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长慢一点,孩子才出色

身边有一位妈妈朋友,在聊起她女儿时,恨铁不成钢的控诉正在读小学的女儿成绩差、放学回家不做作业等问题。这位妈妈认为自己每天下班到家的比较晚,如果孩子等父母回来吃完晚饭,再做作业就到晚上七点多了,感觉浪费了二三个小时,所以希望孩子能一放学回来,在家长到家前把作业能做完。可实际上,她女儿每天放学都不写作业,一定要等他们夫妻俩都回来后再做作业。这一点让这位妈妈很是苦恼。

我和这位朋友仔细聊了下他们母女俩日常沟通,结果发现这位妈妈朋友,每天回家后和孩子的聊天很少,日常的问话内容是:今天的作业是什么?作业做完了没?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课外班的作业做了没?等等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除了作业,跟女儿就没聊什么了,女儿有时和妈妈想说一下今天看到的故事的内容,妈妈都没有太静心的在听,觉得这种聊天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把这个时间拿过来做做题,弹弹琴。

只聊作业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孩子见家长如此的重视作业和学习,孩子也会认真对待作业吗,可真不一定。如果家长更多的把关注点放在学习,放在弹琴上的时候,孩子会觉得妈妈只对这部分学习感兴趣,她也只能通过这个方式和妈妈有联接。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她的重要的社会关系,在和妈妈的联接中,她不能走大路,她只能抄小路,那她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跟妈妈来连接。而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孩子的感受是很重要的。

比如说,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小朋友是需要做口算练习时,而做口算这件事,本来就是一件很枯燥的事。假如做口算时,不是做在本子上,而是父母跟孩子,二个人在口头上做互动,你出题,她回答,然后父母再来带着一些开玩笑来解读,那么这会是一个很有趣的互动,孩子就会觉得是好玩的事。但是假如父母每天见到孩子都问,你的口算做了没,那孩子就会觉得这是一个差事,是外部需要他完成的差事,而且父母还会盯住说,这有四道都错了。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孩子,她就会硬着头皮去完成这个苦差事,她会觉得这件事情没有什么意思,没有乐趣。

而孩子的感觉好,她当然就愿意做这件事情,她感觉越不好,那她主观上越想逃避。我们的心境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当我们感到快乐时,我们的思维也是积极的,我们看见和回忆的都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当我们的情绪跌入低谷时,我们的思维就会进入另外一种模式。玫瑰色的眼镜被摘去了,我们换上了黑色的眼镜。恶劣的心境将恶化我们对事件的感受。

那么孩子的感觉好是哪来的感受咧,小学低年级阶段父母要培养的是她对这些事情的兴趣,我们先不要去注重孩子比别人怎么样,孩子比别人喜欢,这是最重要的,不在于结果她比别人好。

我们说的家长慢一点,除了家长对于功利和要求要慢一点,维护孩子对于学习好的感觉之外,还需要在行动上也慢一点,给孩子和自己的感受一点时间和空间。

比如前面提到的这位妈妈本身就是很能干的一位职场妈妈。每天上班再累再辛苦,回家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放下上班的手提包,准备干家务活;打扫房间、收拾乱扔的书、玩具,洗一堆的脏衣服等等,妈妈都不给自己一点点休息和转换的时间。

这种迅速切换,无缝对接的这个好处是,确实我们可以非常快的很容易的适应一个新环境,把事情快速完成。但坏处是,环境的变化,是需要有一个衔接,而不是把它割断,所以这种快速的适应,太容易去适应,有一种把自己的各种感觉当各个抽屉,到了某一个点,就把一个抽屉关上,打开另一个抽屉,其实有一点点非人类的感觉。

这位妈妈这么多年已经形成这种感觉,这需要妈妈自己去看见,不过如果妈妈也这样要求孩子,其实就意味着在忽视孩子的情感,而只要求孩子的行为。

我们的思维有一个重大的事实:我们的先入之见会引导我们对信息的知觉和解释。我们是戴着'有色眼镜'来观察和解释世界的。

上面说的妈妈要求孩子放学回家就做作业,而且是在妈妈到家前就做完作业,妈妈这的态度好像是说,她下班前回来不要看到我做这些作业,要跟这些作业保持距离,感觉这些作业令她讨厌。

孩子如果觉得作业是一件连妈妈都讨厌的事情,她就有可能会无意识的去认同妈妈的情感,妈妈都要把作业推到门外,回家都不要看到它,孩子想要去跟作业有一个好的情感,怎么可能。

所以说,家长需要慢一点,放下焦虑,放下作业,给自己和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来体会自己的感受,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慢慢形成孩子对接受信息的正面加工。因为我们的信念塑造了我们对其他任何事物的解释,而想建立起一个正面的信念,需要家长们的引导和家长自己的学习和提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毁掉一个孩子,只需要不停地催他,催他,催他……
口算对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我心飞翔的博客 加加堂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震惊!妈妈不识字,也能辅导女儿成优等生
妈妈自制“定海神针”,孩子乖乖写作业,网友:凳子可以这么用?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