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柏拉图:教育本质的思考者,哲学思考的开路人

导语:师承苏格拉底,培育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文明世界中举足轻重的标志性人物,西方思想的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熠熠生辉的璀璨明星——他就是柏拉图。无论是其思想的发源地西方国家亦或是在遥远的东方国家,鲜有人未曾听闻过这位传奇人物。

然而,人们对柏拉图师生三人——'希腊三贤'的传奇故事与其教育思想虽多有耳闻,却极少有深入了解和探寻。本文笔者将揭开历史重重的神秘面纱,一同探访伟大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的生平与经历,思想与信仰。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希腊三贤'之一

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希腊三贤'之一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希腊三贤'之一

柏拉图与其哲学对话体著作《理想国》

《理想国》创作于公元前427至公元前347年,是柏拉图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

《理想国》一般被视为柏拉图最有影响力,也是传播最为广泛的一套哲学理论体系和理论著作;尽管著作中含有许多戏剧化的情节以及多种多样的文学修辞手法,严格意义上讲这并不是一部小说或者文学故事,甚至不能算作一般意义上的文章。

事实上,《理想国》更是一种围绕着特定哲学命题开展的长对话或者辩论,苏格拉底作为对话的对象和辩论的反方贯穿其中。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对话与辩论中的苏格拉底也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虚拟的、假设的,柏拉图意在借苏格拉底之口阐明自己的哲学思想与命题。

柏拉图的《理想国》

《理想国》内容概要

《理想国》全书共有十卷,主题围绕公平正义、理想统治、领导艺术、社会政体以及对不同阶级的人群的教育开展。

例如,第一卷中,柏拉图对于'正义'这一概念做出了两种不同的定义——其一为'善以待友,恶以待敌';其二为'向更强者的利益屈服'。哲学家们的辩论在第二卷继续深入,但由纯粹的哲学思辨转而为政治哲学讨论。教育的艺术在第三卷中得以展现和解释。第六卷中哲学家们继续探讨了不同形式的政府腐败,其后的第九卷以更加透彻的视角分析了暴君的特征——通过分析暴君及其统治的特征,柏拉图意在更好地说明社会不公平现象的产生和原因。

柏拉图的名言二则与浅析

柏拉图的许多至理名句于今仍然为众人知晓,细读细思起来,更觉回味无穷,大有余音绕梁之感。除了精神上的震撼与心灵的共鸣,柏拉图的哲学思想精华也能从其中窥探一二。

· 爱是精神上的病入膏肓。('Love is a serious mental disease.')

柏拉图曾将爱定义为'对物质永恒占有的欲望'——他认为爱是一种渴求,一种不断满足自己内心需求的过程。从这一层面理解,爱之愈切,则求之愈渴。在这一过程中,心理将会经历一种微妙的变化,柏拉图则将这一过程比喻为病入膏肓的状态。

此外,柏拉图对于'爱'这一概念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狭义的同性或者异性间的爱情,也兼指不同形式的、广义的爱;例如,爱财之人对金钱的索求、艺术家对创作出惊世之作的愿景、哲学家对于智慧的追求孜孜不倦……在柏拉图看来,最让人敬佩的爱不是局限于个人的,而是宽泛的、广博的爱。

· 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确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不得不说。('Wise men talk because they have something to say; fools, because they have to say something.')

关于智者和愚者的本质区别,一直以来都是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探寻的命题之一。柏拉图一语道破二者在'说话'这一行为上的根本不同:智者因为经常自我反思、思考社会、关切国家,心中自然感慨万千,字字珠玑;愚者则恰恰相反,胸无点墨却热衷哗众取宠。

从'洞穴比喻'看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在《理想国》一书中的第七卷伊始,柏拉图生动地描绘了一群被禁锢于黑暗洞穴中的人和他们走向自由光明的过程,旨在将教育思想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

在'洞穴论'中,柏拉图首先介绍了这样一群人:他们自童年时就被囚禁于一个黑暗的洞穴里,他们背朝洞口,从来没有见到过真正的太阳,他们的世界里只有墙壁上的影子,并且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就是真实存在的全部。直到有一天他们被解放出来,经历了阳光刺眼的痛楚、观念颠覆的震撼与尚未获得解放的同伴的嘲笑,才逐渐获得真正的自由与'最高善'的知识。

笔者看来,柏拉图的'洞穴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教育本质过程的描述——教育的过程和走出洞穴直面阳光的过程一样,都是克服重重困难、勇敢追求真理、最终得以进入一个全新境界的过程。

等待着这些被囚禁者的困难首先是摆脱自己熟悉的环境和彻底与过去一直秉承的错误观念作了断的痛苦。现代心理学理论与人类常识相一致——人们往往习惯于待在舒适熟悉的旧圈子里,做着符合自己一贯认知的事情,要打破常态绝非易事。然而,当常态恰恰是假象而真理在熟知之外时,教育的重要作用便不言而喻了。

此外,柏拉图还指出'教育的本质'就是'灵魂转向'。这是一个深刻的、巨大的、根本的、颠覆性的转向,从此无知的囚徒将变成追寻真理的智者,这并不容易,也需要旁人的引领与自身的努力。他们要从接受最基本的概念开始,一步步前进,一次次进入更新更高的境界;从形象易懂的事物学起,慢慢转变自己的错误观念和无知无畏,直到最后可以理解抽象复杂的元素,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走出洞穴的过程,恰恰是接受教育的生动写照;而走出洞穴后那一勇敢的转身,也恰恰就是教育的本质与升华之处。

总结: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肩负着教育的神圣使命,柏拉图就像是那个刚刚走出洞穴的人——他站在洞口,看着洞穴里的人安于假象,看着洞穴外的光明天地,那是真理的所在。正是这样的经历与曾经的痛苦,才成就了柏拉图。为了更多人的解放与自由,他也忍辱负重,不惧恶意,走回洞穴,勇敢地告知天下以真理,以教育的力量。

柏拉图与学生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柏拉图「洞穴之喻」的内涵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
柏拉图为何如此厌恶那些智者?
【老子·哲学】如何领悟真正的道呢?
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是如何理解“一多”观念的?
胡塞尔说的“现象”,和一般意义上的“现象”,有什么不一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