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坚持学习、思考,分享自己对《道德经》的理解和感悟

好久没提笔,曾经坚信自己可以坚持每天写一点东西,但时间就这样每周匆匆而过。今天开始,只要有闲暇,坚持学习、深入思考、积极分享《道德经》,计划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这个短期的学习计划。

世界各国经典名著中,《道德经》是被翻译成最多语言种类和发行量最大的传世经典,其销量远超《圣经》,在世界书籍排行榜中稳居榜首。纵观世界各国对《道德经》的喜爱和运用程度,我们又对自己绵延2500多年中华文化经典了解多少呢?是否家里都有一本《道德经》呢?

《道德经》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宝典,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具有极其深刻和深远的影响,它在世界华人尤其是中华民族的性格中,以及国家层间的政治统一与稳定中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很多名人大家时常都会引用《道德经》中的诸多至理名句,许多人还会提醒国人,《道德经》要在30岁后或50岁读才好,因为它里面有诸如“无为”、“无事”、“不争”、“柔弱”、“少欲”等篇幅很多比重很大的语言,带有太多“消极”的思想。其实,这仅仅是现代语言中呈现的字面表意,我不认为这个字面意思即“消极含义”就是他的本意。

《道德经》依据实际、具体的现实而书,以“无为”为例,我认为老子并不是让你不要作为,什么都不要去做,其实,核心在“为”,老子主张的是由自己主观主导或顺应时势去为,不要被欲望牵引着去做或乱作为。由此,我觉得每个人在每个时点都有自己所认知的《道德经》,而不是固定释义的《道德经》,它会随着个人阅历、经历的增加而有更深入的感悟和体会,它和资产负债表一样是时点表,随着个人修为的增加会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第一章·道经: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门。

这章的常规释义: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道”,它就不是一般的“道”;可以用文辞去命名的“名”,它就不是普通的“名”。“无”是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有”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本原。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有和无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洞悉宇宙天地万物一切奥妙的总门。

大家都知道这是道经的总纲,而且每个人也都铭记于心、随口都能说出,但从这个释义中,无论是初看或再次研读,都会有种很玄乎的感觉,“道”是没有逻辑原理或是实实在在的物质或实际的事可以代表或推导的,很多人恍惚中也认为自己读过《道德经》或明白它的意思,总的说就是空泛得很的东西无法用言语表述的,很玄的东西,其实不然。

结合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虽然是空虚无形的,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得好似宇宙万事万物的根本。它随着时间的打磨,锋锐的棱角慢慢消磨,纷扰的困惑也日渐消除,光芒辉瑞渐渐调和,隐没于空气尘埃中。视乎是淹没了,但它是存在的。我不知道它是从何来,似乎是天帝的始祖。这让我们感受到厚积薄发的力量,深深蕴藏于“道”中,人生中,我们不要被外在的表象或社会的贪欲所影响,坚持正确的自我方向,努力去奋斗、去成为自己想象中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字文》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释义)
​《道德经》(一)
读懂老子10言,便读懂人生,读破宇宙
《道德经》:4条至理名言,句句经典,一旦读懂,人生越来越顺
老子的宇宙观
道德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