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是我国半导体宗师,培养无数人才,却拒绝国家颁奖给自己

作为中国半导体事业的奠基人,他从理论上预言了与晶格中杂质有关的X光漫散射,被人称为“黄散射”。

1951年,黄昆放弃国外优厚的科研条件,选择回到祖国的高等教育战线上,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半导体技术和研究方面的专家,使中国的半导体事业从无到有,并迅速发展壮大,站在世界的前列。在他即将百岁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重温黄昆的故事,并缅怀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黄漫散射”

1945年8月,黄昆到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做了莫特的博士研究生,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莫特招收的第一个博士生。莫特是当时国际顶尖的专家,他对黄昆学术风格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师从莫特的两年学习期间,黄昆先后完成了三篇论文,其中,第一篇论文提出了杂质或缺陷引起的漫散射,即后来被称为“黄漫散射”的理论。

在完成博士论文后,黄昆亮眼的学术表现受到爱丁堡大学玻恩教授的赏识,二人合著了《晶格动力学》一书。

这本专著至今仍是固体物理学领域的权威著作,从1975年至2001年3月,该书的英文版被引用5254次,俄文版被引用376次,平均每年200多次。

“黄-朱模型”

在国外一路顺风顺水的黄昆,决定在他科学研究的黄金时间回国。要知道这对于科学家来说并不是一个轻易的决定,国内外的科研条件客观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他在英国做博士后时,他的一些同事在研究上并不如他,但后来都获得了诺贝尔奖。有朋友专门问过他对这件事情的看法,黄昆却坚持认为自己选择回来没有走错——黄昆在北京大学建立了我国自己的普通物理、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三门课程的教学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这些都远远比个人学术上的成就更有意义。

在科研上,黄昆也没有懈怠。1984年,黄昆又开始钻研起半导体量子阱超晶格物理。为了建立超晶格光学振动的理论,他和同事讨论了整整两年,终于在1988年发表了后来被国际物理学界称为“黄-朱模型”的理论,被多本国外的研究生教材详细介绍。

朴素的物理学家

虽然是声望很高的物理学家,黄昆的个人生活却极其朴素。

家里的电视机坏了,一般人通常都会选择送去修理部,他却自己卷起袖子,动手维修。据他的学生回忆:“黄先生对生活上的要求很低,也非常简朴。60年代,我们在昌平有一个校办工厂,研制第一台计算机,试制集成电路,他那时一方面给工农兵学员讲课,一方面到车间或生产线和大家一起做。

按说他是搞理论的,而且学术造诣非常高,但是到了车间他总是不耻下问,向工人学习每一个细节和技术,而且要求非常高。当时在工艺流水线上清洗样品非常琐碎,他总是一丝不苟地完成。他抽烟很厉害,平常每天一到两包,但到了工厂,他就忍住。”

2001年,国家决定授予黄昆最高科学技术奖。可是在中国科学院提名黄昆的时候,他就写信反对。经过组织再三说服,他最终仍不支持,甚至连组织材料和答辩都一概不参加。只因为他觉得这个奖励太大了,自己承受不起。

那时的黄昆已经83岁高龄,虽然身患疾病,仍然坚持每天上午去研究所,和年轻人交流探讨,处理文件。还联合和其他5位院士一起表示:国家应当组织充分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参与占领世界纳米科技的制高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给他完全是实至名归。

尽管黄昆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世界将永远记住他的名字。


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代宗师黄昆
黄昆
黄昆(1919-2015)
追忆伟大的物理学家黄昆先生——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
【物理巨人】科苑中的一棵常青树——记固体物理学家黄昆教授
怀念 | 他是声子物理第一人,曾获国家最高科技奖,杨振宁赞他“一代宗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