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


    

安全教育是新时期的客观需要。据统计,安全事故已经成为十四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四十多人,就是说几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可见,培养学生的安全事故防范与自救能力就成了共同关注和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加强学校管理人员及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规范学校安全防范机制,提高安全问题处理能力,成为一个重要内容。同时,有效开展学校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也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工.
  一、建立安全教育长效管理机制 
  怎样开展安全教育,对我国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特别是意外事故中的安全自护方面是学生的薄弱环节,除了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学生知道的比较多外,其他知道的较少,有的甚至是空白。建立学校安全教育长效机制是重要的一项工作,在广大师生中广泛开展防灾教育和自救逃生演练,进而预防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同时按照有关的要求,组织开展学生自护自救演练活动,通过对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自救能力的培养,对学校安全防范的高度重视、科学预防、高效自护自救等工作的开展,对安全工作一定会起到推动和科学规范的作用。 
  二、加强安全教育知识的学习 
  2008年汶川大地震让我们失去了数万名同胞,2010的玉树地震又使我们沉痛万分,使每一个中国人悲痛欲绝面对自然灾害一次又一次的侵袭着我们的生命。保护自己,关爱生命已经成为人们的强烈愿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的多样性重要性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普及民众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学习一些必要的自救本领无疑成为了社会密切关注的话题。而作为小学生,未来的希望。学习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和生存本领更为重要。学会生存就必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理素质和各种安全知识和技能。在目前安全教育日趋重视的形势下,学校必须将安全教育问题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安全是人发展之本,没有生命或生命质量差就谈不上人的发展;二是近年来安全事件频频发生、自然灾害不断。因此,作为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在安全问题上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就成为当前学校教育中要研究的重要工作。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学生逐渐学会安全自护和珍惜生命,从而加强学校安全保护工作的措施和教育途径。 
  三、学校安全教育的措施与途径 
  安全教育工作措施 
  1.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负责人安全领导小组。 
  2.选用教学实验“参考教材、教辅读物、班级安全常识挂图”等。选择学生已有教材《中小学生安全防护与自救读本》、教师和家长用书《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指导》、学生生命教育系列挂图,用于安全教育课程实验和实践活动指导。 
  3.课程与教材建设。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发安全教育校本教材;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生命与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结合校内实践,组织安全自救教育演练。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楼道宣传画,学校墙体绘画。宣传和强化学生的生命与安全意识;组织现场参观和社会调查,开展生命与安全教育社区活动;借助于家长学校和安全专项检查,完善良好的生命与安全教育家庭和校园环境。 
  健全安全教育组织和学校安全监控制度,明确安全教育组织责任分工,形成较严密的安全教育体系及其有效实施的保障体系。 
  安全教育工作途径: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树立安全保护意识; 积极参与和开展文体活动; 常常拥有良好的心态。 
  总之,通过安全教育学习与实践培养,使学生获得适合他们生理、心理、年龄特点的生存知识经验和技能,激发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情趣;增强小学生抗灾避害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安全地发展。同时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常识和救护本领。安全是幸福的保障,中小学生的安全是社会重中之重,因此社会、学校、家庭要教会学生一些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方法,用生活中的小事来培养学生自我的防范意识,用利用生活中的小事来学生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小学生安全教育方法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学校安全教育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观能动作用
浅思农村学校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教育讲座心得体会(精选8篇)
2013时政专题珍爱生命学会生存
南正小学防溺水课题组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调查》活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