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海经》里记着最早的奇珍异兽,这几个动物也能在其中找到原型

1. 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音楼),是食人。

蝼——①形声字,本义:蝼蛄。又名耕狗、拉拉蛄、扒扒狗、土狗崽等。是一种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蝼,蝼蛄也《说文》。

说实话其实蝼蛄其实挺强的,即能挖地还能短程飞行,要是放大到山羊那么大绝对是一种可怕的生物。

②谓被蚁蛀蚀。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吕氏春秋》。

2. 桃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是多白玉,其中多(音滑)鱼,其状如蛇而四足,是食鱼。

鱼——经文中关于它的特征就两条:1.像蛇但长着四只脚。2.以鱼为食。

可能是水巨蜥,蜥蜴目巨蜥科巨蜥属两栖类爬行动物,别名五爪金龙、水蛤蚧 ,属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巨蜥最大的体长可达 3 米,是我国蜥蜴类中体型最大的种类,也是全世界较大的蜥蜴类之一。

主要以鱼、蛙、虾、鼠和其他爬行动物等为食,也到树上捕食鸟类、昆虫及鸟卵。

3. 有兽焉,其状如禺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举父。

我更关注现实中是否有类似的动物,很遗憾并没有找到外形与经文描述相似的动物。

庆幸的是现实中确实有不少猴类是善于投掷的,比如阿拉伯狒狒就善于抛掷石子击退猛兽。

更有甚者真的能双手举起石块敲砸坚果,我第一见到的时候也非常震撼。

4. 钦䲹(音邳)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墨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音胡),见则有大兵;

鹗——①形声字,本义:古代对猛禽的一种统称。鹗,鸷鸟也《说文》。按:鸷鸟,性情凶猛的鳥。

②鱼鹰,准确的说应该称为“鱼雕”。郭璞注:雎鸠,雕类,今江东呼之为鹗,好在江渚山边食鱼。

李时珍亦注:鹗,雕类也。似鹰而土黄色,深目好峙。雄雌相得,鸷而有别,交则双翔,别则异处。能翱翔水上捕鱼食,江表人呼为食鱼鹰。亦啖蛇。<诗>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即此。

鹄——形声字,本义:天鹅。鵠大於雁,羽毛白泽,其翔极高,而善步。一名天鵝《本草纲目》。

5. 是多文鳐(音摇)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

鳐——①形声字,本义:文鳐鱼,即飞鱼。雚水之魚,名曰鰩。其狀若鯉而有翼《呂氏春秋》。

而许慎应该就是直接引用了《山海经》或《吕氏春秋》等书中的内容在《说文》里写道:鰩,文鳐。

也就是说“鳐”最早就是指“文鳐鱼”,也就是某种飞鱼。

而在《本草纲目》中则直接确定了“文鳐”就是飞鱼:文鰩出海南,大者长尺許,有翅,与尾齐,一名飞魚。群飞水上,海人候之,当有大风。

鲤——会意字,本义:鱣鱼。在《说文》中鲤和鱣互训。

但在《尔雅》中“鲤”和“鱣”是分开的。郭璞对之注释分别为:

鲤,今赤鲤鱼也。

我倾向于郭璞的解释,因为这个解释更大众化。

鲤鱼,是我们最常见的淡水软鳍鱼类,原产地是亚洲。大家都很熟,我就不多作解释了。

5.文鳐鱼——现实中的“飞鱼”品种很多,据说已知的就有8属50种。网上能查到的种类不多要说从外形纹理颜色上全面与经文相合的尚未发现。

状如鲤——大小外观未找到非常相似的。

鱼身而鸟翼——这个可以对上。

苍文而白首赤喙——未找到相似的。

6.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音凹)水,其中多蠃(音裸)母。

蠃母——蜗牛或河螺之类的软体动物。

郭璞注释说:蠃母,即螺也。

袁珂补注:郭注螺,中次三經青要之山作僕纍。按:僕纍,即蜗牛。

7.有鸟焉,其状如翟(音狄)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

翟——会意字,本义:长尾山雉。《尔雅》中说:翟,山雉。 郭璞注释说:翟似雉而大,長尾。

但是长有长尾的山雉很多,我也不清楚具体指哪种,也可能是对长有长尾的山鸡的笼统称呼。

8.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名曰凫徯(音伏溪),其鸣自叫也,见则有兵。

凫——会意字,本义:野鸭。舒鳧,鶩也《尔雅》。郭璞注释说:鳧,鸭也。宋人邢昺补注说:野曰鳧,家曰鴨。

9. 其兽多麋、鹿、(音昨)牛。

麋鹿,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冬季时会落角。

是我国著名的珍稀动物,在我国曾经一度灭绝,解放后由英国反引进回国。

10.兽多猛豹,鸟多尸鸠。

豹——形声字,本义:豹子。豹,似虎,圜文《说文》。

豹,猫科豹亚科豹属动物的统称,古代特指金钱豹。平均全长2米左右,平均体重50千克。奔跑时速可达70公里。体呈黄或橙黄色,全身布满大小不同的黑斑或古钱状的黑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海经风物志(西山卷西次三经11)
卷九百三十九 ◎鳞介部十一
(2)[转载]在真实世界里找寻《山海经》中的动物(十)
细读《山海经》,按照经文的描述去寻找现实真实的事物,有点意思
如何理解颛顼死即复苏
汉字历史——抽象篇(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