的骨子里流淌着仕宦家庭的血液和保存着不甘心做奴才的基因,而且是入了《金陵十二钗》副册的,所以她把苦苦学诗加入诗社,作为“涵孕优雅”从而融入上层社会的途径是可以理解的。

教育社会学把人们为了满足生存所必须的基本技能的培养,叫做生存教育。个人所获得的教育首先是生存教育。在贾府私塾中读书的孩子,除了贾宝玉、贾环、贾兰、薛蟠等富家子弟之外,大部分孩子的教育都应该属于这种生存教育的范畴。但是社会同时存在着大量与实用技术无关的教育形式,包括人文教育、艺术修养等等,这些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标志,是一种非实用的,符号化的教育。香菱以其美貌和聪明,已经获得了生存的机会。香菱学诗,显然与实用技术无关。从她希望进入诗社以提高自己品位而获得在大观园中的地位来看,把诗学好的确是一条现有的途径。人们把这种出于获取自己社会地位和权利的教育称之为地位教育。(刘精明《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既然在“妾”的身份上不能上升成为主子,那么就在优雅的气质上和主子们平起平座!

但是,在那样一个时代,在那样一个处于末世的封建家庭里,要改变奴才的命运,又谈何容易!尽管香菱最终接到了李纨发给她加入海棠诗社的“邀请”,但是作为“妾”,她后来还是被薛蟠新娶的老婆金桂折磨而死(按:高鹗后四十回写香菱没有死,有违曹雪芹原意)。这是多么令人悲痛的结局:即便像香菱这样一个具备了进入上层社会条件的女子,不论她再怎么努力,也不过是一种无奈的挣扎,终究摆脱不了做奴才的悲惨命运!

2016.3.11

修改于2017年9月10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香菱学诗背后,恰恰是诗的毁灭和远方的消失
【中国诗歌魅力诗人大赛】初选:司秦诗10首
迎春:我可不可以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朗诵 | 想你的微笑
黛玉写诗:所谓天才,就是聪明人下了真功夫
初中语文九上教案第五单元?古白话小说节选(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