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人生最后一个红颜知己,可惜有缘无分

(原题:东方无疾探寻诗词背后的故事之 苏轼与温彩儿的爱情故事)

1094年即绍圣元年,北宋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重新启用了新党章惇等人,元祐党人受到排挤打压,苏轼首当其冲,被贬谪到广东惠州任一不得签署公文虚职小官。

此时苏轼已经57岁,由于岭南路途遥远地处偏僻,随他到惠州的只有爱妾王朝云和小儿子苏过。虽然苏轼失势落魄,但是岭南人听说这个大文豪要来惠州,都想一睹大才子的风采,争先夹道欢迎,非常热情,仰慕者当中也包括一个正值妙龄的才女温彩儿。

这个美貌聪明的少女就是惠州当地一个姓温的都监女儿温彩儿。我们都知道,苏轼作为北宋文坛的盟主,享誉神州大地,他的诗词文章一经作下便迅速流传开来,世人争相抄阅传诵,就是连地处天涯国角的岭南地区也不例外。温彩儿美丽大方,举止得体,更难得的是自幼聪明好学,她通读四书五经,尤其对苏轼的文章诗词更是倒背如流。

她听说大才子苏轼被贬到惠州,内心既为他愤愤不平,同时又为他的到来而喜出望外。更令她惊喜的是苏轼的住所居然就在她家隔壁。每当夜间苏轼吟诗作对之时,温彩儿总是在院子靠近苏家的一侧凝神静听。时间一久,苏轼也有所察觉,似乎院墙之外有人窥听。

一天,苏轼闲来无事到户外街道散步,时值暮春,花儿已经开始凋零,道旁的杏树长出了青涩的果实,一条清澈的小河绕着村落流淌而过,不时还看到燕子在头上掠过。他沿着门前街道前行,当路过温都监院墙外时,被一阵悦耳的笑声吸引,他停下了脚步侧耳倾听,院墙之内似乎有少女正在荡秋千并时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只是渐渐地笑声消逝,想来是少女玩累了回屋,苏轼一时惘然若失……

回到家中,苏轼趁着诗兴写下了《蝶恋花·春景》这首意境优美的婉约词作: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写完之后,苏轼唤来王朝云,将词作递给她看并教唱。只是朝云唱至“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却不能自已哽咽眼泪,这是为何?东方在这里简略回顾下王朝云往事。

当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与夫人王润之出席太守陈襄宴会时见到十二岁小歌妓王朝云聪明伶俐,便替她赎身收为贴身侍女。在黄州时十八岁被苏轼纳为侍妾,一年后生下一子名遁,只是不久便夭折了。之后,遭受丧子之痛的王朝云潜心学佛,清心寡欲。苏轼被贬惠州时,所有侍女随从尽皆散去,唯有朝云执意相随。可惜到了惠州因为水土不服染上瘟疫,身体变得十分虚弱,终日与药为伍,总难恢复。此时的王朝云身虚体弱多愁善感,自觉时日不多,所以看到“天涯何处无芳草”难免会有诸多感慨。

苏轼所作的这首《蝶恋花·春景》当然很快传到温彩儿那里,她也是聪慧之人,心想这首词中荡秋千的少女不正是自己么?“多情却被无情恼”,莫非他也中意于我么?温彩儿此时手中捧着诗词,内心却小鹿乱撞,脸上红霞万朵娇羞万分。这一幕正好被父亲看到,正所谓知女莫若父,在父亲的再三询问下,温彩儿吐露芳心:“此生非苏轼不嫁。”虽然觉得二人年龄悬殊,但温都监向来对女儿百依百顺,加上苏轼是文坛巨星誉满天下,便也默许了女儿的选择。

次日,温都监便在家中宴请苏轼,并将温彩儿心意向他转达。苏轼一时犹豫不决,毕竟现在有王朝云在身边,虽然只是侍妾,毕竟王朝云有情有义,与他风雨同舟这么多年,他不忍娶个正室回来伤她的心。但同时,作为一向不懂得拒绝他人的老好人,他又不好意思拂了温都监的一番好意,便推脱跟家人商议后再行回复。

当然这个事很快便传到了王朝云的耳朵里,只是苏轼一直没有跟家人提起此事,她也不便追问,但内心难免有一丝芥蒂与惆怅。这些苏轼都看在眼里,他好言劝慰朝云,并悉心照料她的病情,希望能早日康复,可惜的是朝云病情日益加重,总不见好转。这些情景可以从他写的《蝶恋花》中看到:一场桃花雨之后,又下了疏稀的雨夹雪。清明节还未到,街坊中的秋千荡起来了。杏子梢头的一花蓄开放,淡红色的花脱掉而成白色的花,像被胭脂水粉浸染似的。被对方多情带来的痛苦的折磨,精神不振,简直像度过一年时光似的。夫妻二人跑遍长廊,还各自独坐回廊,已是“月笼云暗重门锁”的深夜。

雨霰疏疏经泼火,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

苦被多情相折挫,病绪厌厌,浑似年时个。绕遍回廊还独坐。月笼云暗重门锁。

1096年即到惠州的第三年夏天,王朝云病逝,苏轼不胜哀伤,亲撰墓志铭,将其葬在惠州西湖边孤山,并写下《西江月·梅花》、《雨中花慢》和《悼朝云》等诗词,以寄托对朝云的深情和哀思。

斯人已逝,此时的苏轼孑然一身,身边已无女伴相随。温都监再次造访提及小女婚事,苏轼有感温都监美意和温彩儿一片痴情,便也应允了此桩姻缘,许诺另择吉日登门求亲。只是天意弄人,没过几天,朝廷又下了圣旨,要将他贬到更偏远的海南岛。在古代刑罚当中,被贬海南仅次于抄家灭族。此时的苏轼心灰意冷,已做好客死儋州的心理准备,怎么可能再与温彩儿谈婚论嫁,即使苏轼有意,温都监也决计不同意。次日苏轼没来得及与温彩儿告别,便匆匆启程前往贬谪地。

可怜天下痴情女,自从父亲温都监向苏轼提及婚事之后,温彩儿一直翘首等待他的回复,希望能与意中人一生厮守。好不容易盼来佳音,哪料意中人却被迫远徙天涯海角,温彩儿精神受到沉重打击,此后便一直郁郁寡欢,但对苏轼的痴心却始终不改,经常徘徊于苏轼原住处门前,久久不能离去……虽然身在惠州,她的心已追随苏轼而去,无论温都监如何劝慰,也无论有多少爱慕者经常登门求亲,她都一一拒绝,对苏轼之情矢志不渝。

三年后苏轼北归途经惠州,忆起温彩儿曾经对自己一片倾心,心想无论她是否已成为他人妇,他都要登门去探望。哪知到得温家便被告知,温彩儿已于一年前郁郁而终,临终还一直念着苏轼当年所作的《蝶恋花·春景》词句。在温家人的引领下,苏轼来到温彩儿坟前,面对青蒿黄土,联想起彼此间的不幸,他老泪纵横,悲恸不已……

敬请关注下期:东方无疾探寻诗词背后的故事

若是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点z,您的鼓励就是东方的动力。东方无疾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往期:苏轼的“孤鸿人生”更多作品请点击关注东方无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最深情的婉约词——《蝶恋花·春景》,其中一千古名句,人人吟唱,太经典选入课本
苏轼写了一首爱情词,爱妾朝云唱一次哭一次,中间两句最经典
“天涯何处无芳草”的下一句很多人说错了!多情的人其实是苏轼!
苏东坡这首诗词,为何让王朝云痛哭
苏轼的这首伤春词,上下阙都有千古名句,写完后自己也不忍再读
每日诗词:24《蝶恋花•春景》苏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