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稹对崔莺莺始乱终弃后,终于通过一首诗表达了悔恨之情

在《莺莺传》里,元稹开篇这样写道:"唐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张生游于蒲时,在军人骚乱抢掠中保护了寡母弱女的崔姓表亲,由此识得表妹崔莺莺。崔莺莺"垂鬟接黛,双脸销红"的美丽,"颜色艳异,光辉动人"的俏丽让张生顿生爱慕。后来,在莺莺丫环红娘的帮助下,张生与莺莺私会西厢下,成了云雨。自此之后,莺莺"朝隐而出,暮隐而人",与张生私会。《莺莺传》里的张生其实就是元稹自己当年与崔莺莺的故事,张生为元稹的自喻。

元稹之所以创作了《莺莺传》,一方面是受良心的谴责,另一方面是对初恋情人崔莺莺的难以忘怀,所以很多年以后,元稹决定以自己的初恋为原型,创作了传奇小说《莺莺传》,也正是《西厢记》的前身。

公元799年,元稹到蒲州当官,认识了母亲远方亲戚的女儿——崔莺莺。崔莺莺才貌双全,而且家中富有,但毕竟没有权势,这与元稹理想中的婚姻存在很大距离。

根据唐代的举士制度,士之及第者还需要经过吏部考试才能正式任命官职,所以元稹于公元800年赴京应试。进入京城后,因为他才华卓越,被新任京兆尹韦夏卿所赏识,且与韦门子弟来往后,从而得知韦夏卿之女韦丛尚未许配与人,便意识到这是一个走门路、攀高枝的绝好机会。

公元803年,元稹与白居易同登书判拨萃科,进入秘书省任校书郎。求官心切的元稹考虑到崔莺莺虽然才貌双全,但对他的仕途进取没有多大帮助,所以权衡得失,最后还是弃莺莺而娶了韦丛。

多年以后,元稹对于美好的初恋总是难以忘怀,并且,元稹后来的几段婚姻都没能持久。后来元稹总是时时想起他与崔莺莺的恋情,崔莺莺美好的形象时常萦绕在他的心头。甚至在崔莺莺嫁为他人妻之后,他还妄图以崔表兄的身份求见。奈何崔已对他彻底失望,坚决不见,并写诗劝告他“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若干年之后,元稹回忆起当年的往事,对崔莺莺仍怀念不已,开始后悔当初自己抛弃了现在想来神仙一般的情人。于是,他借刘晨、阮肇遇仙女的典故,写下这首《刘阮妻》。诗中“不知何事忆人间”一句,就表达了他对当年轻易放弃了这段感情的后悔之情。

刘阮妻

元稹

芙蓉脂肉绿云鬓, 罨画楼台青黛山。

千树桃花万年药, 不知何事忆人间?

这首诗大意是:刘晨、阮肇二人娶了肌肤红润、美如荷花、头发黑绿蓬松如云霞的仙女为妻,居住在青碧山林丛中的彩画楼台上。漫山遍野盛开着桃花,生长着长生不老的仙药。生活在这样美好的仙境中,是什么事还使他们怀念人间呢?

元稹根据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刘义庆在《幽明录》流传的典故写下这首《刘阮妻》,《幽明录》中记载:汉明帝永平五年,会稽郡剡县刘晨、阮肇同入天台山采药,迷路不得出,遇两丽质仙女,被邀至家中,并招为婿。半年后返乡,子孙已七世。后重入天台山寻访二女,踪迹杳然。长期以来,这一故事广为流传,已成为了后来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典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稹痴情吗?《莺莺传》其实不简单,元稹借张生讽刺自己
自私自利的文人套路
陈寅恪是这样吐槽“渣男”元稹的
深度解析元稹:到底是痴情郎?还是登徒子
“曾经沧海难为水”真正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大唐最渣的诗人,想要与前任复合,却被一诗骂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