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曹雪芹用三个字直接点出秦可卿的身世!

《红楼梦》,一部匠心著作,给后人留下了多少谜团,北静王之谜,妙玉之谜,秦可卿之谜,林黛玉之谜等等,今天我们来说秦可卿身世之谜。

秦可卿虽出场不多,但每次出场都足够吸人眼球。书中一开始介绍她时:

他父亲秦业现任营缮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小名唤可儿,长大时,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那秦业至五旬之上方得了秦钟。

秦业无儿女,才从养生堂抱养孩子。按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说,秦业抱养孩子肯定是为了传宗接代,但那应该抱养一个儿子或者两个儿子才对啊,而秦业领养了一个男孩和秦可卿。而后,男孩夭折了,但之后并没有另外抱养孩子。并且在秦业五十岁那年,还与续弦妻子生下了秦钟,这说明秦业其实是有生育能力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有生育能力为什么还要抱养孩子呢?难道是秦业当时膝下寂寞想养两个孩子弥补一下心灵的空虚?从书中我们看出来,秦钟上贾府的私塾要交二十两银子,而秦业拿不出,从这一点来看,秦业经济生活并不富裕,在贫困的情况下抱养孩子缓解寂寞是说不通的。

那么,就只能说明,秦可卿是一定要抱养的!而当时同时抱养另外一个小男孩是为了掩人耳目!

“秦业”这个名字,脂砚斋给出了批语:

妙名!“业”者,“孽”也。盖云“情因孽而生”也。

在繁体字中,“业”和“孽”是相通的,“秦”的谐音是“情”,所以可以看出,这是因为感情造成了罪恶。

“营缮郎”,脂砚斋的批语是:

官职更妙!设云因情孽而缮此一书之意。

官职更妙四个字说明,这个官职在古代并不存在,是曹雪芹虚构的。“因情孽”也更加说明有一段感情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或者伤害。

“可儿”,秦可卿的小名,脂砚斋对此给出的批语是:

出名。秦氏究竟不知系出何氏,所谓“寓褒贬别善恶”是也。秉刀斧之笔,具菩萨之心,亦甚难矣!如此写出,可见来历亦甚苦矣。又知作者是欲天下人共来哭此“情”字。

“秉刀斧之笔,具菩萨之心”,是指因为有菩萨的善心,所以不敢写出很多真相或者后来用刀砍去。

那到底是什么真相呢?这和秦可卿的身世是否有关系呢?别着急,我们慢慢往下看。

第七十一回,贾母八十大寿,远亲贾㻞的母亲带了女儿喜鸾祝寿,贾琼母亲带了女儿四姐来祝贺,贾母留她们住下玩几天,贾母吩咐说:

……留下的喜姐儿和四姐儿虽然穷,也和家里的姑娘们是一样的,……我知道咱们家的男男女女都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未必把她两个放在眼里……

贾母这句话“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说出了贾府上下基本都很势力,看不上穷人。

再反观秦可卿,嫁入荣国府,不但没有出身小门小户的卑微,反而赢得贾府上下的尊重。秦可卿生病时,婆婆尤氏说:

你且不必拘礼,早晚不必照例上来,你就好生养养罢,就是有亲戚一家来,有我呢。

尤氏还对贾蓉说:“你不许累掯她,倘若她有个好歹,你要再娶媳妇,这个模样儿,这个性情的人儿,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

古人小辈对长辈要晨昏定省,早晚请安,婆婆尤氏竟然因为儿媳的病,主动免了秦可卿的请安,并且还嘱咐贾蓉不许招她生气,说明尤氏对秦可卿很看重。

王熙凤听得闺蜜秦可卿病了后去探望,秦可卿本人对自己的病很是焦虑,王熙凤劝她:

你公公婆婆听见你治得好,别说一日二钱人参,就是二斤也能够吃得起。

在第十回,尤氏说过:

哪个亲戚,哪一家的长辈不喜欢她?

并且连贾府最有地位的贾母也十分看中这个孙媳。综上,说明两个问题,第一,秦可卿真正的身世十分高贵,最起码是和贾府门当户对。第二,秦可卿人缘好,情商高,会办事。

那么秦可卿到底是何出身呢?我们继续看,

第十三回,秦可卿临咽气之际,给王熙凤托梦:

常言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言道“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秦可卿告知王熙凤趁着贾府还没败落要早作准备,并告诉王熙凤一些做法计划,理论联系实践,这如果不是一个有着丰富眼界的人,谁会想到如此的方案计划。

再看王熙凤,精明强干,行事洒脱,但是这一切要秦可卿来指点,可见,秦可卿的真实出身必定高于贾府!

再来看第四回,对秦可卿的卧房有段描写:

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阳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

这些室内装扮都在暗示秦可卿的身份不一般。床上的东西用的还是公主的,说明秦可卿有皇族有着某种关系。

那么秦可卿到底和皇族中的哪位有关系呢?再来看第十三回,秦可卿去世,要选棺材,

恰巧薛蟠来吊问,因见贾珍寻好板,便说道:“我们木店里有一副板,叫作什么樯木,出在潢海铁网山上,作了棺材,万年不坏。这还是当年先父带来,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就不曾拿去。现在还封在店内,也没有人出价敢买。你若要,就抬来罢了。”贾珍听了,喜之不尽,即命人抬来。大家看时,只见帮底皆厚八寸,纹如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珰如金玉。大家都奇异称赞。

脂砚斋对“坏了事”这三个字有一条批语:

“坏了事”等字,毒极。写尽势利场中故套。

说明,义忠亲王老千岁是因政治斗争获罪,地位跌至谷底,不能再用这个好木。贾珍一再要求要用这块好木为自己的儿媳作棺材,个人认为,是贾珍十分清楚秦可卿的真实身份,确定以她的身份可以用这块好木。

并且,四王八公悉数到场,连为首的北静王都亲自带了下官过去路谒,而且,皇帝也派了戴权过去祭奠,且戴权去时是“打伞鸣锣”。这说明,皇帝是知道这件事的,戴权是皇帝身边人,皇帝此举也说明秦可卿的身份非常不一般!

而按照曹雪芹“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作手法,“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的出现一定不只是解释那块好木材这么简单。

个人认为,秦可卿其实就是义忠亲王的亲生女儿。在他出事之前,秦可卿降生,但他预感到自己会被政局所困,会失败,从而将秦可卿送走,先送到养生堂,再转送到不善钻营的秦业家中,小门小户,定能护秦可卿平安。

有人会说,送孩子去养生堂难道不会见到送孩子过来的人吗?其实不会,养生堂是在墙上开一个抽屉,两侧都能打开,从墙外把孩子放到抽屉里,工作人员在院内就可以抱走孩子,并不会见到来人是谁。

刚才我们说,“秦业”是情孽,有一段感情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个人认为,在秦可卿的母亲嫁给义忠亲王前,曾与秦业暗生情愫,而后因为一些原因,嫁给了王爷。但王爷一家被政局所累,为了孩子,只能将她送走,而孩子无人抚养,在王爷王妃临终前,托付给秦业照料。

秦可卿的身世,一直悬而未决,以上说法解释也不过是我个人的拙见,仅供参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可卿的祸福预言——秦可卿身世之谜(三)
秦可卿“樯木”棺材的隐喻:贾家和北静王都因此沦为阶下囚
妙玉到底什么出身?她的父亲第三回曾有隐写,很多人却忽略了
贾家为什么被告谋反? 秦可卿的那副棺材暗示了一切
北静王在四王里地位最高,秦可卿葬礼时为何只有北静王来路祭
《红楼梦》中的这几处细节, 早已透漏了妙玉的身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