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唯一一篇说学习方法的文章,如何让学习从单一到“博古通今”

我们知道学习不可以走捷径,最好的捷径就是踏好每一步,然后安安心心学好每个阶段的知识,且不可分心,粗心大意,这样只会使我们在求知的路上走得更加艰难,所以,我们要求知,就得脚踏实地,不能三心二意。

苏轼

关于这些问题,苏轼早已在《又答王庠书》中给王庠说了很多学习的捷径,我们且看看这些捷径放到如今有什么学习的地方:

捷径一:要想成就学业,需要精读一本书

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

这是苏轼对王庠说的读书方法,如果你想要在年轻时就有所作为,每读一本书都应读几遍才算读完。

苏轼给的答案简明要厄直击要害,若成其业,比先读其书,而且还是精读,精读是细读,而读几遍又作精读中的细读,所谓鸡蛋里挑骨头就是这么来的吧。

多读几遍书

还真别说,读书就是要这么做,读一本书,尤其读一本好书,我们爱不释手是一个原因,但是粗略的读完这本书就是对这本书最大的不尊重,所以细读就成为了我们读这本书的使命。虽不说我们读每一本书都要做到读几遍,但只要遇到知识量大、难以消化的书,我们就要多读,不仅要多读,而且还要做读书笔记。

所以说,大文豪苏轼虽给了王庠第一个方法,但如今的我们同样需要这样的读书精神,因为书是知识的高度浓缩和知识的结晶,为了读懂、理解一本书,所以我们要多读几遍。

捷径二:对知识不能面面俱到,精力要放到位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很多人学习的时候希望自己的知识面又广泛又全面,想要达到这种效果,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的,但是面对如洋流般的书籍,又看到自身精力有限,所以我们不太可能面面俱到,退而求其次的办法为把精力放在想要学习的东西上,所以,每次做学问都要确定个目标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才是最好的办法。

书籍如海洋

在这一捷径中,苏轼对王庠说了,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面对身有余力而心不足的情况下,我们要把学习的范围缩小,即把精力放在要学的东西上,然后,就算下次遇到同样的求知路程,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待之。

所以,告诉我们的是学知识不可三心二意,就是要三心二意,你得有精力去这样做才可以,要不然就把心收回来,然后安安稳稳把精力放在该放的地方上,然后认认真真学习。

捷径三:要想博古通今,就得循环学习

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 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 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

比如要学习治国安邦之道,就要以这个为目标去做出努力,不再想其他的东西,也就是所谓注意力要集中,目标要单一,然后朝这个目标努力奔跑,奔跑过程中不要东张西望,免得沿途的风景迷乱自己的心智,从而延缓求知的路程。

若想博古通今,也是效仿这种方法,奔跑到目标的尾端,然后另立新的目标,依次循环,然后做到专注且专一,然后将学到的知识连起来成一条线,然后在这条线继续添蛇画足,把这条线变得长且粗。

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然后循环完成其他目标

苏轼告诉我们:这些方法都不是速成的方法,但确实是走最近的路,实现最近的目标,不要让幻想充当我们的目标,以宏达且不能实现的目标作为目标时。我们就在欺骗自己,我们明知不能为而为之,除了让自己难以到达之外,同时让自己远离可以实现目标的这个路径。

所以,大文豪苏轼给我们最简单、最捷径的路,那就是:先要成其业,必先读其书,读书是多读几遍;面对海洋般的书籍,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然后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想要学习的地方,然后达到目标;达到目标,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同样的知识,知识学得多了,然后才可博古通今。这就是苏轼告诉我们现在的人如何学习的办法,我们可以选择有效的方法来纠正现在使用的错误方法。

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又答王庠书》——苏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又答王庠书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 是什么意思?
苏轼: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做时间的主人--《抢在时间前面的七条捷径》书评
学海有快舟,书山寻捷径:主动读书法
专插本|专业课复习5大法,专业课资料搜集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