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礼仪|什么时候称“兄”才得体?

文/刘梦芙(学者、诗人)

只有长辈才称晚辈为兄,这是儒家屈己尊人的传统。过去老辈称朋友的孩子为“世兄”。晚辈对长辈称“吾丈”、“我公”,一般称老师、先生。而长辈对门下学生称“弟”(贤弟、仁棣等)。前几年我与某君聚会,我长于他21岁,见面称“某兄”,他也回我“梦芙兄”,此即不知礼。称谓何者为敬,何者为谦,在今礼崩乐坏之世,青年人茫无所知,原因在于家庭与学校普遍缺乏传统礼仪教育,党政官员同样无文化教养。

另一种情况,是平辈之间交往互称兄,或年龄略长称略小者(三五岁之间)为“老弟”,以示亲切。年龄小二十岁左右,已是下一代人,称对方为兄,是一种礼仪上的僭越,把叔伯辈当平辈了。只有同门中,即使年龄相差几十岁,年幼者仍可称年长者为兄。因为尊师若父,师门之內不论长幼都是兄弟或姊妹。

我与龚鹏程先生交往已八年,我大他五岁,一直敬称“龚先生”而不称“兄”。称呼要据对象,要适宜得体。谦逊是传统美德,发自内心之诚,不是虚伪。《易经》六十四卦中,唯谦卦六爻皆吉。今人不仅狂而且妄,贡高我慢,狂尚有几分可爱,由狂到骄到妄,便成愚昧。无知者无畏,无畏则更无知,恶性循环,终为下愚。保持谦谨,方能知己之不足,修身进德,日有增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面客气用词彰显涵养
切记,这些礼仪就是教养!
传统礼仪二十四拜(前七后八中九)适用自亲或近亲长辈用礼
中国传统书信礼仪用语大全,彰显你的文化修养
古代书信的格式
书面客气用词彰显涵养【珍藏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