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晋」王凌谋叛,司马懿巧用计谋,不动兵戈平息内乱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诛杀曹爽及其党羽。司马懿是元老功臣的代表,曹爽是新晋权贵的代表,表面上看,司马懿诛杀曹爽是顺应元老功臣之举,但是有些元老功臣事后的态度却表现得十分微妙。

在这场政变中,高柔、王观、蒋济等开国元勋出力甚多。高柔以司徒行大将军事,控制了曹爽的军营;王观以太仆行中领军事,控制了曹爽之弟曹羲的军营;太尉蒋济和太傅司马懿一起屯兵洛水浮桥,并写信劝说曹爽,许诺曹爽只会受到免官的处罚,从而瓦解了曹爽抗拒司马懿的决心。

政变成功后,朝廷论功行赏,高柔进封安国侯,王观赐爵关内侯,蒋济进封都乡侯。蒋济没有像高柔、王观那样接受封赏,而是上疏朝廷,坚持推辞,朝廷没有答应,蒋济只得接受。三个月后,蒋济自感失信曹爽,心怀愧疚,患病身亡。

司马懿的影视剧形象

实际上,元老功臣内部对待曹爽的态度并不是一致的。身为辅政大臣的司马懿之所以想要除掉曹爽,是为了不给曹爽东山再起的机会,对自己和自己的家族反攻倒算。身为普通大臣的蒋济之所以想要保住曹爽,则是为了维持旧政治体制不变,进而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司马懿诛杀曹爽打破了曹魏开国以来功臣和宗亲两种势力间的平衡,从此,他将凌驾在功臣和宗亲之上,成为曹魏历史上第一个异姓权臣。

蒋济病逝时官居太尉,是地位显赫的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之一。三公是荣誉性的高级官衔,并无实权,却可以用来笼络那些有影响力的大臣。蒋济死后,司马懿以王凌为太尉,王凌当时正式的职务是都督扬州诸军事,负责管理淮南的军队,防范东吴进攻曹魏。淮南的军队和东吴作战,战斗力十分强悍,司马懿此举无疑是为了拉拢王凌,让王凌支持自己,但是王凌却没有如司马懿所愿。

王凌其人

王凌,字彦云,出身太原名门王氏,其叔父是东汉末年大名鼎鼎的王允。初平三年(192年),王允设计诛杀董卓,董卓的部将攻陷长安,杀死王允一家老小,少年王凌冒着生命危险逃离长安,返回家乡,躲过了一劫。

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击败袁绍的外甥高干,攻占并州,启用了一批并州名士,王凌便是其中之一。王凌从最基层的发干长做起,后升迁为中山太守,所在皆有政绩,被曹操辟为丞相掾属,由地方官变成了曹操的幕僚。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击败袁绍的残余势力,彻底平定河北,又辟司马懿为丞相掾属。从此,王凌和司马懿同在一个屋檐下,成了同僚。王凌比司马懿大七岁,和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几乎同龄,司马朗早在初平年间就为曹操效力,并和王凌建立了深厚的私人友谊,司马朗虽然已经在去年不幸病逝,但王凌和司马家的友情却延续了下来,又和司马懿成了一对好朋友。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被汉献帝册封为魏公,立嗣问题开始成为曹操思考的一件大事。曹丕和曹植兄弟为争夺继承权,各自拉拢党羽,展开了激烈地竞争。王凌和司马懿身在江湖不由己,他们为自己的政治前程做打算,不得不站队,要么支持曹丕,要么支持曹植,最终,王凌选择了支持曹植,司马懿选择了支持曹丕。随着曹丕和曹植的关系日趋紧张,王凌和司马懿这对好朋友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已经是魏王的曹操立曹丕为世子,立嗣问题从此尘埃落定,而王凌和司马懿的政治前途也由此确定。

曹丕的影视剧形象

黄初元年(220年),汉献帝禅让天下,魏文帝曹丕登基,他提拔藩邸旧臣司马懿等,外放昔日政敌王凌等。从此,司马懿长期在中央任职,王凌长期在地方任职。魏文帝、魏明帝时期,王凌历任兖州刺史、青州刺史、扬州刺史、豫州刺史,所到之处政绩斐然,受到了百姓的称赞。

王凌不仅颇具政治才能,也拥有军事才能。黄初三年(222年),王凌跟随魏文帝讨伐东吴,在江边击败吴将吕范。太和二年(228年),王凌又跟随曹休进攻东吴,在夹石力战吴军,帮助曹休成功脱围。

魏明帝驾崩后,曹爽长期专政,剥夺了许多元老功臣的权利,辅政大臣司马懿首当其中。王凌同样作为三朝元老,却没有受到曹爽的打击,正始元年(240年),曹爽任命王凌为征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让王凌负责淮南的军事。此后,王凌由征东将军一路升迁为车骑将军、司空,他的外甥令狐愚亦在正始年间被曹爽任命为兖州刺史,足见曹爽对王凌是多么重视。

密谋叛乱

高平陵政变发生后,司马懿诛杀曹爽及其党羽让王凌产生了不安,虽然司马懿把太尉给了王凌,王凌依然对老朋友司马懿不放心。于是,王凌想出了一个根除隐患的方法——废黜曹芳,另立新帝,自己掌权。

别看王凌已经78岁的老头了,做起事来却一点也不墨迹,他一边接受司马懿的加封,一边让外甥令狐愚联络楚王曹彪,密谋在许昌拥立曹彪为帝。嘉平元年(249年)九月,令狐愚派属下张式前往白马,和曹彪初次取得联系,并说明来意。曹彪是曹操的儿子,字朱虎,所谓人如其名,他虽然明知这是谋反的行为,依然还是爽快答应了下来。两个月后,令狐愚满怀希望,再次派张式联络曹彪,以商议更详密的计划。就在这时,令狐愚患病身亡,这个意外打乱了王凌的计划,密谋于是不得不暂时中止。

嘉平三年(251年),王凌再次启动自己的计划,派部将杨弘联络新任兖州刺史黄华。令王凌没想到的是,杨弘对自己并不忠诚,杨弘不仅把王凌谋反的计划给黄华和盘托出,还和黄华一起向司马懿告发了王凌。司马懿闻报,自是不敢怠慢,他当即亲自率军讨伐王凌,军队出发前,司马懿下令赦免王凌,以维持淮南的局势不发生变化。

司马懿的影视剧形象

司马懿在急行军的路上,还不忘以老朋友的身份给王凌写信,保证王凌不会有性命之忧。王凌收到司马懿的信后,不禁被司马懿的话打动,并给司马懿回信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司马懿率军抵达百尺后,王凌打开寿春城门,向司马懿束手就擒,司马懿随即释放了王凌。

王凌欣喜不已,便乘坐小船去找司马懿。王凌马上就要接近司马懿时,突然被人拦住了,一瞬间,王凌脸色大变,他知道,司马懿并没有原谅自己。

“卿负我!”

王凌像个孩子一样,大声指责着司马懿。

“我宁负卿,不负国家。”

司马懿不冷不热,答复着王凌。

一场会面虽然不欢而散,但是王凌并不死心,他不相信老朋友真的会杀了自己。于是,王凌故意向司马懿索要棺钉,再次进行试探。这次,司马懿没有丝毫犹豫,他当即给了王凌想要的东西。王凌看到棺钉后,一脸悲伤,他向属下告别后,带着身败名裂的遗憾自杀,走完了自己80岁的一生。

其后,司马懿穷治王凌的党羽,赐死曹彪,凡是参与谋反者皆灭三族,就连已经埋葬的王凌、令狐愚也被剖棺暴尸,遭到了最严厉的惩罚和羞辱。

王凌谋反未遂,给了司马懿清洗政敌的机会,也给了司马懿架空曹魏皇族的机会。同年(251年)六月,司马懿“尽录诸王公置邺,使有司察之,不得与人交关。”两个月后,73岁的司马懿病逝,其子司马师由卫将军晋升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继承了司马懿的权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通鉴】25. 淮南三叛第一叛:王太尉欲迎立新帝,司马懿被鬼魂索命
用心读三国之一:司马懿的恐惧
贾逵把司马懿吓死了,那么贾逵到底是怎么的一个人?
王凌已经80岁了,为何还起兵反对司马懿?只为报答曹操的知遇之恩
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氏三族共计七千余人,为何曹操当年的老部下都坐视不管无动于衷?
“淮南三叛”第一叛的发起者王凌,在曹操及曹丕时代的主要事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