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柳宗元与《永州八记》——人生巨变后却名闻千古!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此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这一段话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它表达的是:一个人经历了巨大的痛苦之后,心中郁结难抒,故将这一切寄托在文字中,而成就一番事业。司马迁和《史记》即是如此,而柳宗元和《永州八记》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一生留传下来的诗文约有600余篇,尤以散文成就最高,他的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捕蛇者说》是其中的名篇。

家道衰落——始于武则天之祸

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因为柳宗元祖籍河东,柳氏是关中六郡姓之一,是地方上的望族,柳家也是官宦之家。高伯祖柳奭在高宗永徽年间,曾为宰相,后因为柳奭开罪武则天后,被贬为象州刺史,后来还被籍没了全家。自此,柳氏便一蹶不振,柳氏的后人只能在朝廷里做一些小官。柳宗元在柳州时给岳父杨凭的信中,曾提到过这件事,说柳氏虽为大族,却五六代以来也没人在朝廷为官了。

父母皆贤——出身于诗书世家

柳宗元的父亲柳镇刚正不阿、不畏权暴,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名望。据记载,柳镇曾带着族中子侄避难,有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但柳镇从不把忧愁表露出来,空闲时,还给子侄和柳宗元讲《春秋左氏》等书籍。母亲属范阳卢乐,也是大户人家出身,她熟读诗书,用柳镇的话说:吾所读旧史及诸子书,夫人闻而尽知。在家无藏书的环境下,卢氏还教柳宗元古赋十四首。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永贞革新——人生低谷自此开始

唐顺宗年间,以王叔文和柳宗元等为首的革新派,主张进行以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政治积弊的改革,后被俱文珍为代表的宦官集团发动政变而惨遭失败,史称“永贞革新”。在改革失败后,其主要人物十人均被贬斥,其中,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

“永州八记”——山水游记成为独立体裁

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借写山水游记来抒发心中的忧郁愤然之情,《永州八记》由此而生。《永州八记》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又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永州八记》作为山水游记,文字或奇丽清美,或峭拔峻洁,用精巧的语言刻画山水之美,毫无凿斧痕迹,是山水游记的杰作。《永州八记》也是柳宗元借美好景物来寄托自己的遭遇和怨愤,很大程度上是在极度苦闷中转而追求精神的寄托。《永州八记》使山水游记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体裁。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于逆境中,司马迁撰写了《史记》,流传千载,于逆境中,柳宗元借山水抒情,成为一个独立的体裁,这还不能给我们以启示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永州八记》中柳宗元的自我投射
他的《永州八记》,让很多人爱上了永州
【经典品读】柳宗元《小石潭记》
孤独不过柳宗元,幸有朋友长相伴
论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思想和艺术
游记的文体要素与游记文体的形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