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房谋杜断”是什么?


“房谋杜断”是一个成语,其中“房”指的是房玄龄,“杜”指的是杜如晦。

唐朝初年,李世民善用能臣,经常听取大臣的意见。

一次他与房玄龄商量事情的时候,房玄龄遇到难题感叹道:“非如晦莫能筹之。”


等到杜如晦来到之后,根据房玄龄的计谋,立即分析判断,然后做出决策。

房玄龄:唐代初年名相,是李世民最得力的谋士。

杜如晦: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代初年名相,也是李世民的谋士之一。


李世民登基后,知人善任,房玄龄和杜如晦都得到了重用。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善于决断,两人配合极为默契,共同辅佐李世民。

后世论唐朝名相,首推房玄龄与杜如晦两人,史称“房谋杜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房谋杜断
都说“房谋杜断”,这个小故事,就体现了杜如晦的决断能力
如何评价杜如晦?杜如晦与房玄龄
团队不是量的增加,而是质的配合
史称房谋杜断,房玄龄真的只有谋划的能力,没有判断拍板的魄力吗
成语典故之房谋杜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