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好学习,习得创新技能 ——我的高效学习的第一性原理

写在前面:SZ-TJ的高空,在垃圾袋写下的想法,整新梳理于此。

一、还原论与公理化

高中的化学课堂,晓得了还原反应,就是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近的反应。与氧化反应同时存在的。昨日的混沌课堂,晓得了物理的还原论和数学的公理化。

还原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认为复杂的系统、事物、现象可以将其化解为各部分之组合来加以理解和描述。还原论方法,是经典科学方法的内核,将高层的、复杂的对象分解为较低层的、简单的对象来处理;而世界的本质在于它的简单性。

数学公理化(方法),是从尽可能少的不定义的原始概念(基本概念)和一组不加证明的命题(公理)出发,经过精确定义和逻辑推理而得到其他的全部概念和定理的、建立数学系统的方法。我的理解,就是让各要素(概念)看起来有关系(公式)。

以上的输入,联结我的学习方法论,推出以下论证。

二、拆课与开课

1、拆课

选取常见的学习场景——听课。我习惯在课堂带上电脑,对每一课(限有趣)进行拆解。对于这个动作,我定义了一个新词:拆课。

拆课是基于记录之上的思考,本质属性仍是课堂笔记。拆课,除了记录各个知识点,更重要的呈现各知识点布局,如地图般,呈现各种要素的地理位置、距离间隔、容量大小等(首发于xmind公号《xmind,拆课与开课的利器》)。

如何拆课?

基本要素的重新组合。

2、三类基本要素

将课堂的内容拆分为三类基本要素(2点1线):知识点,(知识点的)关系线、补给点。

(1)知识点:讲师给予的干货,包括观点和观点的论证关系。论证关系=观点+论据+(假设)(论证公式首发于小书房故事盒子公号《学习提问》共读分享)

(2)补给点:以在课堂上没听明白的地方,和延伸阅读的书单、资料为主。包括书单、(不懂的)术语、延伸资料、疑问等。补给点的识别基于全局性了解的学习理论假设,此处可延伸阅读《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当然有时还包括我的行动计划和我的知识联结。当讲师提到某个知识点,你突然拍案崛起,这不就是……这不就像……,即为知识联结。

(3)关系线:在讲师的逻辑框架中,知识点是如何联系的?即讲师逻辑框架下,他对知识点的布局图。

2、开课

拆分要素(拆课)仅是第一步。第二步骤为重新组合。基于内训师的思维惯性,“若我来讲,该如何对这些知识点排兵布阵?”,这个动作,我称为开课。按照我的逻辑,重新将上述的各个要素重新组合,则是课程设计的起源,启动课程设计流程,基于课程 PPT 之前的产物。

基于还原论,将课堂内容拆分为三类基本要素(拆课);基于数学公理化,以我的逻辑框架为基础,以“我来讲”为初心,重新建构课程知识点,完成基本要素的重新组合。

而这正是创新的定义——基本要素的重新组合。在拆课与开课的两个流程中,恰好践行了上述八字箴言。对课程的拆课和开课,完成了创新技能训练的闭环。每每遇到有趣课程,习惯用这种方式拆课、开课,并将开课成果搬上自己的讲台,接受学员们的检验和反馈。以学员为导师,刻意练习拆课、开课技能,实则锻炼了创新能力:拆分基本要素和重新组合要素的能力。

三、学习的通用场景

听课仅是学习的一个场景。以下我们基于学习的通用场景再次论证。

1、2点1线

仍然是2点1线的思维模型。学习分为输入和输出,两点间的连接线就是内化。

2、输入

输入的场景包括课程、阅读、反思、旅行。简而言之就是看书、看人、看世界。此处的人,除了别人,还包括你自己。课程与阅读,是偏向结构化的要素集合。因为好的作者或讲师想让你看明白、听得懂,将复杂的知识网进行金字塔结构化以后才交互给你。

而旅行、反思,通常以非结构化出现。遇见什么?自我启发什么?当然我们也可以将旅行和反思的输入给予问题清单的指导,让它们的输入结构化。

3、输出

输出:以教为学。“如果我来讲,我该怎么对这些知识点排兵布阵?”基于自己的逻辑框架,重构知识点。此处的知识点,不仅仅是刚刚新鲜输入的知识点(新知),通常会增加原有的知识点(旧知)。为了让它们看起来更加的结构化,更加的可被接受理解,调动旧知识去理解新知识。这个过程被称为联结学习。

4、内化

内化:将这些知识点成为自己的东西。此处可借助“笔记、提问”两大法宝。

(1)笔记

此处特指电子化的思维导图笔记。将课程拆分、打碎至要素级别,区分哪些可被吸收(知识点)?哪些不可吸收(补结点)?,并标示。对于不可接受的部分,是否需通过延伸阅读补充?还是用自己的知识点置换?

为了更好地使用“笔记”这个法宝,还得自行升级两个技能:快速阅读和思维导图拆课。通常一堂课会推荐多本参考书,一本好书也会推荐更多的好书。如果缺省了快速阅读技能,你不大可能实现“为了这一课、这一书,而去快速、大量阅读相关书籍”的可能。为何“快速、大量”?尽可能在主题知识载体中提取核心知识点,让它们短期内在你的大脑中集中并发酵。在你遗忘之前。思维导图快速拆课技能,包括快速打字的小技能。迅速将书本、课堂的内容拆分成基本要素,在你失去耐性之前(高效只为惰性)。

(2)提问

以“我还需要知道什么?”为话术引导,基于全局性了解的学习理论假设。

小结:在整个学习过程和方法中,仍然是基本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的定义)。基于上述的学习方法,任何一次的学习都在锻炼着我们的创新肌肉。

综上,我的高效学习的第一性原理:创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磅 | “学习的秘密”报告全文发布
年薪50万的培训师必备的49个务实技巧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多媒体教学在护理技能操作课中的应用
听评课的关注点要落在哪儿
摄影课堂四十八课:有了这些拍照技能,轻松告别呆板游客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